飲食不僅是一種生理需求,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社交方式。
每一道菜肴都有其背后的故事,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對生活的熱愛。除了食材和烹飪技巧外,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還注重餐桌禮儀和飲食環境。這種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敬畏和對文化的傳承。
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興。對于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來說,營養的攝取至關重要,但餐桌禮儀這門課也必不可少,它不僅僅影響到兒童的生長發育,還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更能幫助孩子以后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
因此,在給孩子提供安全、營養豐富的食物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
2023年12月28日,食育網特別策劃的以“重傳承 講食育 促家風”為主題的“食育進萬家”系列活動第九期——“兒童餐桌禮儀 孩子的教育,父母的教養”線上講座正式開啟,本期我們邀請到了北京食品學會副教授、北京大學食品與生物資源工程所博士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田維娜博士來為大家進行主題分享。
直播間,田老師主要與大家分享了不學禮無以立、中式餐桌禮儀、文明用餐習慣、用餐禮儀知識競答等內容。
那么,如何教孩子學習餐桌禮儀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不學禮無以立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禮儀是家教的一種體現,餐桌上,孩子通過坐姿、舉止、神態、表情、目光等,以一種無聲的、豐富的語言在告訴人們他是誰、他的性格特質和價值觀,他對待他人的態度。一頓飯的時間,足夠讓大家了解一個人。讓孩子從小學禮、知禮、懂禮、用禮,這將關系到孩子一生的發展。
中式餐桌禮儀
對于兒童青少年中式的餐桌禮儀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田老師從用餐前、用餐中、用餐后三方面來與大家進行分享。
在用餐前要洗手、要掌握餐具的使用禮儀。為什么我們用餐前要洗手?洗手了以后對我們用餐的安全有什么好處?就餐前洗手,不僅可以有效防止病從口入,對別人而言也是一個尊重。
我們在餐桌禮儀的食育教育過程中,只通過描述來讓小朋友理解可能不是很直觀,這時我們可以借助一下工具——顯微鏡,比如說我們有一臺顯微鏡,不需要教小朋友學會看顯微鏡,我們請沒有洗手的人和洗手的人分別把手放到顯微鏡鏡頭下去觀察,把這個顯微鏡接到我們的投屏上,把它放大,對于小朋友而言非常直觀,這樣以后對于勤洗手這一點,不僅在學校能做得很好,在家里同樣能做得很好。
餐具使用禮儀:
怎樣正確地使用筷子?是我們餐桌禮儀里面的非常重要一點。如果我們在兒童時期沒有學會拿筷子,等孩子成年以后很難再去糾正他拿筷子的習慣。
用餐中,田老師分享了孩子在學校、家庭、外出的用餐禮儀,比如文雅地使用餐具、細嚼慢咽、不要邊吃飯邊說話、不挑食等。
用完餐后,把餐具放到固定的位置,擺放要整齊,用紙巾擦干凈嘴巴,去漱一個口,這樣的一舉一動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文明用餐習慣
一個懂得餐桌禮儀的人,不僅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也能夠展現出自己的教養和家教。
要勤儉講節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件事落實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這也是對于食物、農民、工人、廚師等等的尊重與感恩。
要文明用餐。小朋友在吃飯的時候,不僅要照顧好自己的用餐禮儀,還要觀察一下別人吃飯的禮儀,比如,當看到別人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該立刻停止吃飯,并等待他們完成這些動作后再繼續用餐。
養成用餐良好習慣。比如不要把盤里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食物含在嘴里說話;魚刺、骨頭輕輕吐在自己面前的小盤里,或找張餐巾紙,不要吐在桌子上;用餐未結束,不隨意離席,等長輩用餐完成后再離席;若中途離席,要跟長輩說明情況。
用餐禮儀知識競答
為什么給小朋友做用餐禮儀的知識競答?
田老師認為,這樣可以更有利于增強孩子們對這件事的認知與認同感,孩子們自身來實踐這件事,更容易養成良好的習慣。
餐桌禮儀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卻是一個人品質的體現。家長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基本的餐桌禮儀和文明用餐習慣,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加自信、得體、有教養。同時,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和引導孩子,讓他們成為有素質、有教養的人。
看看今天這堂課你掌握了多少?
知 識 競 答
一、喝湯時,咀嚼食物時( )。
A 、不發出響聲 B 、可發出響聲
C 、自己想怎樣就怎樣
二、就餐時,腳( )。
A.蹺二郎腿 B、成“八”字形 C、并攏
三、就餐時( ),不用餐具指向對方。
A.可大聲說話 B、不可說話 C、有事輕輕說
四、取餐時,應( ),并說( )。
A.雙手接,謝謝 B、單手接,快點咯
C.任意接,對不起 D、單手接,對不起
第八期:與萌娃一起在冬至的N種打開方式,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