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特別及時。食物浪費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不只是表面所看到的扔掉了食物,其背后意味著對土地、水等資源環境的無效消耗,以及溫室氣體額外的大量排放;對辛苦勞作的農民的不尊重;更與勤儉節約的中國傳統文化相違背。”從事食物浪費研究多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成升魁在全國大范圍調研過程中遇到的樁樁案例、場場情景令他扼腕痛惜。
成升魁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強調,在全社會形成以節儉為核心的理性、綠色、營養健康和可持續的消費理念勢在必行。
現狀:浪費依然嚴重,糧食安全還很“脆弱”
自2012年起,成升魁帶領團隊開始對我國餐飲浪費現象及其資源環境效應展開深入調查和研究。
他們曾對在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薩四個典型城市的366家餐館開展消費者及其就餐行為進行大規模調查。統計結果表示,人均食物浪費量約為每餐每人93克,浪費率為12%。根據城市人數和人均食物浪費量推算,中國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總量約為1700~1800 萬噸,相當于3000~5000萬人口一年的口糧。
調研還發現,大型餐館、游客群體、朋友聚會和公務商務消費的食物浪費量更高。
餐飲浪費的驅動因素各種各樣,但“面子”因素較為突出。“在大型餐館的聚會和公務商務點餐時,往往更加注重‘面子’而不是‘肚子’,根據模型的測算,在每餐每人的食物浪費量中有三分之一是因為‘面子’而浪費的。”成升魁說。
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大力遏制公款消費、倡導“光盤行動”等,使餐飲浪費現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成升魁看來,大眾消費的浪費加劇,尤其是普遍的名目繁多的“事件性消費”,比如,各類聚會,以及婚喪、生日、滿月等宴會中的食物浪費,以及中小學、大學校園的食物浪費,讓人擔憂。
此外,近年來,網絡上大肆興起了“大胃王”“吃貨比賽”,有的為博取眼球甚至邊吃邊吐,造成食物大量浪費。“這是一種畸形扭曲的消費現象,尤其對年輕一代來說,是消費的誤導,最讓人憂心的是把浪費食物作為普遍的生活習慣,甚至把浪費食物作為一種時尚。”成升魁批判道。他建議,“網絡直播平臺必須有嚴格監管,不能讓不健康、不理性、不文明甚至非常粗俗的食物消費方式大行其道!”
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自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通過體制改革、政策、科技等“十八般武藝”,在有限的土地資源、水資源等基礎上生產出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的農產品,極大滿足了人們對食物的巨大需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全國糧食總產量持續穩定在6.5億噸以上。
“我們糧食富足了,但我們的糧食安全是‘脆弱性的安全’。”成升魁解釋,糧食的連年增產豐收,在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犧牲資源環境的基礎之上,我們是拿資源環境換來的糧食,“食物豐富不能成為浪費的理由。”
行動:“到了該立法的時候了”
成升魁團隊的研究還發現,中小學校園食物浪費問題更值得關注。調研結果顯示:某大型城市中小學生的食物浪費量明顯高于城市餐飲業成人浪費的的平均水平。在各種供餐方式中,盒飯食物浪費最為嚴重。
成長于食物匱乏年代的成升魁,看到如今青少年嚴重的浪費更為痛心。他表示,究其根源,在于青少年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食育教育的缺失。
事實上,食物浪費作為一個全球性問題,已然使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成升魁指出,浪費的食物在生產、運輸、加工、烹飪過程中付出了資源、環境、經濟代價;食物浪費帶來了大量的餐廚垃圾;過量飲食還威脅人類健康,帶來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問題。更重要的是,食物浪費折射出的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質內涵。“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從每人的一日三餐做起。”
他還表示,不浪費還意味著飲食要營養健康,“當下興起的夜經濟,也是一種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此外,目前我國疫情得到遏制后經濟快速恢復,各種刺激消費、鼓勵消費的呼聲四起,但全社會一定要清醒,我們鼓勵消費,但一定是建立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之上。”
遏制餐飲浪費,一方面需要個人自我約束,消費者要樹立科學、適度和綠色的消費理念。同時,國家也需實施更有力地“硬”舉措。
在成升魁看來,如今已經到了對食物浪費立法的階段了,通過法律手段強化制約,建立長效機制,刻不容緩。不過,我國各地飲食文化、消費習慣等差異巨大,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適合各地飲食文化和消費習慣的止食物浪費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不可一刀切,過于生硬。
食物浪費如此嚴峻,那么究竟什么情況下才算不浪費?
成升魁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表示,在中國餐飲文化背景下,不能簡單地把剩余食物等同于浪費食物,可能存在“合理浪費率”或“可接受浪費率”的問題。但關鍵是如何處理好這些“可以接受的浪費”的食物。
“食物浪費的形成及原因多樣復雜,要求每個人都吃得一點不剩也并不現實,重要的是要通過宣傳教育等手段,在全社會形成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逐漸地讓避免浪費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成升魁說。
“食育”:健康飲食從小學起
“吃”,并不是一件小事,需要開展“食育”教育。2018年7月,在中科院農辦支持下,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潔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健康所宗耕研究員聯合牽頭組織“中科院食育研究團隊”,在全國若干地區中小學校開展了一系列“食育”活動。
劉曉潔告訴《中國科學報》,“食育”就是系統性的飲食知識和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教育。旨在培養公眾獲取與辨別食物、了解食物營養知識、養成科學飲食習慣,并以具體食物為載體進行道德、文化、營養科學、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引導與培養。
“要把‘食育’放在與‘德智體美’同等重要的地位。”劉曉潔說。
的確,就食物浪費帶來的影響和代價而言,開展食育教育,不僅在于節約糧食、改善居民健康,以及其它食物消費領域存在的問題,更在于通過實現可持續消費緩解對土地、水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壓力,從而有利于人類社會長期繁榮和發展。
“食育可面向各年齡段和不同人群,尤其對于行為和習慣養成的兒童群體來說,要開展以學校為基礎的食育行動,以實現傳承中華民族優秀飲食文化,滿足兒童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目標。”劉曉潔說。
近兩年,食育研究團隊通過自主研發教材、開展教師專題培訓、構建開放式教學研討平臺、提供多種途徑的科學、系統的知識保障等措施,在多地進行食育調研,還在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打造了食育扶貧試驗區。
“貧困地區的孩子膳食也面臨著新問題,比如,孩子們有一些零花錢,會花在買更多的零食飲料。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食物浪費、肥胖和消瘦(營養不足)問題也都存在,值得關注。”劉曉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