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龍里縣以創建勞動教育示范縣為抓手,探索建立“加減乘除”四步法,奮力繪就勞動教育發展“新藍圖”,不斷提高學生勞動價值觀和勞動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勤于做“加法”,豐富勞動內涵
一是以課堂為主渠道夯實勞動教育根基。確保各中小學每周勞動教育不少于1課時,并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觀念,加強對學生勞動教育方面的教育。
二是增加勞動教育設施設備投入。近年來,全縣累計投入5000余萬元用于建設和發展縣域勞動教育軟硬件設施,配備專兼職勞動教育教師300余人等。
三是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增加勞動實踐。目前,全縣建立校內外勞動教育基地共30余個,學校積極利用校內外勞動教育基地組織學生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勞動體驗,注重將學生個人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豐富學生勞動體驗。
四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凸顯勞動教育。學校通過制定勞動公約、每日勞動常規、學期勞動任務單,開設勞動興趣小組、社團等,開展豐富的勞動主題教育,積極營造勞動最光榮的校園文化。
勇于做“減法”,強化減負增效
一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建立了全縣中小學生作業總量控制和作業檢查制度,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全面壓減作業總量,保證學生充足的勞動時間。
二是引導家校減少對學生成績的片面關注。學校通過家長會、家庭教育講座等引導家長教育和鼓勵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引導家校增加對學生勞動技能和品格養成的關注,減少只對學生成績關注的片面認知。
善于做“乘法”,乘勢以點帶面
一是創建和樹立一批示范典型。創建龍里縣中等職業學校等10所勞動教育示范基地(校),同時,遴選一批勞動教育優秀工作(教學)案例,引導鼓勵學校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勞動教育教學教研工作,提升育人實效。目前,龍里縣累計獲評黔南州勞動教育實踐(實訓)基地稱號6個,勞動教育示范學校8個,優秀勞動教育優秀工作案例4個,勞動教育優秀教學案例17個;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實訓)基地2個,省級勞動教育示范學校2個,省級勞動教育優秀教學案例5個,省級勞動教育優秀工作案例4個。
二是豐富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通過舉辦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及現場觀摩會等多種方式,以點帶面,鼓勵各學校踴躍開展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工作擺到教學常規工作同等位置。
敢于做“除法”,落實考核監督
一是不斷完善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建立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印發了《龍里縣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將勞動教育列入對各學校的年終考核。
二是深化勞動教育評價。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明確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勞動教育的目標要求。
下一步,龍里縣將一如既往地抓實抓牢勞動教育,進一步在勞動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和開展勞動教育實踐上下功夫,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勞動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龍里縣民族完全中學:勞動教育“小基地”,賦能學生“大發展”
龍里縣民族完全中學秉承“以基地為載體,體驗勞動育人,創建特色學校”的辦學理念,著重培育學生勞動能力、勞動觀念、勞動品質,幫助學生形成并發展面向未來的勞動素養。
一是三維課程,綜合培養勞動的能力和品質。依托特色實踐基地,將學科教學與勞動實踐深度融合,構建起“課程+基地+實踐”三維育人體系,系統開發“耕讀傳家”系列校本課程,讓知識教學在勞動基地落地生根,使綜合實踐活動煥發盎然生機。
二是微版基地,建設學生勞動的仿真域。學校匠心獨運打造“陽光農場”勞動教育綜合體,為每個班級開辟專屬“責任田”。每學期初隆重舉辦“黨建+陽光勞動育陽光少年”開耕典禮,通過授鋤儀式、農耕宣言、土壤交接等特色環節,逐步構建起“勞動創造美”的價值認同。
三是創意評價,實現勞動教育的可視化和日?;?。學校政教處創新推行“三全勞動育人”機制,全程記錄生命成長軌跡,全員參與作物管護實踐,全方位培育核心素養。通過建立《陽光農場成長檔案》,開展“最美責任田”流動紅旗評比,將勞動教育量化為可操作的育人指標。學期末精選的“我與農場的成長故事”優秀案例,既是對勞動成果的集中檢閱,更是對育人成效的生動詮釋。
如今,陽光農場已發展為多維度育人平臺。學生們通過勞動實踐,逐步形成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為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龍里縣第四小學:以“勞動+”助推勞動教育工作
近年來,龍里縣第四小學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新路徑,以“勞動+校園”“勞動+家庭”“勞動+社會”為工作思路,規范勞動課程設置、系統開展多樣化的校內外勞動教育活動,以“勞動+”三個維度助推勞動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來,龍里縣第四小學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新路徑,以“勞動+校園”“勞動+家庭”“勞動+社會”為工作思路,規范勞動課程設置、系統開展多樣化的校內外勞動教育活動,以“勞動+”三個維度助推勞動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探索“勞動+校園”,將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學校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科教育中,在綜合實踐、少先隊活動、志愿服務等項目中融入勞動教育,打破學科、年級壁壘。
二是探索“勞動+家庭”,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結合中國傳統節日,布置寒暑假特色作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家庭勞動,踐行家庭責任。
三是探索“勞動+社會”,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結合植樹節、學雷鋒活動日等組織學生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精神。
龍里縣第四小學將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勞動教育育人實效,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淬煉技能、啟迪智慧,致力培育“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愛”的新時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