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及膳食經費管理專項整治開展以來,湟源縣聚焦“校園餐”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投入30余萬打造“食品安全、采購供應、資金運行、營養搭配”為一體的校園食堂智慧監管平臺,率先在全市實現校園食堂智慧化監管,為學生飲食健康和膳食經費安全筑牢監管防線。
平臺于今年3月份開始運行,13所農村義務教育營養餐計劃學校通過安裝晨檢儀、智慧驗貨機、AI云視頻網關、驗貨區巡查攝像頭、UPS等智能設備,利用智慧管理端、智慧驗貨端、校內管理端、陽光公示端、食材供應商端、教育部門監管端等智能監管平臺,實現教育部門及學校食堂管理員對食材的進貨出入庫、食材品質的科學監管,視頻監控資源、智能預警系統、出入庫等信息實現統一接入、監控、管理,并分層設置了“學校、家長、教育局”的三級平臺,不斷拓展“營養餐”監管的覆蓋面,全力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靶向發力實現精準監管
“請平舉雙手進行進行晨檢”走進東峽鄉中心學校食堂后廚入口,食堂從業人員雙手掌平對晨檢儀器屏幕,面向屏幕刷臉完成人臉識別,體溫檢測綠燈亮起,體溫合格、人臉識別無誤的情況下進入食堂操作間。這是湟源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正在應用的“AI智能監管”系統中的一項功能,一旦發現食堂從業人員體溫異常或者手部受傷,或者是陌生人進入和有員工違規操作,AI抓拍就會聯動現場語音播報示警,提醒從業人員立即整改,消除風險。教育部門從智慧食堂監管平臺后臺可以直觀地看到食材在粗加工間的清洗、切割、烹飪等全過程,全方位遏制了不規范操作,讓食品安全問題無處遁形。湟源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智能監管系統的核心功能包括實時監控、數據分析、智能預警和遠程管理等,這些功能促進校園食品監管更加高效、透明、智能,AI賦能“營養餐”成為校園食堂監管的“大管家”。
智能信息化實現高效溯源
結合AI云秤與掃碼技術,食材從入庫、出庫到盤點的全流程自動化操作,支持“一物一碼”精準溯源。同時,智慧食堂對庫存食品進行了長效監管,確保無過期、變質食材。利用“線上+線下”常態化巡查,學校智慧驗貨端操作人員將米面油依次過秤,讓所有入庫食材經過智慧驗貨端接受檢驗,米面類入庫時,智能系統將食材信息進行智能掃描錄入。如食材品質或食材信息出現問題,預警提示立刻會在教育部門管理終端頁面上出現系統異常警告,實現后廚“能感知、能監控、能識別、能抓拍、能預警”的互聯網智能化、全時段、全方位的高效閉環管理。
精細化管理構筑安全防線
通過AI算法分析食材成本與消費數據,優化預算分配。依托“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通過視頻監控與AI技術,自動識別后廚違規行為,實時發出安全預警,確保衛生標準的嚴格執行,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全流程構建校園食品安全防控的堅實“堡壘”。湟源縣將以更加嚴格的食安標準、更加有力的食堂監管為目標,將智慧化監管平臺融入學校食堂管理,全力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吃得安心、吃得舒心、吃得讓家長放心。
來源:湟源融媒、湟源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