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校園餐服務質量,確保學生飲食安全、健康與營養均衡。南康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校園餐品質提升工作,將其視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致力于為學生打造安全、營養、美味的校園餐食環境。2025年春季開學,一是進一步健全完善校園餐監督體系。新學期,各校已成立校園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推行“陽光監督”,保障校園食品和膳食經費安全。二是委托區屬國有平臺公司加快“鄰居廚房”試點。利用春節假期空檔,協調部門合力,克服春節假期人員休假、物流停運影響等困難,強力推進“鄰居廚房”建設試點,區第十二小學、第十中學等2所試點學校近期陸續順利開餐。三是推進12所學校實現“盒餐進班”改為“桶餐進班”。
健全完善校園餐監督體系
開學前夕,區教體局制定了《南康區校園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操作規程》(試行),要求全區各校(園)2025年春季學期開學起,在原來學校膳食委員會基礎上成立校園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通過日常監督、隨機檢查、參與檢查等方式開展工作。建立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反饋問題辦理機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辦。
推進“鄰居廚房”試點
1國企擔當品質保障
“鄰居廚房”校園餐委托南康旅投試點,以“國企擔當、品質保障”為核心,嚴格把控食材來源和制作流程,確保每一份餐品安全、健康、新鮮、營養。
2科學配比營養美味
結合學生成長的營養需求,專業營養師團隊精心設計菜單,打造多樣化餐品,讓美味與健康并存。
3鄰里共享溫暖關懷
“鄰居廚房”以“鄰里共享”為理念,營造溫馨用餐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與關懷。
現場直擊
近期,區第十二小學和第十中學的孩子們迎來了“鄰居廚房”的首餐體驗。餐品豐富多樣,色香味俱全,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
優化供餐模式
為提升學生用餐體驗,解決原有盒餐配送過程中溫度不達標、口味不佳等問題,積極推進第六小學、第七中學等12所學校的供餐模式優化,實現“盒餐進班”改為“桶餐進班”。
未來展望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完善校園餐的監管體系,逐步推動鄰居廚房模式在城區學校實行,逐步推動全區校園餐的運營模式“民轉公”,為學生提供更加安全、更加營養的校園餐,讓學生吃得好、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