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食養、食療是食育師、營養師三大專業技能,其中,食育居首位,食育力更是核心技能。
“食育”的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是指“飲食教育”;廣義的“食育”是指通過各種飲食觀念、營養知識、飲食安全、食文化等知識教育和多種多樣的烹飪、栽種等體驗,獲得有關“食”的知識和選擇“食”的能力,培養出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意識、有傳統食文化理解力的、有良好飲食習慣的,能過健康食生活的人。
“食育力”分為“食育師的食育力”和“食育對象的食育力”以及食育師和食育對象雙方“共同的食育力”。
一、食育師的“五大食育力”
第一,動口——食育宣教力:具備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進行飲食營養咨詢,將科學知識精準地傳授給受眾,開展科普宣傳教育,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以專業講師的姿態進行深入淺出的講授,讓更多人了解飲食的奧秘與營養的寶典。
第二,動手——食育指導力:能夠進行飲食營養食材選購、品質識別、衛生鑒別、營養配餐、母乳喂養、慢病調理、體質調護等;
第三,動腳——食育實踐力:這是一種深入生活各場景的實踐能力。能夠下農地,搞采摘;上菜場,會選購;逛超市,看標簽;掌勺子,會烹飪;餐桌上,教禮儀;進學校,食育課;在社區,做科普;運動場,顯活力等;
第四,動腦——食育策劃力:擁有優秀的策劃頭腦,能夠精心策劃食育活動,擬定活動計劃,撰寫活動方案,籌備活動資金,安排活動人員,組織實施活動,跟蹤評估活動效果等,確保每一次活動都高質量完成;
第五,動心——食育夢想力:懷揣著對食育事業的赤誠之心,能夠堅持食育初心,激情澎湃,雄心勃勃。堅守正道,奉獻愛心,持久熱心;遇困難不氣餒,受挫折不灰心,以一顆拳拳之心全心全意服務民眾,為食育夢想不懈努力。
二、食育對象的“五大食育力”
第一,眼睛——鑒賞力:猶如敏銳的探測器,能夠識別食物新鮮度,識別加工成熟度、識別食品標簽,識別食材品質、識別添加劑、識別認證標識、識別有機轉基因等,為入口安全把好視覺關卡。
第二,耳朵——聰慧力:恰似靈敏的接收器,能夠聆聽食物新鮮度、聆聽炒菜時的油爆聲、聆聽燉湯時的咕嚕聲、聆聽烹飪成熟度、聆聽同餐人聊天、聆聽長輩老師教誨、聆聽科普講師教誨、聆聽媒體傳媒聲等,從聲音中汲取與食育相關的點滴。
第三,鼻子——嗅覺力:仿若靈敏的嗅探儀,能夠嗅出食物新鮮度、嗅出烹飪成熟度、嗅出撲鼻的米飯香、嗅出紅燒肉的醬肉香、嗅出蔬果芳香物質、嗅出調味品呈味物質、嗅出花椒的麻香、嗅出八角的茴香味、嗅出身體異味、嗅出環境異味等,以嗅覺感知食物與周邊環境的狀態。
第四,舌頭——品嘗力:宛如精細的味蕾工廠,能夠品嘗美食的甜酸苦咸鮮、品嘗食物新鮮度、品嘗美食奧妙滋味、品嘗茶之甘露、酒之醇香;品嘗蔬之嫩汁、果之糖漿;品嘗媽媽味道、奶奶留香等,在舌尖上感受食物帶來的情感與美好。
第五,頭腦——意念力:就像一座智慧的燈塔,能夠學習領悟營養健康知識、掌握核心操作技能,堅持正念飲食、堅持堅信食育能夠助力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始終堅持科學生活方式,堅守養生理念,懷揣著對健康長壽的堅定信心,以思想指引健康飲食之路。
三、食育雙方的“五大食育力”
第一,育食力。
育食力是指能夠了解、掌握或者從事農事、農耕、種植,包括選種、育種、播種、植苗、插秧、除草、除蟲、采摘、收割、曬場、篩選、加工、儲藏、運輸、出售等等,是關于獲取食材、獲得食物過程的能力。
第二,擇食力。
擇食力是指能夠了解、掌握或者從事食材、食物購買、挑選、選購、搭配、配餐的能力,包括母乳、嬰幼兒配方奶、嬰兒輔食、新鮮食材、調味品、各種加工制品、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營養補充劑、藥食同源食材、食療藥膳、民族宗教食物等的精準擇食能力。
第三,膳食力。
膳食力是指能夠了解、掌握或者從事食品加工、儲藏、調配、烹飪等的能力,包括:食品加工技術和食物烹飪技術,以及遵循合理營養原則的烹飪方法,通過這種能力,可以將食材轉化為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膳食。
第四,共食力。
共食力是指能夠與家人、同伴、同事、好友等不同社交人群共同進餐等能力,遵循飲食文化、宗教信仰、基本餐桌禮儀的能力,愉快進餐,享受美食,增進情感交流,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
第五,惜食力。
惜食力是指能夠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敬畏自然,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珍惜食物,節約糧食,堅持綠色飲食、環境保育、社會福祉,保持食物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環保力”的核心范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綠色的消費理念,培養形成科學健康、物盡其用、防止浪費的良好習慣,自覺遵守《反食品浪費法》,踐行“光盤行動”,適度備餐、點餐,文明、健康用餐。
總之,民以食為天,食以育為先。食育,就是“天育”。食育,以食啟智,以食育人。食育,舌尖上的德育,大腦上的智育,雙腳上的體育,雙眸上的美育,雙手上的勞育,堪稱五育合一。
食育,可以預防慢性病,達到“食愈”的目的。食育是素養教育也是文化傳承。食育師,新時代的“知食分子”。君子謀道先謀食,圣賢傳道先食育。(文/孫光夫,注冊營養師,食育文化師,中本營養學院院長)
以上僅代表作者觀點。
以上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