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食育從哪里開始?從教育空間來看,答案其實很簡單——從廚房出發。
日本福岡一位身患絕癥的媽媽安武千惠,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在廚房里給年僅5歲的女兒阿花開始了家庭飲食教育。在阿花過5歲生日的時候,她送給女兒一條做飯穿的圍裙,然后在廚房教她拿起菜刀切菜、洗菜,學習如何做早飯。千惠媽媽后來不幸去世,但是她教會了女兒生命中最重要的技能——做飯,實現了她生前的意愿:“會做飯意味著能活下去,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媽媽去世后,年幼的阿花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忙碌——洗臉、喂狗、散步、洗手、做醬湯、做早飯、吃早飯……她不僅自己做飯照顧自己,還每天給沉浸在痛苦中的爸爸端上一碗“愛心飯”——安慰、照顧爸爸,讓爸爸振作起來——千惠媽媽教阿花做飯的初衷都實現了。
我也是在廚房跟著母親學會了做飯。在我大學畢業開始踏上工作崗位時,媽媽告誡我以后要學會照顧自己與他人,必須學會做飯。然后,她把我叫到廚房,給我示范如何做飯與炒菜,以及告訴我關于火候等要領細節。“記住這些,很簡單,你自己動動手就會了。”從此,我開始對廚房產生興趣。
在廚房里,子女隨父母或其他長輩學做飯,這是中外家庭飲食教育的良好傳統,可惜的是,在現代餐飲業、食品工業與便捷的外賣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飲食自主權”交到了餐廳與外賣手中,很多都不會自己做飯了。從自家廚房,向父母、奶奶或姥姥學習烹調,是家庭飲食教育的良好開端,而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做飯,就得有食材,食材是飲食之本。家庭飲食教育的核心之一在于采購安全而健康的食材。不僅國家在強調食物全程可追溯,很多民眾也在盡量縮短土地與餐桌之間的距離,通過農夫市集、社區支持農業、消費者團購等方式從農場或生產者手中直接采購各種食材。我在國外訪學的過程中,發現歐盟發達國家的“農夫市集”十分普及,哈佛大學科學中心前面的草坪就是哈佛農夫市集所在地,每個小鎮或較大的社區都有自己的農夫市集。我在瑞士的莫日爾小鎮就逛過當地著名的農夫市集,從鮮花、新鮮蔬菜、水果與面包奶酪,到現場制作的各種美食與點心,還有各種手作日用品,應有盡有。與過去逛鄉鎮大的集市一樣,一逛就是半天或一天,在這里,遠近的農場、農夫或各種生產者都帶貨趕集,給周邊居民帶來了新鮮而安全的食材。現在,我國很多鄉鎮都恢復了集市,而大城市也紛紛建立了自己的有機農夫市集,我自己常去北京三元橋的北京農夫市集購買有機食材。
當然,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自己種植一些蔬菜瓜果。但家庭種植需要一定的空間,比如,在陽臺,門前房后的空地或院子,或者在郊區租用都市菜園。甚至沒有院子或菜園的家庭,也可以利用有限空間進行種植。美國退休工程師梅爾·巴塞洛繆(Mel Bartholomew)發明的“一米菜園”模式,讓人在任何時間、環境與地區進行種菜變為了可能。“一米菜園”主要采用深度15厘米,長1米左右的種植箱,并用網格分割成為四格、九格或十六格,種植者無須踏進種植箱,伸出手臂就進行所有種植動作。家里若沒有陽臺,有窗戶就可以,在窗戶下面設置這種一米左右的種植箱,就可以開始家庭種植。而在種植的過程中,讓孩子參與進來,可以讓孩子萌生對自然的敬畏、對食材的尊重。
種植、烹調與進餐是飲食教育三大內容。種植在陽臺或院子,烹調在廚房,那么進餐的教育場所就是餐桌。進餐禮儀、珍惜食物、節約糧食、改善親子關系與傳承飲食法則等很多內容都可以圍繞餐桌進行,尤其在一些重要的家庭活動中,一家人圍繞在配有鮮花與蠟燭的餐桌上,品嘗著當季、當地的美食,這些活動本身就是一堂家庭飲食教育的盛宴。
過去幾乎家家都在房前屋后種菜,我們擁有家庭飲食教育的優良傳統,現在應該繼承這種傳統,親教子學,把陽臺變為菜園,把廚房變成教室,把餐桌化為課桌,復興當代家庭食育。(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日本福岡一位身患絕癥的媽媽安武千惠,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在廚房里給年僅5歲的女兒阿花開始了家庭飲食教育。在阿花過5歲生日的時候,她送給女兒一條做飯穿的圍裙,然后在廚房教她拿起菜刀切菜、洗菜,學習如何做早飯。千惠媽媽后來不幸去世,但是她教會了女兒生命中最重要的技能——做飯,實現了她生前的意愿:“會做飯意味著能活下去,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媽媽去世后,年幼的阿花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忙碌——洗臉、喂狗、散步、洗手、做醬湯、做早飯、吃早飯……她不僅自己做飯照顧自己,還每天給沉浸在痛苦中的爸爸端上一碗“愛心飯”——安慰、照顧爸爸,讓爸爸振作起來——千惠媽媽教阿花做飯的初衷都實現了。
我也是在廚房跟著母親學會了做飯。在我大學畢業開始踏上工作崗位時,媽媽告誡我以后要學會照顧自己與他人,必須學會做飯。然后,她把我叫到廚房,給我示范如何做飯與炒菜,以及告訴我關于火候等要領細節。“記住這些,很簡單,你自己動動手就會了。”從此,我開始對廚房產生興趣。
在廚房里,子女隨父母或其他長輩學做飯,這是中外家庭飲食教育的良好傳統,可惜的是,在現代餐飲業、食品工業與便捷的外賣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飲食自主權”交到了餐廳與外賣手中,很多都不會自己做飯了。從自家廚房,向父母、奶奶或姥姥學習烹調,是家庭飲食教育的良好開端,而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做飯,就得有食材,食材是飲食之本。家庭飲食教育的核心之一在于采購安全而健康的食材。不僅國家在強調食物全程可追溯,很多民眾也在盡量縮短土地與餐桌之間的距離,通過農夫市集、社區支持農業、消費者團購等方式從農場或生產者手中直接采購各種食材。我在國外訪學的過程中,發現歐盟發達國家的“農夫市集”十分普及,哈佛大學科學中心前面的草坪就是哈佛農夫市集所在地,每個小鎮或較大的社區都有自己的農夫市集。我在瑞士的莫日爾小鎮就逛過當地著名的農夫市集,從鮮花、新鮮蔬菜、水果與面包奶酪,到現場制作的各種美食與點心,還有各種手作日用品,應有盡有。與過去逛鄉鎮大的集市一樣,一逛就是半天或一天,在這里,遠近的農場、農夫或各種生產者都帶貨趕集,給周邊居民帶來了新鮮而安全的食材。現在,我國很多鄉鎮都恢復了集市,而大城市也紛紛建立了自己的有機農夫市集,我自己常去北京三元橋的北京農夫市集購買有機食材。
當然,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自己種植一些蔬菜瓜果。但家庭種植需要一定的空間,比如,在陽臺,門前房后的空地或院子,或者在郊區租用都市菜園。甚至沒有院子或菜園的家庭,也可以利用有限空間進行種植。美國退休工程師梅爾·巴塞洛繆(Mel Bartholomew)發明的“一米菜園”模式,讓人在任何時間、環境與地區進行種菜變為了可能。“一米菜園”主要采用深度15厘米,長1米左右的種植箱,并用網格分割成為四格、九格或十六格,種植者無須踏進種植箱,伸出手臂就進行所有種植動作。家里若沒有陽臺,有窗戶就可以,在窗戶下面設置這種一米左右的種植箱,就可以開始家庭種植。而在種植的過程中,讓孩子參與進來,可以讓孩子萌生對自然的敬畏、對食材的尊重。
種植、烹調與進餐是飲食教育三大內容。種植在陽臺或院子,烹調在廚房,那么進餐的教育場所就是餐桌。進餐禮儀、珍惜食物、節約糧食、改善親子關系與傳承飲食法則等很多內容都可以圍繞餐桌進行,尤其在一些重要的家庭活動中,一家人圍繞在配有鮮花與蠟燭的餐桌上,品嘗著當季、當地的美食,這些活動本身就是一堂家庭飲食教育的盛宴。
過去幾乎家家都在房前屋后種菜,我們擁有家庭飲食教育的優良傳統,現在應該繼承這種傳統,親教子學,把陽臺變為菜園,把廚房變成教室,把餐桌化為課桌,復興當代家庭食育。(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