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上午,中國營養學會組織編寫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會議現場
出席發布會的有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食品司相關負責人,中國疾控中心、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的有關領導和專家,中國營養學會相關負責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工作組主要成員,以及近20家媒體代表。
中國營養學會楊月欣理事長首先對報告研究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她指出,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將“合理膳食行動”列為重大行動之一。《國民營養計劃》中明確提出“定期修訂和發布居民膳食指南”。為了更好地修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制定新版膳食指南,充分利用營養素和食物與健康的科學研究成果,中國營養學會成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報告工作組,在2016版《食物與健康-科學證據共識》基礎上,匯集近年來國內外有關膳食指南進展、膳食與健康研究的新證據,分析我國居民膳食與營養健康現況及問題,為修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代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報告工作組,從中國居營養與健康狀況研究、食物與健康科學證據研究、國外膳食指南研究等三個主要方面,對《報告》主要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媒體問答環節
一 、《報告》分析了我國居民膳食與營養健康現況及問題
《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的營養保障和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人均期望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3歲,居民營養不足與體格發育問題持續改善,主要表現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素攝入充足,優質蛋白攝入不斷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續增長,農村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顯著降低,這些都是食物供應充足、膳食質量提高的主要貢獻。
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齡化和不健康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營養健康問題。
一是膳食不平衡的問題突出,成為是慢性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高油高鹽攝入在我國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飲料消費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類、魚蝦類和大豆類攝入普遍不足。
二居民生活方式明顯改變,身體活動總量下降,能量攝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膳食相關慢性病問題日趨嚴重。
三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食物結構有待改善。農村居民奶類、水果、水產品等食物的攝入量仍明顯低于城市居民,油鹽攝入、食物多樣化等營養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層。
四是嬰幼兒、孕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營養問題應得到特殊的關注。
五是食物浪費問題嚴重,居民營養素養有待提高。
二、《報告》匯集分析了膳食與健康研究的新證據
在《食物與健康—科學證據共識(2016)》的基礎上,工作組進行了近5年證據更新,收集了30余種不同食物(及加工食品)與健康、膳食模式與健康、身體活動與健康等國內外科學研究文獻,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南及GRADE評價體系,進行證據評價,提出了我國食物與健康證據評價方法和結論推薦意見,并組織了幾十位營養學、醫學、流行病學等學科的專家進行了分析討論,綜合評價了200余條食物與健康的科學建議、膳食模式與健康的科學推薦以及身體活動與健康的科學指導。
《報告》顯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膳食模式、生活方式的明顯改變,各種類食物攝入量過高或過低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已有較多的證據,《報告》中匯總了與主要健康結局風險降低相關聯的膳食因素主要有: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奶類及其制品、魚肉、堅果、飲水(飲茶)等,證據等級均為B級。過多攝入可增加不良健康結局風險的膳食因素主要有:畜肉、煙熏肉、食鹽、飲酒、含糖飲料、油脂等,證據等級均為B級及以上。
《報告》中還特別強調了膳食模式的重要性。近年來,膳食與健康的關系已從單一營養素或單一食物轉向膳食模式與整體健康狀況或疾病風險關聯的研究。平衡膳食模式是根據營養科學原理和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而設計的。長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長壽和預防膳食相關慢性病的重要基石,并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風險。中國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對健康結局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魚蝦水產品、經常吃奶類和大豆制品、適量的谷類和肉禽類、烹調清淡少鹽為主要特點的江南地區模式,代表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具有這些膳食特點的地區,人群發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和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均較低。
《報告》還提供了維持健康體重和身體活動與健康關聯的證據。有證據證明體重過低或過高都會對健康產生明顯的影響,證據等級為B級。目前有充足的證據表明,身體活動不足可導致體重過度增加,多進行身體活動不僅有利于維持健康體重,還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癥等疾病發生風險和全死因死亡風險,改善腦健康,其推薦等級均為A級。
三、《報告》匯集研究了世界各國膳食指南關鍵推薦
《報告》中通過對世界各國46個英文版本的膳食指南全文、91個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膳食指南圖形進行梳理,匯集研究了相關關鍵推薦、食物信息和消費指導的信息。各國指南推薦條目中關鍵詞出現的頻率最高的十個關鍵詞如下:“蔬菜/水果”“鹽/鈉”“脂肪”“糖”“體育運動”“水”“奶及制品”“谷物”“魚”“食物多樣性”。世界各國膳食指南越來越更加關注膳食模式的平衡、合理及健康,不同地區和國家根據各自的膳食特點,為了預防和控制疾病,提出不同的健康膳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模式、DASH飲食模式、美式健康膳食等。《報告》采用文獻檢索綜述的方法闡述了國內外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和健康關系研究結果。
四、《報告》聚焦健康中國建設,提出落實合理膳食行動政策建議
一是以循證為依據,更新膳食指導性文件。在充分考慮我國不斷變化的營養與健康狀況和突出營養問題的基礎上,以循證營養學為手段,以科學證據為指引,充分考慮公共政策發展趨勢,定期修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滿足人民健康發展的需要。
二是以問題為導向,基于全方位影響因素干預的理念,以平衡膳食為核心,提出了精準化營養指導措施。
三是以慢病預防為目標,全方位引領健康生活方式。特別強調,肥胖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首要危險因素,成為多種慢性?。òò┌Y)的共同病理基礎。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與落實離不開健康的食物消費環境。
四是以營養導向為指征,構建新型食物生產加工消費模式。將營養與健康理念貫穿于食物生產、加工、烹調、選購、進餐的各個環節和體系中,營造健康的食物消費環境。
五是以營養人才隊伍建設為舉措,宣傳和踐行健康中國。各級政府應把加強營養職業人才(注冊營養師、公共營養師、營養指導員等)培養和隊伍建設,全民營養周、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等宣教活動,作為落實合理膳食行動、實現健康中國行動目標的重要措施。
《報告》聚焦我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的主要關鍵問題,以膳食營養和生活方式與健康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為膳食指南修訂提供重要參考和科學依據。此次發布的報告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的精簡版,在中國營養學會官網、官微(網址:www.cnsoc.org, 微信公眾號:中國營養界)可查詢閱讀 ;正本分為我國營養健康現狀、食物與健康證據、各國膳食指南分析等五個部分,近期將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附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簡本).pdf
中國營養學會楊月欣理事長首先對報告研究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她指出,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將“合理膳食行動”列為重大行動之一。《國民營養計劃》中明確提出“定期修訂和發布居民膳食指南”。為了更好地修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制定新版膳食指南,充分利用營養素和食物與健康的科學研究成果,中國營養學會成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報告工作組,在2016版《食物與健康-科學證據共識》基礎上,匯集近年來國內外有關膳食指南進展、膳食與健康研究的新證據,分析我國居民膳食與營養健康現況及問題,為修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代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報告工作組,從中國居營養與健康狀況研究、食物與健康科學證據研究、國外膳食指南研究等三個主要方面,對《報告》主要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媒體問答環節
一 、《報告》分析了我國居民膳食與營養健康現況及問題
《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的營養保障和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人均期望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3歲,居民營養不足與體格發育問題持續改善,主要表現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素攝入充足,優質蛋白攝入不斷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續增長,農村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顯著降低,這些都是食物供應充足、膳食質量提高的主要貢獻。
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齡化和不健康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營養健康問題。
一是膳食不平衡的問題突出,成為是慢性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高油高鹽攝入在我國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飲料消費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類、魚蝦類和大豆類攝入普遍不足。
二居民生活方式明顯改變,身體活動總量下降,能量攝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膳食相關慢性病問題日趨嚴重。
三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食物結構有待改善。農村居民奶類、水果、水產品等食物的攝入量仍明顯低于城市居民,油鹽攝入、食物多樣化等營養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層。
四是嬰幼兒、孕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營養問題應得到特殊的關注。
五是食物浪費問題嚴重,居民營養素養有待提高。
二、《報告》匯集分析了膳食與健康研究的新證據
在《食物與健康—科學證據共識(2016)》的基礎上,工作組進行了近5年證據更新,收集了30余種不同食物(及加工食品)與健康、膳食模式與健康、身體活動與健康等國內外科學研究文獻,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南及GRADE評價體系,進行證據評價,提出了我國食物與健康證據評價方法和結論推薦意見,并組織了幾十位營養學、醫學、流行病學等學科的專家進行了分析討論,綜合評價了200余條食物與健康的科學建議、膳食模式與健康的科學推薦以及身體活動與健康的科學指導。
《報告》顯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膳食模式、生活方式的明顯改變,各種類食物攝入量過高或過低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已有較多的證據,《報告》中匯總了與主要健康結局風險降低相關聯的膳食因素主要有: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奶類及其制品、魚肉、堅果、飲水(飲茶)等,證據等級均為B級。過多攝入可增加不良健康結局風險的膳食因素主要有:畜肉、煙熏肉、食鹽、飲酒、含糖飲料、油脂等,證據等級均為B級及以上。
《報告》中還特別強調了膳食模式的重要性。近年來,膳食與健康的關系已從單一營養素或單一食物轉向膳食模式與整體健康狀況或疾病風險關聯的研究。平衡膳食模式是根據營養科學原理和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而設計的。長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長壽和預防膳食相關慢性病的重要基石,并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風險。中國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對健康結局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魚蝦水產品、經常吃奶類和大豆制品、適量的谷類和肉禽類、烹調清淡少鹽為主要特點的江南地區模式,代表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具有這些膳食特點的地區,人群發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和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均較低。
《報告》還提供了維持健康體重和身體活動與健康關聯的證據。有證據證明體重過低或過高都會對健康產生明顯的影響,證據等級為B級。目前有充足的證據表明,身體活動不足可導致體重過度增加,多進行身體活動不僅有利于維持健康體重,還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癥等疾病發生風險和全死因死亡風險,改善腦健康,其推薦等級均為A級。
三、《報告》匯集研究了世界各國膳食指南關鍵推薦
《報告》中通過對世界各國46個英文版本的膳食指南全文、91個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膳食指南圖形進行梳理,匯集研究了相關關鍵推薦、食物信息和消費指導的信息。各國指南推薦條目中關鍵詞出現的頻率最高的十個關鍵詞如下:“蔬菜/水果”“鹽/鈉”“脂肪”“糖”“體育運動”“水”“奶及制品”“谷物”“魚”“食物多樣性”。世界各國膳食指南越來越更加關注膳食模式的平衡、合理及健康,不同地區和國家根據各自的膳食特點,為了預防和控制疾病,提出不同的健康膳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模式、DASH飲食模式、美式健康膳食等。《報告》采用文獻檢索綜述的方法闡述了國內外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和健康關系研究結果。
四、《報告》聚焦健康中國建設,提出落實合理膳食行動政策建議
一是以循證為依據,更新膳食指導性文件。在充分考慮我國不斷變化的營養與健康狀況和突出營養問題的基礎上,以循證營養學為手段,以科學證據為指引,充分考慮公共政策發展趨勢,定期修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滿足人民健康發展的需要。
二是以問題為導向,基于全方位影響因素干預的理念,以平衡膳食為核心,提出了精準化營養指導措施。
三是以慢病預防為目標,全方位引領健康生活方式。特別強調,肥胖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首要危險因素,成為多種慢性?。òò┌Y)的共同病理基礎。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與落實離不開健康的食物消費環境。
四是以營養導向為指征,構建新型食物生產加工消費模式。將營養與健康理念貫穿于食物生產、加工、烹調、選購、進餐的各個環節和體系中,營造健康的食物消費環境。
五是以營養人才隊伍建設為舉措,宣傳和踐行健康中國。各級政府應把加強營養職業人才(注冊營養師、公共營養師、營養指導員等)培養和隊伍建設,全民營養周、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等宣教活動,作為落實合理膳食行動、實現健康中國行動目標的重要措施。
《報告》聚焦我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的主要關鍵問題,以膳食營養和生活方式與健康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為膳食指南修訂提供重要參考和科學依據。此次發布的報告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的精簡版,在中國營養學會官網、官微(網址:www.cnsoc.org, 微信公眾號:中國營養界)可查詢閱讀 ;正本分為我國營養健康現狀、食物與健康證據、各國膳食指南分析等五個部分,近期將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附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簡本).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