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整個教育系統通過半年多的努力,實現了校園內“零感染”,秋季全面、正常、安全開學,這是在全球抗擊疫情過程中創造的奇跡,足以讓世界刮目,需要認真總結其對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啟示,解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暴露出來的短板和問題。以此為契機,解決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應該著重解決的幾個重大問題,全面推動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1 審視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三個視角
1.1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視角
2020年脫貧攻堅和“十三五”規劃目標要實現全面收官,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中國成立以來乃至幾千年中華文明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全體人民生產生活需要得到基本保障,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夢寐以求的目標與期盼得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脫貧攻堅的“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從這個視角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就有一個根本的變化,突出表現為從單一標準到全面保障的轉變。過去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單一標準是不生病,特別是不要有傳染性疾病和保持環境衛生。這是非?;A的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從單一的食品安全和環境衛生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文明行為養成的轉變,這樣的轉變有著非常鮮明的時代特點?!督】抵袊袆?2019—2030年)》也體現了這個根本轉變,即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促進健康為中心,在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領域同等適用。從治病到促進健康這兩種不同的推進措施來看,促進健康比治病更有效、更省錢,也更有利于推動社會全面發展和進步。
必須把對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實現轉變過來,衛生靠檢查的觀念已不合時宜,這是在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的時候作為最低限度的基礎保障。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愛國衛生運動源于毛澤東同志1928年在江西調研時發現很多農村傳染病沒有得到治療,提出傳染病防治應該是地方蘇維埃政府的責任,并將這一倡議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定名為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傳染病是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更要關注的是學生身心健康,包括科學的健康知識、充裕的體育鍛煉、良好的作息和生活學習工作規律、文明的行為等。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不僅是沒有軀體的疾病,還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面對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個視角。
1.2 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視角
教育是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基石。按照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報告的要求,到2020年,教育要基本實現現代化。2019年初印發的《教育現代化2035》,規劃到2035年實現教育現代化。馬克思說未來新世界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根本特征的社會形態。全面發展就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五育并舉”,提升人的全面素質。自由發展是在提升全面素質過程中人的發自內心的需要。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要有全面培養體系,在人才培養方面還要建立一整套評價體系,現階段還不能讓學生自由地去發展,必須通過評價去獎勵鼓勵、懲罰懲戒。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要在6個方面提高學生素質,即:“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要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用教育現代化的視角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素質發展的基礎性環節,抗擊疫情又凸顯了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和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緊密聯系。“五育并舉”要求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從過去強調的讓學生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要洗手、早睡早起多鍛煉等),發展到提高學生健康素養,把衛生習慣、行為習慣內化為個人素質。
從教育現代化的視角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這對一個人的顯示度和影響力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相比更為基礎,也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所體現出的健康素養。
1.3 后新冠肺炎時期的視角
抗擊新冠疫情最艱難、最艱苦、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經過了十一假期的檢驗。這次疫情對中國影響力之廣、沖擊力之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之深,特別是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前所未有,值得認真反思。從抗疫的視角來審視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全新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把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抗疫精神概括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把“生命至上”放在第一位。這幾年又在反復強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用“疫后”的視角來看待“生命至上、健康第一”,“舉國同心”是抗擊疫情時的中央決策部署、全國統一行動,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是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基礎保障和具體體現,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應該高度關注的核心問題,值得舉國同心去面對,應該舉國同心去辦好,是抗擊疫情帶給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最突出的感受。“舍生忘死”在抗疫過程中指的是一線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安保人員、貨車司機、冷鏈食品人員等為了生命至上的目標舍生忘死。對于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來說,需要從事管理工作的人要有這樣的境界,在需要的時候也能夠做到舍生忘死。舍生忘死就是要感同身受,學校食堂建立陪餐制,校長、食堂工作人員都要樹立一個核心的理念,就是食堂的飯是給自己或自己家孩子吃的,要按照感同身受的標準辦好學校食堂。“尊重科學”是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健康知識,學校也要做到科學管理。“命運與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公共衛生事件和構建新的世界秩序。“命運與共”在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中最突出表現是家校合作進一步擴展,老師、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五大主體要建立命運共同體,相互支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帶動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扎實開展和整個社會文明健康行為風尚的形成。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角度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是一個社會發展和進步所必然帶來的人的素質提升需要,也是對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教育現代化對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的要求,進一步凸顯了健康教育在解決行為習慣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更基礎、更具影響力的健康素養的重要性。“疫后”的啟示進一步體現了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從這三個視角看過去的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問題暴露無遺。這次抗擊疫情暴露出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非常突出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與人們普遍的思想觀念、長期的體制機制以及習以為常地對衛生與健康的漠視是有關系的,與每個人都有關,當然與直接從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關系更大。有些問題是與過去發展階段聯系在一起的,有些還沒有意識到問題存在的重要性,還有一些是長期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所帶來的問題。
2 新冠肺炎疫情對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三點啟示
站在新時代的高度重新審視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面臨的新問題,要實現新目標,進入新境界,必須梳理清楚這些問題。
2.1 衛生與健康科學知識的缺失
學生上了14年體育課,沒學會基本運動技能。體育課教不會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弊病每時每刻都呈現出來,但是沒有得到重視。梳理起來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認真反思和對待:一是體育鍛煉能力不足。絕大多數人除了走路、跑步,不會別的運動方式,一旦出現疫情必須居家不能出門,大家幾乎就都不會鍛煉身體了。在線課程里不得不教孩子一些居家的鍛煉方式,本來在體育課上就應該教會的徒手運動,如平衡性、靈活性、柔韌性運動等體操健身動作,作為基本運動技能都不會。二是基本健康營養知識缺少。營養問題是日常生活每天都要面對的,導致疫情期間出現了短期的結構性營養短缺。三是衛生基礎知識缺乏。疫情期間的居家在線學習,3個月時間讓青少年的視力不良率上升了11百分點。通過1年的努力終于讓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下降了3百分點,一場疫情又上升了。父母對衛生基礎知識缺乏,做不到正常的生活和作息規律,也就不能督促孩子做到。這些問題不僅存在于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范圍,整個社會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
2.2 健康習慣的缺失疫情期間健康習慣的缺失
讓學生體重增加、視力下降,這是一次極為特殊情況下的全方位的社會實驗,平時的科學文化素養、日常生活規范和行為習慣,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充分展現,優點被突出,缺點也被放大呈現出來。健康習慣的缺失反映整個國民健康素質出了大問題,這正是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要著力破解的難題。如何提高廣大青少年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素質,需要一場移風易俗、推進文明行為方式的革命。
2.3 教育系統衛生與健康教育保障體系的落后
從課程體系、教材教學體系、師資隊伍體系,到教醫結合、學校與社區的結合,以及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其他突發衛生事件的機制和能力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短板。校醫保障機制缺乏,按照學校建設標準,600名學生以上的學校應該設醫務室、配備校醫,真正做到的很少,做不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校醫職稱上升通道不順暢。由于教育系統無法評定和解決醫生的職稱問題,各種績效工資又要教育系統做,導致校醫待遇偏低,這屬于體制機制的問題。疫情出現之后校醫、醫務人員、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公共衛生從業者的地位得到提升。教育部在疫情期間特別是常態化疫情防控后,明確要求每個學校都要建立與就近疾控和醫療機構的定點聯系,要點對點、人對人做好演練,一旦有疫情就要立即啟動。
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體系可分成前端、中端、后端。“前端”包括課程體系、教學體系,日常文明行為的養成,食堂、宿舍、廁所、操場等校園公共環境衛生。“中端”是校醫、醫務室,起到承前啟后功能,解決基本問題,及時把專業問題上交反饋。“中端”現在是缺失,“前端”是缺乏。“后端”是應急處置機制保障,抗擊疫情之前應急處突的反應機制不完善。
教育系統抗擊疫情取得了較好成績,既是各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整個教育戰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勇挑重擔、堅守崗位、用心履職的結果。很多舉措打破了常規,打破了各種政策和機制壁壘,統一指揮、統一領導、統一行動。在這個過程中凸顯了基礎的薄弱,要在取得抗疫重大戰略成果的同時,依然保持清醒的頭腦。
3 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三條主線
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要在課程設置和教學上實現科學規劃并抓好落實。二是要建立明確的行為規范。這是提高健康素養的起始點,沒有良好行為習慣就不可能培養健康素質。三是要落實保障機制。這是做好科學規劃課程和明確行為規范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教育部印發的《關于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涵蓋了科學規劃課程、明確行為規范和落實保障機制等內容,是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面對新時代的到來和“疫后”的啟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3.1 科學規劃課程
在課程規范方面,要明確各個學校、年級、學段健康知識的內涵,以及健康教育從學科或課程結構上來看要講授的內容,重新修訂相關教學大綱、教學指南。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對健康教育作了非常明確的界定,主要是解決3個問題:第一是要實現思想觀念上的移風易俗。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把學校體育的目標定義為要通過體育課、體育鍛煉、體育競賽,讓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和錘煉意志。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就是要實現“四位一體”的目標。第二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場地設施建設,實現學校體育改天換地的變化。如果沒有體育老師,如何教會運動技能、組織課余訓練和全員參與的體育競賽。有老師、沒有場地也不行,“十四五”期間各地要制定師資隊伍建設和場地設施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第三是要改革學校體育評價體系,形成眾志成城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的新局面。體育中考要逐漸增加分值,達到跟語文、數學、外語同分值。要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這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培養體系的重要方面。必須用強制的、獎勵的、懲戒的措施,才能夠使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成為可能。
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從教學內容上來講,要做到“教會”“勤練”“常賽”。“教會”包括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包括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跆拳道等,能夠讓學生不斷提高運動水平,能夠愛上運動,從此一生離不開運動,這是享受運動樂趣最重要的基礎?;具\動技能包括跑跳投、靈活性、柔韌性、平衡性、協調性等田徑和體操的內容,是體育教育課教學內容的基礎。這次疫情凸顯了體育鍛煉能力嚴重缺失,要求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必須讓每個學生都掌握基本運動技能?,F在學校體育與健康課把體操項目全都取消了,怕學生受傷,未來這一條必須改變。“教會”的第三個方面是健康知識,要重新規劃和設計健康知識,構建大中小幼打通的一體化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體系。在課程體系內,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到大學都要分別有應知應會的內容。要構建一體化的完整健康教育知識體系、行為規范體系和能力體系,包括營養知識、健康生活方式、運動防護與急救知識、傳染病、艾滋病、戒毒、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要在大中小幼一體化設計里制定科學的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發育規律的健康教育大綱和指南。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要通過多元化的方式來實現。健康教育課程要梳理清楚、講清楚,既要解決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還要面對科學解釋和常識習慣差異的問題,還有講述和灌輸扎實科學知識的問題。這件事看上去很簡單,但要做起來卻非常復雜。僅做出教學指南、教學大綱就非常困難,要講給學生更困難。目前體育與健康課基本上都是體育老師在講,而體育老師的培養過程并不包括健康教育內容。實現衛生與健康教育大綱和指南內容,目前比較可行的方式是通過信息化手段,特別是對于義務教育階段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等學段的衛生與健康教育大綱和指南內容,做成視頻形式,采用新技術手段如利用VR技術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推進課程規范要采取兩個分階段的措施,一個是內容的規范,一個是實現學的多樣化,兩件事情同等重要,確保讓學生都接受健康知識教育。
“勤練”才能夠增強體質。體育課要留作業,文化課的作業要堅決減下來,體育作業必須加上去,這是健康中國促進行動中明確提出的,要求每天校內校外均有1 h的體育鍛煉活動,課外1 h就是體育作業。體育要競賽考試,在競賽之前必須要寫作業,不寫作業考不好,教了運動技能不去練習就無法真正掌握。“常賽”就是每個學生都要參加體育競賽,只有競賽才能錘煉意志、健全人格。
3.2 行為的規范
一是體育鍛煉成為必須。體育鍛煉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改革的第一個目標定位為“教會”“勤練”“常賽”,這是帶動整個國家體育文化乃至國民體質的重要契機。教會專項運動技能,課余必須從事體育鍛煉,每個人都要參加體育競賽,校園就動起來了。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校園里就學會了專項運動技能,經常鍛煉和參加競賽,等他們進入社會之后,在社會上也會形成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風尚。這種風尚從經濟角度來講,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體育裝備、體育產業才能夠真正帶動起來。從社會面貌來講,中國就變成了更為活躍的運動的中國,中國人的綜合素質和文明行為就會有質的提升。
競賽是兩個人或兩組人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按照事先約定的規則,全力以赴發揮自己的潛能,爭取取得勝利的過程。體育競賽的前提是有共同遵守的規則。孩子們在賽場上學到了什么,中國的未來就是什么。孩子們在賽場上學會的頑強拼搏、遵守規則、尊重對手、依靠隊友、勝不驕、敗不餒,在場上自己的位置發揮好作用,還要及時給別人補位,這就是一個現代社會公民的基本素養。在目前的學校教育體系里,除了體育競賽,別的任何環節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目標。推進全員參與的體育競賽是實現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體育鍛煉和競賽要成為必須,這是養成良好行為規范和健康生活方式乃至帶動整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顧拜旦在《奧林匹克頌》里面明確提出,競技運動在青少年中推廣能夠培養身心和諧的一代青年,競技運動在全社會推廣能夠帶來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競技運動在全世界推廣能夠帶來世界和平,這就是現代奧林匹克的要義?,F代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口號的前提是都按照相同的競賽規則去努力實現每一個人、每個隊伍的“更高更快更強”,所以規則是公開、公正、透明。在教育系統組織的競賽中要保障陽光向上,是培養行為規范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二是保護視力要變為常態。意味著要遵守一系列的行為規范,不但要明白,而且要真正做到,還要去勸說周圍的人做到,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還有教室照明和桌椅板凳高度要調整,課業負擔要減下來,體育鍛煉的時間要增上去,鼓勵和保障學生參加戶外活動等。視力是一個人健康素養的晴雨表,是國民身體和健康素質良好、生活和工作行為規范的集中而又敏感的體現?,F在學生視力不良率高,引體向上、仰臥起坐都做不了幾個,說明我們的生活方式已經離人類物種最佳生存方式越來越遠。
三是衛生習慣要做到強制。有些東西一旦強制時間長就會成為習慣。這里的強制首先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高度重視。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地做好,有些強制措施是必須要有的。
四是文明行為宜提倡。強制是事情做得不好就懲罰,這是一個底線思維。另一方面是獎勵和鼓勵好的,這是對良好行為的塑造。過去太偏重于行為的鼓勵,而鼓勵又太單一表現為升學考試,所以行為規范或者文明行為也就成了大問題。我們應該認真反思,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日常生活中本來應該有的規矩和規范給丟掉了。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是“禮樂文化”,在教育中以“禮樂”行為塑造方式在今天看來還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教育理論。“禮”是行為規范,是外在行為的塑造;“樂”是通過美育,讓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外界約束。“禮樂”教育一個是塑造外在行為,一個是關注內心的感受,兩相配合,才是個體成長的最佳環境。行為規范在衛生與健康教育領域應該率先立起來,要倡導文明行為,強制制止不文明不健康的行為。通過體育鍛煉成為必須、愛護眼睛成為常態,再去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才能夠真正塑造規范的行為。
3.3 保障措施的落實
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保障的“前端”要更精準、更科學,包括科學規劃課程和教學,以及食堂、宿舍、教室、廁所等環境衛生的整治。“前端”和“中端”要用多樣化的實現方式來落實,正在研制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對于“中端”也就是校醫的問題,已逐步達成了共識,要有一些具體措施,需要有多種實現方式,如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等。校醫涉及到學校日常衛生管理和保障,在應急情況出現時是一個發動的點,“中端”要采取措施多樣化去落實。“后端”要建立和完善應急和突發機制,保障出現疫情時能夠及時有效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要求每個學校都要建立點對點的定點聯系應急處置機制,教育、衛生、公安、疾控、社區要形成聯動機制,包括明確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時的處置流程,要提前反復演練,疫情過后也要能夠常態化固定下來。處理突發應急事件機制過去都有,現在還需要進一步強化,要采取各種措施,把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中國學校衛生雜志
1 審視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三個視角
1.1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視角
2020年脫貧攻堅和“十三五”規劃目標要實現全面收官,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中國成立以來乃至幾千年中華文明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全體人民生產生活需要得到基本保障,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夢寐以求的目標與期盼得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脫貧攻堅的“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從這個視角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就有一個根本的變化,突出表現為從單一標準到全面保障的轉變。過去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單一標準是不生病,特別是不要有傳染性疾病和保持環境衛生。這是非?;A的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從單一的食品安全和環境衛生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文明行為養成的轉變,這樣的轉變有著非常鮮明的時代特點?!督】抵袊袆?2019—2030年)》也體現了這個根本轉變,即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促進健康為中心,在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領域同等適用。從治病到促進健康這兩種不同的推進措施來看,促進健康比治病更有效、更省錢,也更有利于推動社會全面發展和進步。
必須把對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實現轉變過來,衛生靠檢查的觀念已不合時宜,這是在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的時候作為最低限度的基礎保障。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愛國衛生運動源于毛澤東同志1928年在江西調研時發現很多農村傳染病沒有得到治療,提出傳染病防治應該是地方蘇維埃政府的責任,并將這一倡議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定名為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傳染病是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更要關注的是學生身心健康,包括科學的健康知識、充裕的體育鍛煉、良好的作息和生活學習工作規律、文明的行為等。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不僅是沒有軀體的疾病,還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面對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個視角。
1.2 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視角
教育是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基石。按照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報告的要求,到2020年,教育要基本實現現代化。2019年初印發的《教育現代化2035》,規劃到2035年實現教育現代化。馬克思說未來新世界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根本特征的社會形態。全面發展就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五育并舉”,提升人的全面素質。自由發展是在提升全面素質過程中人的發自內心的需要。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要有全面培養體系,在人才培養方面還要建立一整套評價體系,現階段還不能讓學生自由地去發展,必須通過評價去獎勵鼓勵、懲罰懲戒。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要在6個方面提高學生素質,即:“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要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用教育現代化的視角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素質發展的基礎性環節,抗擊疫情又凸顯了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和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緊密聯系。“五育并舉”要求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從過去強調的讓學生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要洗手、早睡早起多鍛煉等),發展到提高學生健康素養,把衛生習慣、行為習慣內化為個人素質。
從教育現代化的視角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這對一個人的顯示度和影響力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相比更為基礎,也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所體現出的健康素養。
1.3 后新冠肺炎時期的視角
抗擊新冠疫情最艱難、最艱苦、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經過了十一假期的檢驗。這次疫情對中國影響力之廣、沖擊力之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之深,特別是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前所未有,值得認真反思。從抗疫的視角來審視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全新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把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抗疫精神概括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把“生命至上”放在第一位。這幾年又在反復強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用“疫后”的視角來看待“生命至上、健康第一”,“舉國同心”是抗擊疫情時的中央決策部署、全國統一行動,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是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基礎保障和具體體現,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應該高度關注的核心問題,值得舉國同心去面對,應該舉國同心去辦好,是抗擊疫情帶給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最突出的感受。“舍生忘死”在抗疫過程中指的是一線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安保人員、貨車司機、冷鏈食品人員等為了生命至上的目標舍生忘死。對于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來說,需要從事管理工作的人要有這樣的境界,在需要的時候也能夠做到舍生忘死。舍生忘死就是要感同身受,學校食堂建立陪餐制,校長、食堂工作人員都要樹立一個核心的理念,就是食堂的飯是給自己或自己家孩子吃的,要按照感同身受的標準辦好學校食堂。“尊重科學”是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健康知識,學校也要做到科學管理。“命運與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公共衛生事件和構建新的世界秩序。“命運與共”在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中最突出表現是家校合作進一步擴展,老師、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五大主體要建立命運共同體,相互支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帶動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扎實開展和整個社會文明健康行為風尚的形成。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角度來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是一個社會發展和進步所必然帶來的人的素質提升需要,也是對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教育現代化對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的要求,進一步凸顯了健康教育在解決行為習慣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更基礎、更具影響力的健康素養的重要性。“疫后”的啟示進一步體現了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從這三個視角看過去的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問題暴露無遺。這次抗擊疫情暴露出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非常突出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與人們普遍的思想觀念、長期的體制機制以及習以為常地對衛生與健康的漠視是有關系的,與每個人都有關,當然與直接從事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關系更大。有些問題是與過去發展階段聯系在一起的,有些還沒有意識到問題存在的重要性,還有一些是長期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所帶來的問題。
2 新冠肺炎疫情對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三點啟示
站在新時代的高度重新審視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面臨的新問題,要實現新目標,進入新境界,必須梳理清楚這些問題。
2.1 衛生與健康科學知識的缺失
學生上了14年體育課,沒學會基本運動技能。體育課教不會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弊病每時每刻都呈現出來,但是沒有得到重視。梳理起來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認真反思和對待:一是體育鍛煉能力不足。絕大多數人除了走路、跑步,不會別的運動方式,一旦出現疫情必須居家不能出門,大家幾乎就都不會鍛煉身體了。在線課程里不得不教孩子一些居家的鍛煉方式,本來在體育課上就應該教會的徒手運動,如平衡性、靈活性、柔韌性運動等體操健身動作,作為基本運動技能都不會。二是基本健康營養知識缺少。營養問題是日常生活每天都要面對的,導致疫情期間出現了短期的結構性營養短缺。三是衛生基礎知識缺乏。疫情期間的居家在線學習,3個月時間讓青少年的視力不良率上升了11百分點。通過1年的努力終于讓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下降了3百分點,一場疫情又上升了。父母對衛生基礎知識缺乏,做不到正常的生活和作息規律,也就不能督促孩子做到。這些問題不僅存在于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范圍,整個社會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
2.2 健康習慣的缺失疫情期間健康習慣的缺失
讓學生體重增加、視力下降,這是一次極為特殊情況下的全方位的社會實驗,平時的科學文化素養、日常生活規范和行為習慣,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充分展現,優點被突出,缺點也被放大呈現出來。健康習慣的缺失反映整個國民健康素質出了大問題,這正是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要著力破解的難題。如何提高廣大青少年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素質,需要一場移風易俗、推進文明行為方式的革命。
2.3 教育系統衛生與健康教育保障體系的落后
從課程體系、教材教學體系、師資隊伍體系,到教醫結合、學校與社區的結合,以及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其他突發衛生事件的機制和能力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短板。校醫保障機制缺乏,按照學校建設標準,600名學生以上的學校應該設醫務室、配備校醫,真正做到的很少,做不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校醫職稱上升通道不順暢。由于教育系統無法評定和解決醫生的職稱問題,各種績效工資又要教育系統做,導致校醫待遇偏低,這屬于體制機制的問題。疫情出現之后校醫、醫務人員、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公共衛生從業者的地位得到提升。教育部在疫情期間特別是常態化疫情防控后,明確要求每個學校都要建立與就近疾控和醫療機構的定點聯系,要點對點、人對人做好演練,一旦有疫情就要立即啟動。
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體系可分成前端、中端、后端。“前端”包括課程體系、教學體系,日常文明行為的養成,食堂、宿舍、廁所、操場等校園公共環境衛生。“中端”是校醫、醫務室,起到承前啟后功能,解決基本問題,及時把專業問題上交反饋。“中端”現在是缺失,“前端”是缺乏。“后端”是應急處置機制保障,抗擊疫情之前應急處突的反應機制不完善。
教育系統抗擊疫情取得了較好成績,既是各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整個教育戰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勇挑重擔、堅守崗位、用心履職的結果。很多舉措打破了常規,打破了各種政策和機制壁壘,統一指揮、統一領導、統一行動。在這個過程中凸顯了基礎的薄弱,要在取得抗疫重大戰略成果的同時,依然保持清醒的頭腦。
3 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三條主線
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要在課程設置和教學上實現科學規劃并抓好落實。二是要建立明確的行為規范。這是提高健康素養的起始點,沒有良好行為習慣就不可能培養健康素質。三是要落實保障機制。這是做好科學規劃課程和明確行為規范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教育部印發的《關于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涵蓋了科學規劃課程、明確行為規范和落實保障機制等內容,是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面對新時代的到來和“疫后”的啟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3.1 科學規劃課程
在課程規范方面,要明確各個學校、年級、學段健康知識的內涵,以及健康教育從學科或課程結構上來看要講授的內容,重新修訂相關教學大綱、教學指南。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對健康教育作了非常明確的界定,主要是解決3個問題:第一是要實現思想觀念上的移風易俗。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把學校體育的目標定義為要通過體育課、體育鍛煉、體育競賽,讓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和錘煉意志。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就是要實現“四位一體”的目標。第二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場地設施建設,實現學校體育改天換地的變化。如果沒有體育老師,如何教會運動技能、組織課余訓練和全員參與的體育競賽。有老師、沒有場地也不行,“十四五”期間各地要制定師資隊伍建設和場地設施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第三是要改革學校體育評價體系,形成眾志成城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的新局面。體育中考要逐漸增加分值,達到跟語文、數學、外語同分值。要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這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培養體系的重要方面。必須用強制的、獎勵的、懲戒的措施,才能夠使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成為可能。
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從教學內容上來講,要做到“教會”“勤練”“常賽”。“教會”包括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包括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跆拳道等,能夠讓學生不斷提高運動水平,能夠愛上運動,從此一生離不開運動,這是享受運動樂趣最重要的基礎?;具\動技能包括跑跳投、靈活性、柔韌性、平衡性、協調性等田徑和體操的內容,是體育教育課教學內容的基礎。這次疫情凸顯了體育鍛煉能力嚴重缺失,要求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必須讓每個學生都掌握基本運動技能?,F在學校體育與健康課把體操項目全都取消了,怕學生受傷,未來這一條必須改變。“教會”的第三個方面是健康知識,要重新規劃和設計健康知識,構建大中小幼打通的一體化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體系。在課程體系內,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到大學都要分別有應知應會的內容。要構建一體化的完整健康教育知識體系、行為規范體系和能力體系,包括營養知識、健康生活方式、運動防護與急救知識、傳染病、艾滋病、戒毒、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要在大中小幼一體化設計里制定科學的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發育規律的健康教育大綱和指南。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要通過多元化的方式來實現。健康教育課程要梳理清楚、講清楚,既要解決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還要面對科學解釋和常識習慣差異的問題,還有講述和灌輸扎實科學知識的問題。這件事看上去很簡單,但要做起來卻非常復雜。僅做出教學指南、教學大綱就非常困難,要講給學生更困難。目前體育與健康課基本上都是體育老師在講,而體育老師的培養過程并不包括健康教育內容。實現衛生與健康教育大綱和指南內容,目前比較可行的方式是通過信息化手段,特別是對于義務教育階段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等學段的衛生與健康教育大綱和指南內容,做成視頻形式,采用新技術手段如利用VR技術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推進課程規范要采取兩個分階段的措施,一個是內容的規范,一個是實現學的多樣化,兩件事情同等重要,確保讓學生都接受健康知識教育。
“勤練”才能夠增強體質。體育課要留作業,文化課的作業要堅決減下來,體育作業必須加上去,這是健康中國促進行動中明確提出的,要求每天校內校外均有1 h的體育鍛煉活動,課外1 h就是體育作業。體育要競賽考試,在競賽之前必須要寫作業,不寫作業考不好,教了運動技能不去練習就無法真正掌握。“常賽”就是每個學生都要參加體育競賽,只有競賽才能錘煉意志、健全人格。
3.2 行為的規范
一是體育鍛煉成為必須。體育鍛煉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改革的第一個目標定位為“教會”“勤練”“常賽”,這是帶動整個國家體育文化乃至國民體質的重要契機。教會專項運動技能,課余必須從事體育鍛煉,每個人都要參加體育競賽,校園就動起來了。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校園里就學會了專項運動技能,經常鍛煉和參加競賽,等他們進入社會之后,在社會上也會形成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風尚。這種風尚從經濟角度來講,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體育裝備、體育產業才能夠真正帶動起來。從社會面貌來講,中國就變成了更為活躍的運動的中國,中國人的綜合素質和文明行為就會有質的提升。
競賽是兩個人或兩組人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按照事先約定的規則,全力以赴發揮自己的潛能,爭取取得勝利的過程。體育競賽的前提是有共同遵守的規則。孩子們在賽場上學到了什么,中國的未來就是什么。孩子們在賽場上學會的頑強拼搏、遵守規則、尊重對手、依靠隊友、勝不驕、敗不餒,在場上自己的位置發揮好作用,還要及時給別人補位,這就是一個現代社會公民的基本素養。在目前的學校教育體系里,除了體育競賽,別的任何環節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目標。推進全員參與的體育競賽是實現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體育鍛煉和競賽要成為必須,這是養成良好行為規范和健康生活方式乃至帶動整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顧拜旦在《奧林匹克頌》里面明確提出,競技運動在青少年中推廣能夠培養身心和諧的一代青年,競技運動在全社會推廣能夠帶來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競技運動在全世界推廣能夠帶來世界和平,這就是現代奧林匹克的要義?,F代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口號的前提是都按照相同的競賽規則去努力實現每一個人、每個隊伍的“更高更快更強”,所以規則是公開、公正、透明。在教育系統組織的競賽中要保障陽光向上,是培養行為規范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二是保護視力要變為常態。意味著要遵守一系列的行為規范,不但要明白,而且要真正做到,還要去勸說周圍的人做到,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還有教室照明和桌椅板凳高度要調整,課業負擔要減下來,體育鍛煉的時間要增上去,鼓勵和保障學生參加戶外活動等。視力是一個人健康素養的晴雨表,是國民身體和健康素質良好、生活和工作行為規范的集中而又敏感的體現?,F在學生視力不良率高,引體向上、仰臥起坐都做不了幾個,說明我們的生活方式已經離人類物種最佳生存方式越來越遠。
三是衛生習慣要做到強制。有些東西一旦強制時間長就會成為習慣。這里的強制首先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高度重視。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地做好,有些強制措施是必須要有的。
四是文明行為宜提倡。強制是事情做得不好就懲罰,這是一個底線思維。另一方面是獎勵和鼓勵好的,這是對良好行為的塑造。過去太偏重于行為的鼓勵,而鼓勵又太單一表現為升學考試,所以行為規范或者文明行為也就成了大問題。我們應該認真反思,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日常生活中本來應該有的規矩和規范給丟掉了。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是“禮樂文化”,在教育中以“禮樂”行為塑造方式在今天看來還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教育理論。“禮”是行為規范,是外在行為的塑造;“樂”是通過美育,讓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外界約束。“禮樂”教育一個是塑造外在行為,一個是關注內心的感受,兩相配合,才是個體成長的最佳環境。行為規范在衛生與健康教育領域應該率先立起來,要倡導文明行為,強制制止不文明不健康的行為。通過體育鍛煉成為必須、愛護眼睛成為常態,再去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才能夠真正塑造規范的行為。
3.3 保障措施的落實
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保障的“前端”要更精準、更科學,包括科學規劃課程和教學,以及食堂、宿舍、教室、廁所等環境衛生的整治。“前端”和“中端”要用多樣化的實現方式來落實,正在研制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對于“中端”也就是校醫的問題,已逐步達成了共識,要有一些具體措施,需要有多種實現方式,如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等。校醫涉及到學校日常衛生管理和保障,在應急情況出現時是一個發動的點,“中端”要采取措施多樣化去落實。“后端”要建立和完善應急和突發機制,保障出現疫情時能夠及時有效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要求每個學校都要建立點對點的定點聯系應急處置機制,教育、衛生、公安、疾控、社區要形成聯動機制,包括明確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時的處置流程,要提前反復演練,疫情過后也要能夠常態化固定下來。處理突發應急事件機制過去都有,現在還需要進一步強化,要采取各種措施,把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中國學校衛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