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墾利區堅持把勞動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創新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實踐平臺和評價機制,通過將勞動教育深度融入“五育并舉”育人工程,打造“生活即課堂、實踐促成長”的教育生態,讓學生在出力流汗中錘煉品格,在知行合一中培育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5年3月,在省級研學基地“城里城外文化生態農場”,來自墾利區第二實驗學校和墾利區第三實驗學校的師生舉辦了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并參加了以“五彩課程,伴我成長”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學生們在實踐中不僅體驗了妙趣橫生的非遺文化,感受了傳統和現代相互碰撞的農耕文化,還在合作中感悟到了成長的意義。
城里城外文化生態農場坐落于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七村,總面積300余畝,建筑面積達2.2萬平方米,是一家以綠色種植、生態養殖、農旅民宿、科普研學、勞動體驗為特色的綜合性社會實踐基地。擁有微型長城景觀區、耕讀歲月、疏香和苑、清風小筑等多個功能區?;鬲殑?ldquo;親子鑒行式”研學模式,將家庭教育融入勞動教育、紅色教育、科普教育研學全過程,經專家評審指導,更名《家校社協同推進研學活動創新發展的實踐研究》并申報國家級課題,也是墾利區重點申報的國家級課題。城里城外先后獲得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省級家庭農場示范場、市級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市級勞動教育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
墾利區充分利用周邊勞動教育資源,聯合城里城外文化生態農場開展一系列勞動教育活動。2023年10月,來自我區各中小學校的25支代表隊和帶隊教師在研學基地參加了“奮楫者先·勞動者美”全區中小學生勞動技能競賽,通過收納整理、趣味運糧、“插秧”競賽、抬水接力、模型搭建、七彩染紙、創意折紙等10余個項目,讓學生掌握多姿多彩的勞動技能。在汲取此次成功經驗后,2024年10月,墾利區第二屆中小學生勞動技能大賽再次落地城里城外研學基地,來自全區各中小學校的27支代表隊和30組家庭代表參加了此次比賽,基地精心設計了接力運糧、顆粒歸倉、巧系千軍梯、包餃子等七大競賽項目,將家庭親子互動融入多個勞動技能領域,讓學生收獲了勞動的滿足感、幸福感。多年以來,經過豐富的實踐和對課程的精心打磨,基地成功打造了“探尋農耕文化,感受勞動魅力,認知現代科技,厚植家國情懷”“探秘移民歷史,追溯黃河起源”“探訪百年老街長巷,感受黃河口民風民俗”“傳承黃河文化,保護濕地生態”等研學路線,開設《一粒米的故事》《玉米變形記》《從石磨到餐桌的餃子之旅》《心系國防,國防有我》《農田新翼,科技助力:無人機賦能高效農業新篇章》《探尋科技農業點亮未來之光》《漆彩探秘記——非遺工藝體驗課》等豐富課程。
以勞育人,潤物無聲,將課堂搬到田野間,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勞動中成長。下一步,墾利區各學校將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充分利用優秀勞動教育資源,針對學生需求和課標要求設計多元化實踐課程,助力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