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發《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的通知,引導廣大師生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切實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斗桨浮窂膹V泛開展教育宣傳,大力培育校園文化,提升食堂管理水平,創新使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制度體系等方面作出指導,堅決制止學校餐飲浪費行為,引領帶動社會文明新風尚。
為落實此行動方案,各大中小學校實施了哪些具體行動?學生、教師、家長都有哪些反應?專家提出了哪些指導和建議?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采訪。
開學第一課 節約糧食記心中
今年的開學季,中國農業大學組織開展了“第一餐第一課”宣傳實踐教育活動,讓“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成為新生入學第一課。新生在朋友圈、微博或QQ空間參與話題上傳照片,秀出光盤第一餐,便可領取“光盤行動”主題定制餐具。 “活動一經推出便得到了廣大同學的積極響應,短短一天時間就有近千名同學參與。”中國農業大學團委老師邢雨凝說,此項活動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在校園內掀起了“光盤”熱潮。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中國農業大學第一課,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在中國農業大學的第一餐,心滿意足吃完了飯,感覺超開心”……這些發自內心的感言,便是中國農業大學2020級新生們,親身參與活動后在朋友圈發表的內容。 在浙江省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的開學典禮上,校長陳衛群給全體學生分享了開學第一課,和全體師生一起學習了勞動的光榮意義,并代表學校向全體師生發出“珍惜糧食 光盤行動”的倡議。
“開學典禮之后,學校還號召各年級班主任,通過文化課,教育孩子一餐一米來之不易,了解珍惜糧食的重要性,重推光盤行動”,陳衛群介紹,學校同時組織學生進行“節約糧食 反對浪費”的節目表演,加強樓層宣傳欄的利用,讓學生知道光盤行動的意義,學會珍惜勞動成果,減少糧食浪費。
消費端的浪費問題僅是食物浪費概念中的冰山一角,實際上浪費現象存在于從農田到餐桌的整個食物供應鏈上。“如果我們把全球的糧食生產比作9塊餅干,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我們損失了1塊餅干,在存儲和加工環節,我們又損失了2塊,在零售和消費環節,我們繼續損失2塊,實際上,我們最后僅僅吃到了4塊餅干,一共損失或浪費了5塊餅干。”遠程授課模式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天一博士正在和學生們介紹食物在不同環節的浪費程度。網絡的另一邊,是北京市中關村第三小學的四年級學生。 根據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的數字,全球每年要浪費13億噸的食物,而另一方面,2019年全球有6.9億的人口依然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這相當于8.9%的世界人口。如果該趨勢繼續下去,在2030年,全球饑餓人口將超過8.4億。而且,農產品的生產、儲存、物流等環節均需要消耗地球資源,因此浪費食物不僅意味著對食材本身的浪費,而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隨意丟棄。每年浪費的食物排放了全球7%的溫室氣體,并占用了6%的農業水資源和30%的耕地資源。 這些驚人的數字,讓中關村三小的學生們思考“如果全球沒有食物浪費,世界會是怎么樣”的科學問題,并認識到食物浪費與地球環境之間的聯系。這也是張天一把這個報告命名為“敬惜一粒米,方得萬頃田”的原因。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爭做北師大“光盤俠”——為了鼓勵學生減少食物浪費,北京師范大學也特意借助“光盤行動”小程序推出“光盤打卡”活動。每日用餐后,師生可通過點擊小程序的“光盤識別按鈕”,對準餐盤參與打卡,判定打卡成功后,即可獲得有關獎勵。 為了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光盤行動,北京師范大學團委還特意設計并推出了一系列校園文創產品。“都是一些學生們用得到的帆布包、書簽、文件夾等。光盤打卡次數不同,兌換的產品也各有差異,打卡次數越多,獲得的文創產品獎勵越多。”北京師范大學團委活動設計人介紹。 “學校大道上的橫幅、食堂內部的立牌、校園里的噴繪,餐桌旁邊的標語等,都盡可能地提示師生節約糧食,減少餐飲浪費。”北京師范大學團委教師表示,學校通過多維度宣傳,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我們在校園的宣傳欄和食堂就餐區感受到了倡導節約糧食的濃厚氛圍,身邊的同學們也紛紛加入到光盤行動中來。”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2019級碩士生陳鈺說。 為了呼吁更多的師生參與光盤行動,北京師范大學總務部黨委、共青團北京師范大學委員會等也多次發布倡議書,如樹立綠色理念,培養節約習慣;合理取餐,勤拿少?。晃拿饔貌?,做到人人不剩飯等,號召全體師生用行動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記者了解到,新學期開學后,“秀出光盤”也是全國多數高校正在積極參與的校園“新食尚”。如內蒙古科技大學“光盤打卡小程序”以21天為一周期,打卡成功的同學會得到學校定制的各類文創產品作為獎勵,光盤不合格則會將打卡信息清零,重新打卡計算周期。而杭州師范大學作為馬云的母校,效仿了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推出光盤贏卡,學生集齊“光盤美德新時尚”7字,可獲得在食堂享用免費午餐的權益。
秋季新學期,北京師范大學學生食堂積極營造“節約糧食”的濃厚氛圍,大力倡導光盤行動。 陪餐做表率 勸教多鼓勵
“比比看,咱們誰先吃完”“校長,我光盤了”“胡蘿卜蠻好吃的,會保護眼睛,我現在喜歡吃了”……午飯時分,陳衛群和班里的孩子們正在開心地用餐。她一邊說著多吃蔬菜,均衡營養才能身體健康,長高長大,一邊和孩子們嬉笑著評比看誰先吃完,鼓勵孩子們不剩飯菜。 為落實校園光盤行動,浙江省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去年就做出了“陪餐制”規定,即在學生就餐時,校級領導輪值陪伴學生一起用餐。飯點一到,各個班級的正副兩位班主任有序把營養餐發到孩子們各自的座位上。陳衛群在巡視各個班級分餐就餐情況,督促光盤行動的同時,每天也會到教室里陪伴學生用餐。 “陪餐的時候,明顯感覺孩子們吃飯更香了,原先不愛吃蔬菜的孩子,也在我們老師的引導下,慢慢地不那么挑食了。”在陳衛群看來,只有和孩子們融合在一起,老師們率先踐行節約糧食,孩子們才能更重視光盤,積極參與。 陪餐的另一個好處還在于了解孩子們飯菜的口味,甚至是清楚個別飯菜被剩下的原因。陳衛群表示,學生營養餐的色香味,以及合理的營養搭配都是必不可少的。“飯菜口味做得好了,孩子們也會吃得更香,自然不會剩飯剩菜了”。 為了讓孩子們吃得更好,丁蘭第二小學也不斷豐富菜品,葷素搭配,配合雜糧或者水果等,均衡營養。“校領導陪餐以來,可以說,90%以上的孩子都能做到光盤了,挑食情況也有了明顯改善。”陳衛群介紹。 飲食好習慣 家庭食育排第一
天天媽媽最近有了一個新習慣,吃飯前,喜歡先把每頓飯攝入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計算一遍,在家吃飯時甚至頓頓把食物重量稱一遍,對每日攝入的營養成分嚴格把關,努力做到營養均衡。 “孩子上周在學校吃飯時沒能光盤,只吃肉不吃菜,被老師批評教育了。”天天媽媽說,孩子平時只吃自己喜歡的肉菜,很是挑食,看到白菜粉絲之類的素菜,一筷子都不動,體型已經明顯偏胖了。自從學校開展光盤行動以來,因為天天在學校剩菜,老師幾次和天天媽媽溝通,希望家長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 在天天家里,一直是姥爺掌廚。老人心疼孩子,可著孩子喜歡的菜做,并不懂得什么葷素營養搭配。自從天天媽媽開始計算每餐的營養成分攝入量,尤其是特意對天天的飯菜進行稱重計算后,不僅天天意識到了自己吃肉太多,默默嘗試吃一點素菜,天天的姥爺也逐漸感受到孩子之前的營養攝入確實不夠均衡,改變了以往和天天媽媽相反的態度,加入到督促天天葷素搭配、健康飲食的行動中。 “天天就是從小太受寵愛,沒能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在天天媽媽看來,現在開始家庭食育教育,即使不能讓天天減重、不挑食,至少可以讓孩子和家人形成節約糧食、合理膳食的觀念,把健康的飲食觀念傳遞給下一代。 和天天不同,5歲半的浩浩吃嘛嘛香,不挑食,不剩飯,自己吃飯也會吃個精光。“我們家人從來不剩飯,平時做菜也注意葷素搭配,飯后也會吃點水果和酸奶。”浩浩舅舅覺得,小孩子的飲食習慣是從小培養的,尤其是越小的孩子,越是不挑食。如果總是“孩子不想吃就別吃了”,這樣的教育方式肯定不行。只有家里人都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孩子從小就沒有挑食、剩飯的概念,長大后吃飯光盤也就自然而然了”。 食育與餐飲浪費 關系密切
所謂食育,其實就是營養健康教育。不良飲食習慣和食育教育缺失是造成食物浪費的主要原因。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學生營養室副主任張倩介紹,食育有著豐富的內涵,食物的來源、制作、營養價值,食物和健康之間的關系,以及飲食文化和禮儀等。“讓孩子懂得食物和營養健康方方面面的事,是非常有助于減少食物浪費的。” 張倩表示,營養健康教育和減少浪費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是減少食物浪費的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張倩多次參加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現場調研時,總有校長反饋說,“營養健康教育宣講一次,孩子們食物浪費就少一陣。一旦放松宣傳,孩子們挑食、浪費等壞習慣就又慢慢回來了。而再教育一次,效果就會再好一點,總是這樣循環”。實地探訪的經驗,進一步加深了張倩對各地學校營養健康教育的堅持和認同。 加強食育教育,減少餐飲浪費,是當前各大學校做好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如何更好地落實光盤行動,培養學生健康的飲食習慣呢?張倩給出了以下建議。 首先,從學校層面來講,可以開設系統的營養健康課程,在普及營養健康知識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參與一些勞動教育,“比如在小菜園體會菠菜是怎么一點點長出來的,去廚房幫廚,體會洗菜做飯的過程等,在勞動中了解營養健康知識,減少餐飲浪費”。 其次,從家長角度來講,家長也要主動了解營養健康知識,學習基本的營養搭配方法,通過帶孩子買菜、采摘等,從小培養孩子勤儉節約,均衡飲食的好習慣。“有的孩子可能挑食,比如不愛吃茄子,但如果是和家長一起親手采摘的茄子,就很可能在家長的鼓勵下主動嘗一嘗,就不會對茄子那么排斥了。”結合自己作為家長,改變自家孩子挑食的經驗,張倩這樣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