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自然本真、和諧生長”的食育理念,立足幼兒園食育的“現實困境”,在“立德樹人”視域下,積極探索生態式“食耕”、體驗式“食作”、科學式“食養”、浸潤式“食禮”的食育實施路徑,以期為幼兒園食育提供一種思路。
“食育”一詞,最早于1896年由日本著名的養生學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養生法》中提出:“體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教育的核心是怎樣看待飲食”,“懂得餐桌上的食物是怎樣來的和怎樣做的”。我國學者陳景民、鄭思思在《日本<食育基本法>對我國的啟示》一文中指出:“食育是指以食物為載體或中介的教育形態,它不但關涉兒童的營養健康,還關注其健全人格的養成和文化的傳承,并具有規范個體行為、密切家庭情感、促進經濟發展等廣泛的社會功能,被視為是智育、體育、德育的基礎。”
那么,什么是“食育”呢?食育,不僅是關于“吃什么、怎么吃”的教育,還應該體現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讓其參與食物耕作的整個過程,在親身體驗中,培養孩子科學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完美品格,最終實現個體全面發展的全過程。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身體健康成長離不開營養合理、均衡的飲食。2001年5月,教育部、衛生部聯合頒布文件(衛疾控發﹝2001﹞120號)確定了“中國學生營養日”,讓大眾逐漸關注到青少年兒童的健康飲食問題。我們在實踐中也發現了以下幾點現實困境:
(一)幼兒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從孩子入園時家長填寫的健康飲食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到,部分孩子存在挑食、偏食情況,如不吃蘋果、不吃胡蘿卜、不吃蔬菜等等。在入園后的每日進餐中,老師們也觀察到這樣的情況,常常是老師們用盡各種辦法,才鼓勵孩子吃下一小口。
(二)幼兒對食物的認知偏差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飲食結構的多元,城市中“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成年人越來越多,孩子們更是缺少與食物的真實鏈接,不能分辨瓜果蔬菜,不知真正勞作過程中的辛苦。
(三)幼兒對傳統飲食文化的認同危機
據統計,60%以上3歲到17歲孩子每天都吃零食,97.3%的孩子有吃反式脂肪食品,對中國傳統飲食觀念、飲食禮儀、飲食文化認知缺位。
(四)幼兒肥胖、體弱等生長危機
根據我國第四次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全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間增長2倍,達5300萬;我園近三年入園時肥胖兒、體弱兒的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且存在兩極分化。
3~6歲是建立良好飲食習慣與健康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園開展食育已然刻不容緩。基于現實困境,在“立德樹人”視域下,我園積極探索幼兒園食育課程實施路徑和教育策略,育人為本,以食養德,以食養體,以食健體,以食知食,以食育美。
三
“立德樹人”視域下的幼兒園食育探索
深入理解“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根植園所“鮮活靈動,生命之綠”的校園文化特色主題,積極探尋“自然本真,和諧生長”的食育策略。
(一)生態式“食耕”教育,以食健體,以食知生長
充分利用幼兒園室內外環境,創設地面、墻面、管道、生態陽光棚(微型農科所)、班級種植角,打造立體、多元的種植空間;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之中,為孩子們打開一扇了解食物生長規律的大門。春種、秋收,感受四季變幻,將抽象的物候概念,在菜地里變成日常的場景,豐富食物認知,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讓生長過程在孩子們的身體里留下印記。
我們追隨孩子的興趣,引其親身的探知奧秘。如活動“瓜瓜成長記”,孩子通過長期的學習和親自照料,主動探知植物生長的奧秘,親身體驗播種到收獲帶來的快樂,和植物和諧生長,勞其體,健其身,豐富認知,收獲體驗。
(二)體驗式“食作”教育,以食知食,以食體悟生活
將親手采摘的食物制作成一道道美味佳肴,在端午節學著包粽子,在冬至試著包餃子……孩子們在探索食物制作的過程中,體悟自在生活的意義。
如“遇見蘑菇”活動中,孩子親手采摘,創意烹飪,了解知識,現場售賣,在動手操作中,感知食物的顏色、味道、形狀等,與食物建立真實的鏈接,增強食物辨別能力,萌發對食物的興趣。
讓“食作”走進幼兒的一日生活,成為游戲的內容,生發真實的問題,成就了有價值的教育。
(三)科學式“食養”教育,以食養體,以食助健康成長
我園設立了“食育工作室”“膳食管理委員會”,制定科學的膳食管理方案,全方位做好幼兒飲食健康管理。
一是合理膳食,制定幼兒“帶量食譜”。“幼兒園帶量食譜”是一份能滿足幼兒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需要而編制的每周平衡膳食的科學配方,包括食物種類、數量、用餐時間及烹調方法。通過平衡膳食能供給幼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保證幼兒每日營養素按比例攝入。發揮各種食物的營養效能,提高生理價值和吸收的利用率。量化到每個人,既不能供給不足造成營養不良,也不能供給過多造成營養過剩,引起肥胖及其它一些相關性疾病。
二是通過專業的營養分析軟件,檢驗優化食譜,為幼兒提供“全面、平衡、適量”的膳食配比。
三是精致養育:特殊體質幼兒膳食管理。我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兒童生長發育標準》,定期測量特殊兒童身高、體重,并進行分析、評價其生長發育情況,并提出相應護理措施;“食品安全管理員”“保健醫生”“班級教師”“幼兒家長”組成的膳食管理小組,有針對性定制個性化膳食、健康管理方案;保健醫生會到班與班級老師對身體有特殊情況幼兒逐一進行溝通,到食堂與管理人員溝通特殊幼兒情況,調整膳食搭配,針對食物過敏幼兒,食堂會提供不含過敏源食材的特殊餐食,以保證幼兒在園期間所需營養量達標;給特殊體質兒童家長開展講座,提高家長對特殊兒童的認知度和配合意識,制定護理計劃,得到家長認同并簽訂《家長告知書》;班級老師會指導生長發育偏差幼兒良好進餐,根據幼兒的體質情況增加中低強度、長時間、身體移動性的運動方式進行鍛煉,同時還配備體育健康鍛煉個人成長導師,進行個性化體質鍛煉。
科學的管理,合理的膳食、精致的養育,增強孩子們判斷和選擇健康食物的能力。如過敏體質的幼兒會自覺拒絕含“過敏源”食材的餐食;肥胖兒也有了自覺加強鍛煉的意識。
(四)浸潤式“食禮”教育,以食育美,傳承飲食文化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從懂禮、習禮、守禮、重禮四個方面來開展“食禮”教育。
懂禮:以繪本故事、音樂欣賞、角色游戲等形式,營造溫馨舒適的就餐環境,進行餐前菜品介紹,感恩食物,提高幼兒進餐興趣,進行傳統飲食習俗、飲食禮儀的思想啟蒙。
習禮:將“餐前洗手”“自主分餐”“餐后漱口”等良好的飲食習慣,于一日生活中,慢慢浸潤,慢慢習得。
守禮:家園一體,討論制定“細嚼慢咽”“安靜進餐”等文明“進餐公約”,如“長者先,幼者后”“對飲食,勿擇撿”“食適可,勿過擇”,將傳統的飲食習慣符號化、儀式化,內化為個人良好素養。
重禮:植根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飲食、傳統飲食文化的飲食習俗,端午食粽、中秋食月餅、清明食粑粑、過年食餃子、元宵食湯圓,實現傳統文化與食育的共生、共育。
如《神奇的東方樹葉》活動中,圍繞中國茶文化,開展班級茶會,孩子們參與茶會的布置、邀請卡的制作,盛情邀請老師。茶會當天,著盛裝、習茶藝、學茶禮,品茶趣,以期在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一顆文化自信的種子。
四
對“立德樹人”視域下的幼兒園食育的實踐反思
“自然本真,和諧生長”的食育實踐,植根于我園“鮮活靈動,生命之綠”的園所文化,得益于我園“自然、生態、童趣”的游戲環境,生長于我園“創造、探索、生成式”的課程理念,多年來的不斷探索,產生了積極意義:一方面建構了幼兒園食育的實踐路徑,促進了幼兒對“食”的認知、操作、情感態度、文化禮儀的全面發展,傳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的飲食文化。另一方面,產生了廣泛的輻射引領作用,案例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學前教育聯合研討會暨綿陽市幼教聯盟幼兒健康優質案例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對口幫扶、偏遠山區的幼兒園進行主題分享。
立德樹人,五育并舉。我園的“自然本真,和諧生長”食育探索,從“泥土”到“食材”,從“食材”到“食物”,從“食物”到“食育”,由“食”而達“育”,集德智體美勞于一體,讓孩子們于生活中、于游戲里,探究食育的本源,追尋生命的本真,和諧而靈動地生長。(撰稿人:馮 萍,管小蕓,安 敏,賈朝霞,張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