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掘非洲本土食物,實現可持續農業復興
適應非洲當地環境的作物曾經是非洲大陸多元文化和美食傳統的核心代表,現如今已經慢慢淡出人們視線。在世界應對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環境可持續性等緊迫挑戰之際,重新聚焦這些作物意義深遠。
非洲美食富于生物多樣性,傳統深厚,猶如絢麗多姿的織錦,其背后卻蘊藏著被遺忘的食物寶庫。適應非洲當地環境的作物曾經是非洲大陸多元文化的核心代表,在世界應對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環境可持續性等緊迫挑戰之際,重新聚焦這些作物意義深遠。
非洲農業有待發掘的潛力巨大,足以令非洲大陸的社會經濟面貌煥然一新。非洲氣候多樣,土壤肥沃,其豐富的本地作物不僅具有營養價值,也是可持續生態環境的得力助手。
在全球糧食體系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非洲大陸躊躇滿志,致力于重振農業遺產雄風,同時繪制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全面推進人力資本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工業增長、結構轉型和保護生態系統。
為此,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和非洲農業研究論壇(FARA)聯合編寫《集結非洲美食遺珍,實現更好營養》以及配套的《非洲美食遺珍匯編》,收錄百種本地食物,助力解鎖可持續和有韌性的食物做法。
糧農組織駐非洲區域辦事處高級糧食和營養官員MphumuziSukati表示:“《匯編》清單無法實現面面俱到,我們在遴選時一方面考慮特定作物的地理適應能力及其潛在的覆蓋范圍,同時結合現有的營養信息,兼顧體現其營養價值。”
這些食物的意義遠不止于其營養價值。食物維系文化認同,鑄就社區紐帶,更是祖先智慧的生動表達。
傳統菜肴及其烹飪食材蘊含深意,背后的動人故事代代相傳。
糧農組織攜手非洲農業研究論壇編錄猴面包果和福尼奧米等百種本土食物,助力解鎖可持續和有韌性的食物做法。
在百余種被遺忘的食物清單中,有兩種福尼奧米,這是一類營養極其豐富的谷物,在整個西非地區從塞內加爾至乍得都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白色福尼奧米在貧瘠的土壤條件下仍能茁壯生長,更以生長周期短而聞名,而黑色福尼奧米的主要種植區分布在尼日利亞以及多哥和貝寧的北部地區。福尼奧米的烹飪方式極其多樣:米粒可以像粗麥粉一樣作為主食烹飪,也可磨粉做面包,或用于制作濃粥和稀粥。整顆米粒還可以像爆米花一樣爆開。
《匯編》中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物種是猴面包果,源自被馬達加斯加人譽為“生命之樹”的猴面包樹。猴面包樹外觀奇異雄偉,阿拉伯傳說稱“魔鬼拔起了猴面包樹,將其樹枝倒插入泥土,任其根莖留在空中。”
猴面包樹因壽命極長而備受尊崇,有些個體壽命可達上千年。猴面包樹遍布非洲大陸的干旱地區,自古就充滿神話色彩,營養價值出類拔萃。猴面包樹果實富含維生素A、抗氧化劑和可溶性纖維,且食用方式豐富多樣,既可作為零食干吃,也可以與牛奶混合制成營養豐富的粥,為視力、免疫健康和消化提供必需的營養素。
如今在非洲大陸的許多地方,人們轉向種植經濟作物,采用集約化耕作方法,導致傳統農業遺產邊緣化。農業景觀改頭換面的同時,社區的社會結構也隨之變遷。傳統上,非洲農業是一項集體活動,通常由婦女掌握的農業知識對于種植各類作物至關重要。
重新引進適應非洲土壤和氣候條件的作物,向恢復生態平衡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此類作物抵御當地病蟲害的能力與生俱來,與其原生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充分適配,與進口作物相比,所需的農業投入更少。
通過種植此類作物,農民可以減少對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依賴,增強生物多樣性并維持土壤健康。
復興傳統食物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更關乎保存遺產、保護環境和為社區賦能。
重新發現非洲傳統食物的轉型道路與促進當地食物貿易的方向保持一致。通過這一重大轉型,在從播種到收獲和消費的全價值鏈上,社區可以全盤掌握自己農業糧食體系的命脈。
貿易可以培育新的商業機會,增加產量和附加值,打開新市場,因此著力貿易環節對于保障糧食安全至關重要,易受市場波動和氣候影響的地區尤其應當引以為重。
從被遺忘的食物重新在熙熙攘攘的當地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到將其烹飪成美味佳肴,在香氣四溢的廚房登場亮相,復興傳統食物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更關乎保存遺產、保護環境和為社區賦能。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文化保護、糧食安全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目標交織呈現。
糧農組織和非洲農業研究論壇通過編寫《匯編》等一系列舉措,不僅為這場運動投入資源,更為其注入能量。非洲的農業糧食系統正面臨重大機遇。非洲大陸復興和弘揚美食傳統,不僅是回首過往,更是鋪就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通向繁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