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書城匯泉講堂的分享稿
我是青島人,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出生在四方,一直在青島讀到大學,然后跑去廈門做了一年廚師,再去廣州做了三年兒童閱讀推廣,也就是給教育匱乏的地區開圖書館,給孩子上閱讀啟蒙課。
當然這個教育匱乏的地區也包括廣州市區里面,在那些以制衣為生的外省戶籍人口占據的村子里,我開了一家社區圖書館。在那個圖書館里,從附近幾個公辦、民辦小學的孩子都會放學來看書,但也總是在懷里揣著點各種琳瑯滿目,你總也分不清是什么的零食。
出于擔心這些食物的安全及其異味帶來的在館閱讀體驗下降問題,我禁止了他們在圖書館里吃零食。他們倒也聽話,再也不在圖書館里吃零食了,而是在門口吃完了再進來。
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他們缺少的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有在生活中如何照顧好自己。恰逢回到青島,重新計劃自己要做的事。這一邊是觀察到的生活教育的缺失,另一邊是從小我爸爸對食物的熱愛。
沒錯,我爸爸是一個非常喜歡烹飪的人。據他說從小就喜歡站在廚師邊上看怎么做飯,我從小到大家里的大宴小席也都是我爸下廚做飯。
他有兩個愛好,一個是在廚房里給我講今天這個食材有什么,從哪來,是不是最好吃的時候,怎么做最好吃。經常是我背著手站在他邊上,他手里不停下的做,嘴里也不停下的講,還有鍋里不停變換的各種香味。另一個愛好就是端出他得意的作品后,總是要讓大家品評一番,然后這個時候當然少不了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再加上我被他影響也都做過廚師,就想著中國人講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少不了吃。要不就食物加教育,做這個食物教育我看行。當時還挺得意,發明了一個新概念。結果去網上一搜,國外做這個食育,卻已經做了幾十年。
雖說國外做了幾十年,但看看這過程和中國當下的狀態也并不二致。
隨著社會的發展,食物的供給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發生了數量級的飛躍。原本吃不飽、選擇少的境地,變成了隨便吃、種類繁多的現狀。但人們的觀念并沒有這么快產生變化,甚至當這個過程在短短幾代人完成后,爺爺、爸爸、兒子對于食物的感受和經歷變成最大的食物觀念的代溝。
而且在食物供給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并不是一開始就是遵從健康、安全的準則,而是與其他行業也并無二致的爆發式增長,食物安全問題頻發。
除此之外,這個過程也伴隨著全球化的過程,越來越多國家的飲食傳統,被以北美的漢堡、薯條、可樂為代表的快餐文化所侵蝕,原本的飲食文化岌岌可危。
所以食育與其說是一個舶來品,不如說是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食物工業的發展把人對于食物理念的發展遠遠的甩在了身后,我們不得不做出應對。但從中國本身的傳統文化來看,我們不僅僅可以應對,這也恰恰是一個機會。通過食物連通我們所生存的土地、所生活的文化,成為建立我們家庭文化源源不斷的泉眼,成為支持孩子長大成人的生活智慧。
出于擔心這些食物的安全及其異味帶來的在館閱讀體驗下降問題,我禁止了他們在圖書館里吃零食。他們倒也聽話,再也不在圖書館里吃零食了,而是在門口吃完了再進來。
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他們缺少的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有在生活中如何照顧好自己。恰逢回到青島,重新計劃自己要做的事。這一邊是觀察到的生活教育的缺失,另一邊是從小我爸爸對食物的熱愛。
沒錯,我爸爸是一個非常喜歡烹飪的人。據他說從小就喜歡站在廚師邊上看怎么做飯,我從小到大家里的大宴小席也都是我爸下廚做飯。
他有兩個愛好,一個是在廚房里給我講今天這個食材有什么,從哪來,是不是最好吃的時候,怎么做最好吃。經常是我背著手站在他邊上,他手里不停下的做,嘴里也不停下的講,還有鍋里不停變換的各種香味。另一個愛好就是端出他得意的作品后,總是要讓大家品評一番,然后這個時候當然少不了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再加上我被他影響也都做過廚師,就想著中國人講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少不了吃。要不就食物加教育,做這個食物教育我看行。當時還挺得意,發明了一個新概念。結果去網上一搜,國外做這個食育,卻已經做了幾十年。
雖說國外做了幾十年,但看看這過程和中國當下的狀態也并不二致。
隨著社會的發展,食物的供給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發生了數量級的飛躍。原本吃不飽、選擇少的境地,變成了隨便吃、種類繁多的現狀。但人們的觀念并沒有這么快產生變化,甚至當這個過程在短短幾代人完成后,爺爺、爸爸、兒子對于食物的感受和經歷變成最大的食物觀念的代溝。
而且在食物供給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并不是一開始就是遵從健康、安全的準則,而是與其他行業也并無二致的爆發式增長,食物安全問題頻發。
除此之外,這個過程也伴隨著全球化的過程,越來越多國家的飲食傳統,被以北美的漢堡、薯條、可樂為代表的快餐文化所侵蝕,原本的飲食文化岌岌可危。
所以食育與其說是一個舶來品,不如說是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食物工業的發展把人對于食物理念的發展遠遠的甩在了身后,我們不得不做出應對。但從中國本身的傳統文化來看,我們不僅僅可以應對,這也恰恰是一個機會。通過食物連通我們所生存的土地、所生活的文化,成為建立我們家庭文化源源不斷的泉眼,成為支持孩子長大成人的生活智慧。
那食育到底是什么?它和食物之間有著怎么樣的關系呢?那我們先看看今天食物在流通的場景,無外乎種植采集、消費購買、加工烹飪、食用進餐、廢物利用這五個過程,而食物本身的流通過程也對應著食物在我們具體生活中出現的場景,也就是農場種植、菜市買賣、廚房做菜、餐廳用餐、食物垃圾桶這五個場景。
所以這一方面可以看出食物本身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最終食物垃圾可以通過堆肥等生物分解的方式變成營養回到我們的自然循環中。
而另一方面也能看到食物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的相關,除了我們城市中的居民可能很少去農場或其他食物生產的場地以外,其他的場景近乎每天我們都要去經歷,甚至這五個場景中,有三個場景就在我們自己的家中,足以見得食物與我們生活關系之密切。
那這樣密切的關系其實在今天很難被注意,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是不是在生活中關于食物的部分是最容易被放棄掉的。比如今天起晚了,可能早飯就沒辦法好好吃了。那這上午如果工作壓力太大,說不定這午餐也變得沒有胃口。而如果今天工作、學習、生活上再出點什么意外,可能各種加班到晚上,晚餐也自然而然被拋之腦后。那這樣的選擇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問題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所以這一方面可以看出食物本身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最終食物垃圾可以通過堆肥等生物分解的方式變成營養回到我們的自然循環中。
而另一方面也能看到食物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的相關,除了我們城市中的居民可能很少去農場或其他食物生產的場地以外,其他的場景近乎每天我們都要去經歷,甚至這五個場景中,有三個場景就在我們自己的家中,足以見得食物與我們生活關系之密切。
那這樣密切的關系其實在今天很難被注意,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是不是在生活中關于食物的部分是最容易被放棄掉的。比如今天起晚了,可能早飯就沒辦法好好吃了。那這上午如果工作壓力太大,說不定這午餐也變得沒有胃口。而如果今天工作、學習、生活上再出點什么意外,可能各種加班到晚上,晚餐也自然而然被拋之腦后。那這樣的選擇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問題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我經常說一句話,叫做無論你有沒有意識到食育這個事,但我們每一個人每頓飯都在被食物教育著。對應著食物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五個場景,實際上會給我們的生活與成長諸多啟示。
比如農場種植的過程,能讓我們反思人與自然之間應當如何相處,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城市的孩子更多的讓我們擔心自然缺失的問題。比如菜市上買賣的過程,是濃縮著人與人交流與交易的過程,其中既流淌著人情世故,又有著博弈策略,既是食物的博物館,又是社會的濃縮地。
比如廚房做菜的事,也是人與食物關系的事,食物之間如何調配,美味之中如何構建,適合我的食物如何烹飪等等,都是一個個在教會給我們食物選擇這個事上金子般的問題。比如餐廳用餐,與其說吃食物,不如說吃文化,一家之禮儀,一地之風俗,盡在餐桌方寸之間,盡在觥籌交錯,桌上人的談話交流之中。
比如食物垃圾,雖然我們稱之為垃圾,但不得不說這恰恰是在我們上個世紀線性思維帶來的余孽,自然是一個循環的過程,任何產生于自然的東西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去處與歸宿,而這個過程不是一個死亡的過程,反而是新生的開始,而對待食物垃圾的態度中恰恰反映著我們對于自然循環的理解。
所以食物這個看起來簡單的東西,所埋藏的東西遠遠比我們想象的多。也恰恰是這個原因,食物變成我們人類智慧結晶最好的載體,與人類在互相馴化的過程中與人類共生了成千上萬年。而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里,從地里長出了不同的食物,當然其基于當地食物的食育本身也變得千姿百態。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幾個不同地區的食育行動,讓我們看看食物在不同的土地里都長出了什么樣。
比如農場種植的過程,能讓我們反思人與自然之間應當如何相處,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城市的孩子更多的讓我們擔心自然缺失的問題。比如菜市上買賣的過程,是濃縮著人與人交流與交易的過程,其中既流淌著人情世故,又有著博弈策略,既是食物的博物館,又是社會的濃縮地。
比如廚房做菜的事,也是人與食物關系的事,食物之間如何調配,美味之中如何構建,適合我的食物如何烹飪等等,都是一個個在教會給我們食物選擇這個事上金子般的問題。比如餐廳用餐,與其說吃食物,不如說吃文化,一家之禮儀,一地之風俗,盡在餐桌方寸之間,盡在觥籌交錯,桌上人的談話交流之中。
比如食物垃圾,雖然我們稱之為垃圾,但不得不說這恰恰是在我們上個世紀線性思維帶來的余孽,自然是一個循環的過程,任何產生于自然的東西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去處與歸宿,而這個過程不是一個死亡的過程,反而是新生的開始,而對待食物垃圾的態度中恰恰反映著我們對于自然循環的理解。
所以食物這個看起來簡單的東西,所埋藏的東西遠遠比我們想象的多。也恰恰是這個原因,食物變成我們人類智慧結晶最好的載體,與人類在互相馴化的過程中與人類共生了成千上萬年。而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里,從地里長出了不同的食物,當然其基于當地食物的食育本身也變得千姿百態。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幾個不同地區的食育行動,讓我們看看食物在不同的土地里都長出了什么樣。
為生而食計劃,其前身早在2003年開始,至今已經推動英國立法在其中小學普及種植與烹飪課堂。可食校園計劃則可以追溯到更早的1995年,在美國這個快餐文化四溢的本土,依然生長了出了對抗這樣文化的行動。而我們的鄰居日本,則在2005國家立法《食育基本法》,全國按照五年一計劃的形式推動食育在全國的落實,現在我們經常看到的日本孩子幫廚的視頻,也基本來自于這個法推行所覆蓋的學校幼兒園。
這些在做的食育行動,我想可以給我們很多很好的借鑒。在這些行動中當然具體的做法非常的復雜,但我們可以從他們分別覺得食育為什么如此重要中,找到對我們的啟示。
這些在做的食育行動,我想可以給我們很多很好的借鑒。在這些行動中當然具體的做法非常的復雜,但我們可以從他們分別覺得食育為什么如此重要中,找到對我們的啟示。
首先是英國的為生而食計劃,他們提到了對食育的三個重要的觀點,分別是:
- 當孩子學會了烹飪,他自己就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食物,也會知道怎么吃最好;
- 食物教育交給我們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技能,其堪比語文數學;
- 孩子參加種植培育水果和蔬菜會讓孩子更喜歡吃他們。
我們一個一個看,首先擇食能力。我們當下時代發展最快的事之一,就是超市里各種食物商品的翻新上架的速度,且不說這些食物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食物,多少是工業流程所生產出來的像是食物的商品。單就是在如此多樣的品種中選擇適合自己身體食物的能力,就是活在當下必不可少的一個技能。
而第二點這個生活技能,就是指的食物教育背后的種植與烹飪的技能,為什么這兩點如此的重要,甚至重要到堪比我們公認的語文數學,我覺得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一個會種植與烹飪的人,可以成為一個能照顧好自己的人,而照顧好自己才能發揮出那些自己身上的聰明才智,成就一番事業。
最后一點這個喜愛蔬果,其實我不用多言,現在我們在孩子養育過程中最大的焦慮之一就是兒童挑食。我見過喜歡吃大魚大肉的,也見過喜歡吃蛋糕巧克力的,但還沒見過只吃蔬菜吃到撐的孩子。所以挑食變成了一個我們當下養育孩子過程中都頭疼的問題,但我想說這并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一個選擇食物的結果。
比起不好吃的蔬菜,我更樂意挑選香脆的炸雞和甜美的蛋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除非我和白菜之間有著更多的故事和秘密。原因和結果顯而易見,問題不是挑食,而是我們的孩子離食物太遠了。
美國的學?;▓@計劃,認為食育有四個重要的作用,分別是:
- 食物從哪來;
- 真正的食物的味道;
- 如何以環境友好的方式種植和收獲新鮮的農產品;
- 如何通過食物連接文化與社區。
知食,就是知道食物是什么從哪里來,而不要鬧出認為食物是從超市里長出來的這樣的笑話??赡芎芏嗉议L會覺得很可笑,但你今晚可以回去問問你的孩子,看看他會怎么回答。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分五谷也是中國傳統食育中最基本的要求。
感食,也就是知道食物真正的味道,這點為什么重要,可以舉兩個例子予以佐證。一個就是法國的食育,從1950開始推動的食育的五感教育關注的重點,就是要讓孩子學會運用感官去感受食物的味道,這既包括舌頭、鼻子所承載的味道、香味的感受,也包括了我們大腦對于我們一個概念的認識過程,這已經成了食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而另外是最近看到的一個科研報告,說肥胖的人在同樣的食物所獲得的滿足感低于瘦的人,而且這可能是肥胖的人之所以吃更多的食物的原因而非結果——為了獲得同等的滿足感需要更多的食物。足以見得食物味道對于我們食物選擇的重要意義。
然后是環境友好,這個可以剛開始接觸食育的人會有點奇怪,我和食物之間,和環境有啥關系。但這背后的其實有著簡單清晰的邏輯,健康的食物只能從健康的環境中得來,安全的食物也只能從安全的環境中得來。
當我們自己一手在污染環境,在選擇高毒的種植方式,在選擇高污染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我們卻向自然索取著健康與安全的食物,這不是一個可笑的悖論么?
而最后與社區與本地文化的聯系來說,我想沒有誰比我們中國人更有發言權。從傳統的鄉村里的各種習俗中的宴請鄉親、擺桌鄰里,到各種節日慶典、紅白喜事,我們都少不了要請大家吃頓飯。吃頓飯本身即是一個共食的文化認同的過程,又是一個不同家庭文化之間交流與碰撞的過程。
而今天城市社區,如果你們的小區有鄰里節,你可能真正會參加的,只有晚上那個在廣場上,還要自己帶個菜去吃的長桌百家宴了。為什么?因為這也是我們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印記,共餐與人際關系,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系。
日本05年立法食育基礎法,開頭是用了三句話描述食育的重要性:
- 為了讓孩子們培養豐富的人性,掌握生存下去的力量,食物比什么都重要;
- 食物的教育,是人活下去的基本需求,是比起知識、道德、身體的教育來說更基礎的東西;
- 只有通過各種各樣的經驗學會了食物的相關知識和選擇食物的能力,才能實現健康的飲食生活,并最終養育成人。
有一句國外的關于食物的諺語,叫你即你所食,就是你吃了什么,就是什么東西組成的你。我們選擇的每一種食物,是冰冷無情的,還是充滿家庭溫暖的,其實對于吃的人而言清晰可見。每天在溫暖的人性中滋養長大的孩子,才能長成一個有著豐富人性的人。
第二點食育是基礎教育,比我們經常說的德智體美勞還要基礎的教育。因為一個能照顧好自己身體的人,才能去發展他的德智體美勞。如果一個不能照顧好自己身體的人,那么即使一味的去發展這些,也終究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最后是養育成人,我覺得當下這個時代,我們太多的人都把重點放在了前兩個字上。
養育,就是如何喂養、如何教導,但孩子最后成人了么?當今有個流行詞叫巨嬰,就是特指那些生理年齡已經成年,但心理還像是嬰孩的成年人。只有能學會了食物的相關知識和為自己選擇食物的能力,才能實現健康的飲食生活,并最終養育成人。這也是我見到過最樸素的最簡單的成人之路。但在當下卻也已經是太多人做不到的要求。
給大家展示不同食育行動對食育的評價,恰恰是希望大家看到食物并不像其看起來那么簡單。食物是一個基本問題,食物背后隱藏著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科學屬性、藝術屬性等等。當然之所以食育對我們的家庭教育來說如此的重要,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著生活屬性。
生活屬性讓食育離開生活就會變得失去生命力。所以我認為比起學校,食育更重要的場域是家庭和社區。而食育的理念本身,也能更好的支持我們去構建自己的家庭教育,給孩子更好的支持。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而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是一個意思么?我覺得不是,我覺得生活即教育強調的是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教育的場域,我們可以在生活的場域中生活,也可以在生活的場域中學習。而教育即生活,則是強調教育與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本身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有學習的生活才是完整的生活,沒有學習的生活本身就是有缺失的。
聽完這些講述,我想你對食育已經有個一個大致的概念。也希望通過食育背后的關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食物、人與文化、自然循環的思考,能在種花、買菜、做飯、吃飯、倒垃圾里影響你,最終能帶給先給你自己帶來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