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海南省國民營養計劃
(2018-2030年)實施方案的通知
關于印發海南省國民營養計劃
(2018-2030年)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海南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9月12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18年9月12日
(此件主動公開)
海南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發〔2018〕12號)精神,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7〕60號)要求,科學系統推進國民營養健康工作和健康海南建設,切實提高我省居民營養健康水平,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到2020年,營養工作制度基本健全,全省營養工作體系逐步完善,基層營養工作得到加強;食物營養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傳統食養服務日益豐富;營養健康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重點人群營養不良狀況明顯改善,吃動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普及,居民營養健康素養得到明顯提高。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1.降低人群貧血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控制在12%以下;孕婦貧血率下降至15%以下;老年人群貧血率下降至10%以下;貧困地區人群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
2.孕婦葉酸缺乏率控制在5%以下;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60%以上;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控制在7%以下。
3.農村中小學生的生長遲緩率保持在5%以下,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升趨勢減緩。
4.提高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
5.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0%。
(二)到2030年,營養工作體系更加完善,食物營養健康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傳統食養服務更加豐富,“互聯網+營養健康”的智能化應用普遍推廣,居民營養健康素養進一步提高,營養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實現以下目標:
1.進一步降低重點人群貧血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和孕婦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
2.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下降至5%以下;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提高10%。
3.進一步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
4.進一步提高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
5.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繼續提高10%。
6.全省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營養工作能力。
制定并完善我省營養健康相關政策,研究建立省、市縣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開展營養健康法規、政策、標準等的技術咨詢和指導。推動省部級營養專項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提升營養科研能力。加強營養人才培訓,強化營養人才的專業教育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民政廳、省教育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營養和食品安全的監測與評估。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開展人群營養狀況、食物消費狀況、食物成分監測、人群營養健康狀況評價、食物營養價值評價,以及膳食營養素攝入、污染物等有害物質暴露的風險-受益評估。持續開展人群尿碘、水碘、鹽碘監測,以及重點食物中的碘調查,逐步擴大覆蓋地區和人群,建立居民碘營養狀況數據庫。按照國家差異化碘干預措施,實施精準補碘。(省衛生計生委、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
創建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省和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全面推行標準化、清潔化農業生產。加大力度推進營養型優質食用農產品生產。提升優質農產品的營養水平,將“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在同類農產品中總體占比提高至80%以上。加強營養型農產品推廣,促進優質食用農產品的營養升級擴版,推動貧困地區安全、營養的農產品走出去。(省農業廳、省科技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扶貧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規范指導滿足不同需求的食物營養健康產業發展。開發利用我省特色農產品資源,著力發展保健食品、營養強化食品、雙蛋白食物等新型營養健康食品。強化集中供餐單位的營養管理,鼓勵特殊用途配方食品企業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農業廳、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省衛生計生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開展健康烹飪模式與營養均衡配餐的示范推廣。積極參與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范基地創建工作,開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廳建設,推廣健康烹飪模式與營養均衡配餐。(省農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大營養主食、雙蛋白工程等重大項目實施力度。開展營養主食的示范引導,以優質動物、植物蛋白為主要營養基料,開展雙蛋白工程重點產品的轉化推廣。(省衛生計生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快食品加工營養化轉型。鼓勵開展加工食品中油、鹽、糖用量及其與健康的相關性研究。提出食品加工工藝營養化改造路徑,集成降低營養損耗和避免有毒有害物質產生的技術體系。(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農業廳、省衛生計生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大力發展傳統食養服務。
加強傳統食養指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引導養成符合我省不同地區飲食特點的食養習慣。通過多種形式促進傳統食養知識傳播,推動傳統食養與現代營養學、體育健身與養老養生等有效融合。開展針對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及慢性病人群的食養指導。(省衛生計生委、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開展傳統養生食材監測評價。建立傳統養生食材監測和評價制度,開展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監測及安全性評價。篩選一批具有一定使用歷史和實證依據的傳統食材和配伍,對其養生作用進行實證研究。大力開發藥食同源保健型南藥產品,深入挖掘苦丁茶、靈芝、石斛、牛大力、諾麗等海南特色產品。推進傳統食養產品的研發以及產業升級換代。將現代食品加工工業與傳統食養產品、配方等相結合,推動產品、配方標準化,推進產業規模化,形成一批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較大的食養產品。(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衛生計生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營養健康基礎數據共享利用。
大力推動營養健康數據互通共享。加強營養與健康信息化建設,完善食物成分與人群健康監測信息系統。協同共享環境、農業、食品藥品、醫療、教育、體育等信息數據資源,積極推動“互聯網+營養健康”服務和促進大數據應用試點示范。全面深化數據分析和智能應用,建立營養健康數據資源目錄體系,開展數據分析應用場景研究,推動整合型大數據驅動的服務體系。大力開展信息惠民服務,發展匯聚營養、運動和健康信息的可穿戴設備、移動終端(APP),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前沿技術與營養健康融合發展,開發個性化、差異化的營養健康電子化產品。(省衛生計生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省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質監局、省教育廳、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普及營養健康知識。
提升營養健康科普信息供給和傳播能力,全面普及膳食營養健康知識,引導居民形成科學合理的膳食習慣。創新科普信息的表達形式,拓展傳播渠道,建立免費共享的國民營養、食品安全科普平臺。采用多種傳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準地將科普信息傳播到目標人群。加強營養、食品安全科普隊伍建設。發揮媒體的積極作用,堅決反對偽科學,依法打擊和處置各種形式的謠言,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營養宣傳,避免營養信息誤導。(省衛生計生委、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省教育廳、省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常態化。以全民營養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5·20”全國學生營養日、“5·15”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等為契機,大力開展科普宣教活動,帶動宣教活動常態化。推動將國民營養、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納入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考核指標。建立營養、食品安全科普示范工作場所,定期開展科普宣傳的效果評價。開展輿情監測,回應社會關注,合理引導輿論,為公眾解疑釋惑。(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省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重大行動
(一)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
開展孕前和孕產期營養評價與膳食指導。推進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對孕婦進行營養指導,將營養評價和膳食指導納入孕前和孕期檢查。開展孕產婦的營養篩查和干預,降低低出生體重兒和巨大兒出生率。建立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咨詢平臺。(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實施婦幼人群營養干預計劃。繼續推進農村婦女補充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項目,積極引導圍孕期婦女加強含葉酸、鐵在內的多種微量營養素補充,降低孕婦貧血率,預防兒童營養缺乏。在合理膳食基礎上,推動開展孕婦營養包干預項目。(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倡導科學喂養。進一步完善母乳喂養保障制度,改善母乳喂養環境,創造條件設立母嬰室。宣傳引導合理輔食喂養,加強對嬰幼兒腹瀉、營養不良病例的監測預警,研究制定并實施嬰幼兒食源性疾病(腹瀉等)的防控策略。(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提高嬰幼兒食品質量與安全水平,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嬰幼兒配方食品及輔助食品營養成分和重點污染物監測,持續提升嬰幼兒配方食品和輔助食品質量。(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學生營養改善行動。
指導學生營養就餐。因地制宜制定滿足不同年齡段在校學生營養需求的食譜指南,制定并實施集體供餐單位營養操作規范,逐步推動我省中小學生營養配餐工作。(牽頭單位:省教育廳,配合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衛生計生委)
加強學生營養健康教育和超重、肥胖干預。推動中小學加強營養健康教育,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和對校園及周邊食物售賣的管理。開展對學生超重、肥胖情況的監測與評價,分析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影響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綜合干預措施。開展針對學生的“運動+營養”的體重管理和干預策略。(牽頭單位:省教育廳,配合單位: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衛生計生委)
(三)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
開展老年人群的營養狀況監測、篩查與評價工作并形成區域示范,逐步覆蓋我省80%以上老年人群,基本掌握我省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狀況。對低體重高齡老人進行專項營養干預。建立滿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的營養改善措施,促進“健康老齡化”。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養老人群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導。指導醫院、社區食堂、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機構營養配餐。(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民政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建立老年人群健康管理與照護制度。逐步將老年人群健康狀況納入居民健康檔案,在家庭保健服務中納入營養工作內容。推進多部門協作機制,實現營養工作與醫養結合服務內容的有效銜接。(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四)臨床營養行動。
加強臨床營養科室建設,到2030年,全省三級以上綜合醫院全部設立臨床營養科室,鼓勵具備條件的二級綜合醫院設立臨床營養科室,使臨床營養師和床位比例達到1:150。組建營養支持團隊,開展營養治療,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建立以營養篩查-評價-診斷-治療為基礎的規范化臨床營養治療路徑,依據營養階梯治療原則對營養不良的住院患者進行營養治療,并定期對其效果開展評價。(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推動營養相關慢性病的營養防治。對營養相關慢性病的住院患者開展營養評價工作,實施分類指導治療。建立從醫院、社區到家庭的營養相關慢性病患者長期營養管理模式,開展營養分級治療。加強醫護人員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療膳食規范化應用相關知識培訓。(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五)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行動。
將營養干預納入健康扶貧工作。試點開展各類人群營養健康狀況、食物消費模式、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和污染物監測。因地制宜制定膳食營養指導方案,開展區域性的精準分類指導和宣傳教育。(省衛生計生委、省扶貧辦、省農業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實施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營養干預。在全省農村開展“國奶扶貧工程”項目,改善嬰幼兒營養狀況,從源頭上降低嬰幼兒營養不良及疾病的發生。繼續推進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逐步覆蓋我省貧困地區。鼓勵貧困地區學校開展合理配餐,改善學生在校就餐條件。(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扶貧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貧困地區食源性疾病監測與防控,重點加強腹瀉監測及溯源調查,掌握食品污染來源、傳播途徑,減少因食源性疾病導致的營養缺乏。(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六)吃動平衡行動。
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緊密結合衛生城市、健康城市、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和健康促進縣(區)等建設工作,積極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廣泛開展以“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為重點的專項行動。推廣應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導日常飲食,控制食鹽攝入量,逐步量化用鹽用油,同時減少隱性鹽攝入。宣傳和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加強運動健身環境建設,推行全民健身行動。培養運動健身習慣,加強個人體重管理,對成人超重、肥胖者進行飲食和運動干預。(省衛生計生委、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提高運動人群營養支持能力和效果。建立運動人群營養網絡信息服務平臺,構建運動營養處方庫,推進運動人群精準營養指導,降低運動損傷風險。(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積極推進體醫融合發展。利用環島自行車賽、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等賽事項目,以及國家奧運項目冬訓基地建設,推動運動康復、康體中醫理療等項目發展,在??凇⒋笕齺唴^及五指山,打造國家運動康復基地。調查糖尿病、肥胖等營養相關慢性病人群的營養狀況和運動行為,構建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發揮運動干預在營養相關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全民健身與衛生事業融合發展。(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省衛生計生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全省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分工,確定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措施,將國民營養計劃實施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評,加強督查評估。加大對國民營養計劃工作的投入力度,充分依托各方資金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主題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對國民營養計劃的認知,爭取各方支持,促進全民參與,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本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