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部署,諸暨市充分發揮楓橋經驗策源地優勢,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共建共治共享的經驗,將食品安全屬地包保納入基層綜合治理,構建起“一辦一中心三隊伍”的“楓橋式”包保共同體,進一步夯實基層食品安全工作,確保食品安全風險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一線。
一、堅持隊伍融合,建立“楓橋式”基層食品安全包保共同體制度。一是全面融入綜治體系。將屬地食品安全包保制度納入全市綜合治理建設,包保干部全部入駐23個鎮街社會治理中心和515個村(社)社會治理工作站,納入網格化管理體系。二是集中處置食安信息。明確“一個中心管信息”原則,由食安辦設置專人對接,梳理匯總社會治理中心的各類食品信息。三是聯動開展基層治理。明確“三支隊伍聯合包”要求,基層市場監管所、包保干部隊伍、食安志愿者隊伍共同落實對食品安全主體的“監管、督導、服務”工作,定期開展會商研判、三方督導等聯合工作,實現功能集成、治理集效。全市共組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隊伍24支,23個市場監管所入駐綜治平臺,296名鎮街道包保干部、2253名村社包保干部分別入駐鎮社會治理中心和村社工作站。
二、堅持服管融合,探索“楓橋式”基層食品安全包保共治體系。一是創新開展前移服務。發揮包保干部熟知各類主體狀況及場所位置的優勢,提前掌握生產經營主體開辦需求,將現場布局設計前移至房屋租賃裝修前,防止場地不符合、布局不規范等導致出現無法營業問題,目前已指導餐飲主體619家。二是建立問題發現處置機制。由市場監管部門處理的問題在“浙食鏈”系統處置,由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處理的問題在系統外分辦處置,形成雙循環、雙閉環的問題處置機制,截至目前,共發現系統內問題1107個、系統外問題367個,均閉環處置到位。三是上門開展監管服務。結合杭州亞運、楓橋經驗紀念60周年等重大活動,開展食品安全“敲門行動”和“迎亞運 保安全”食品安全質量提升攻堅行動,包保干部聯合監管干部、志愿者以進村入企、敲門入戶形式進行風險防控排查,今年來共檢查督導重點食品經營單位2580家、配合監管部門排查處置風險點1020個。
三、堅持學貫融合,打造“楓橋式”基層食品安全包保共學模式。一方面,在社會服務中心開設“食品安全”共學課堂,定期為包保干部、食品安全志愿者開展食品安全包保、監督業務培訓。共學課堂基礎上,通過“包共體”座談、工作群收集等形式,采集包保干部督導中遇到的問題,增設“跟著監管干部查”“走進登記窗口辦”“隨著主體負責人定(食品安全制度、風險防控清單)”等食安選修課,由包保干部根據自身需求選修選學,不斷提高包保督導能力,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常規培訓27次,選修課堂9堂,受訓包保干部、志愿者達3300余人次。另一方面,依托“楓橋經驗”參觀點輻射宣傳優勢,在周邊公園、道路設置食品安全宣教點,宣傳展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重要論述、屬地食品安全責任體系架構、包保干部組成、食品安全總體情況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識,輻射宣貫人員達20余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