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縣深化學校食堂改革,持續完善食堂科學管理和規范運營機制體制,從源頭處、操作間、配送上、監管面建起“四道防線”,有效保障廣大師生合法權益。
一、陣地前移、防死盯牢,從源頭處建起“第一道防線”
一是強化組織引領,確保食材標準可控。成立學校食堂采購工作領導小組,分管縣級領導為指揮長,教體局局長為組長,分類穩步推進大宗食材集中采購。對豬肉、雞肉、大米、食用油、調料等大宗食材進行評選評審,評審小組成員“一次一授權”,全部隨機抽取,紀律檢查部門全程監督。通過大宗食材采購評選,選定豫糧、牧原、雙匯、眾品等7家供貨商,自3月19日實行大宗采購以來,累計節約食材采購資金185萬元。
二是建立采購平臺,確保食材價格可控。建立食材統一采購平臺,打造“互聯網+大數據+智慧監管+電子商務+線下物流”一云多端智慧系統,所需蔬菜類食材質量參照大型商超上架商品質量標準,價格在商超“最優價格”基礎上再降低15%作為平臺指導價。各配送公司的蔬菜類價格不高于平臺指導價;面粉類食材由豫糧集團供應,平臺上銷售的面粉價格不得高于市場零售價。
三是簽訂安全責任書,確保食材安全可控。嚴格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各學校校長簽訂食材配送安全責任書,確定每日所需食材種類、數量后,通過平臺下單,食材配送公司按照《襄城縣食材配送管理辦法》進行統一配送,做到食材配送源頭可溯。
二、建立機制、優化食譜,從操作間建起“第二道防線”
一是現場觀摩,展現優質服務“新面貌”。組織各學校校長及食堂和餐飲公司負責人,深入食堂改革成效顯著的學校開展現場觀摩,通過現場查看、聽取介紹、交流分享等方式,學習先進經驗做法,提升學校食堂管理水平。
二是建立機制,構造高效管理“新體系”。建立食堂內部競爭機制,通過窗口或班組評比,將食堂從業人員待遇與營業額、學生滿意度等掛鉤,調動食堂從業人員積極性,實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三是制定食譜,形成科學健康“新膳食”。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積極探索受學生歡迎且營養健康的菜品,聯合北京建坤餐飲集團公司,制定帶量食譜。學校根據帶量食譜要求,測算和采購所需食材,按量采購、按需下單,確保食材選購科學合理,從源頭上杜絕食材浪費,實現學生由吃飽向吃好、好吃的轉變。
三、標準操作、集約生產,從配送上建起“第三道防線”
一是出臺政策文件,實現配餐標準化。出臺《襄城縣中小學校食堂改革方案》《襄城縣課后延時服務學校配餐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建立健全各項配套政策,嚴格規范實施步驟,確保食堂改革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二是推出中央廚房,實現供餐集約化。啟動中央大廚房餐飲綜合體項目,對提供課后延時服務的無食堂學校實行集中配餐,嚴控配送過程安全風險,做到食品加工方式合規、運輸環境衛生、分裝過程無污染、配送去向清楚、數據真實可靠,守護師生飲食安全。
三是打通溝通渠道,實現出餐透明化。開設學校食堂投訴舉報專線,暢通溝通渠道,切實解決師生家長急難愁盼問題,共同守護師生飲食安全。組織家長代表到中央大廚房實地調研,積極采納可行性意見建議,提升中央大廚房服務水平,做到學生舒心、家長放心。
四、陪同就餐、全程管控,從監管面建起“第四道防線”
一是落實食堂安全主體責任,上緊“學校監管”鎖。公辦學校食堂收歸學校自營,要求各學校制定嚴格細致的食品衛生檢查制度等各項制度,夯實學校食堂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全面推行縣局鄉校四級陪餐制度,每餐都由分管縣級領導、縣教體局班子成員、中心校領導或校長與學生共同排隊就餐、同區域用餐,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是落實食堂具體管理責任,上緊“規范管理”鎖。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聘用實力雄厚、管理科學、經驗豐富的餐飲服務公司入駐學校,為師生提供專業化、高品質的飲食服務。食材配送公司全部入駐“襄城縣學校食堂監管平臺”,通過對配送車輛安裝車載定位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對配送公司食材分揀場所、車輛、人員實施實時監控,保障食材質量。
三是落實食品質量保障責任,上緊“公眾監督”鎖。以“互聯網+”為“明廚亮灶”賦能,監管部門和學生家長可通過“舌尖安全網”實時查看廚房環境衛生、食品加工操作情況,通過“襄城陽光食堂”微信公眾號掌握每日食譜情況,充分保證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實現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
丨來源:河南省委改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