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學生勞動精神,引導掌握基本勞動技能,養成良好學習和勞動習慣,學校牢牢把握《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關于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意見》等要求,在“正學”課程體系下,聚焦“正行”育人目標,加強勞動教育目標、內容、課程與評價體系建設,構建“1331”勞動教育模式,即“一個目標、三支隊伍、三個陣地、一大課程體系(431+X特色課程)”,不斷提高學生勞動素養。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主要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培養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廣大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他們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對勞動教育進行整體設計,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具有校本特色,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參與的勞動教育新局面。
三、工作內容
(一)優化勞動課程設置,培養勞動意識
1.學校層面
(1)按照國家課程方案,每周開設一節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必修課,加強勞動教育指導。
(2)每人每周干值日生一次,包括教室衛生等工作。
(3)結合植樹節、勞動節、母親節、父親節、國慶節等一些節日活動,實施系列勞動教育。
2.家庭層面
(1)雙休日幫父母打掃房屋衛生、拖地、洗衣、做飯等日常家務勞動。
(2)節假日在父母或家人的陪同下進行一次采摘、生產或收獲活動。
(3)日常生活中飼養一種小動物或栽培一種植物。
(4)購買日用品、照看老人或小孩、整理家具、維修物品等。
3.社會層面
(1)參加一次社區志愿者活動或公益活動。
(2)調查家鄉、家庭、個人的熱點或實際問題,如:壓歲錢的花法,調查后寫感想和感受;家里的過年和往年有何不同,錢多了沒有,人多了沒有,父母的變化,你的變化,家里的習慣都可以。
(三)將勞動教育融入“職業體驗”活動中
讓學生走進社會,通過參與不同職業的體驗項目,如做一次維修師傅,干一次環衛工人、當一次交通警察、當一次面點師、做一次鐘點工等活動,培養學生“職業認知”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勞動興趣,做好人生職業規劃。
四、勞動教育實施
(一)成立勞動教育教研組、備課組,定期開展教科研活動
教務處、德育處分別負責教師、學生的活動實施和評價,教務處負責勞動教育教師的科研培訓、日常教學活動督查、勞動教育課程設置和實施,德育處負責學生各個時間段的活動安排和學生的日常贏學分評價。
(二)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在學期初制定學校勞動教育實施計劃,報學校審批后執行。
一是勞動教育必修課。通過知識技能、實踐操作和反思交流三大課型,使勞動教育更具系統性。
(1)專題勞動教育課。以校內中草藥基地、飼養角及正陽東籬園等校外基地為依托,構建完整的勞動課程鏈,實現課程的充分整合。每學期組織走進企業、工廠等,進行1-2課時職業啟蒙教育。
(2)日常班級(校園)服務勞動課。以校園為主陣地,由班主任及德育處為實施主體,分年級制定課程目標,每學期開展4-5課時校內服務課。融合服務性勞動,開設紅領巾監督崗、圖書管理崗、植綠護綠崗等校內勞動崗位,設置輪崗輪周機制,通過崗位實踐,增加學生勞動技能和服務他人意識。
(3)日常家庭生活勞動課。分年級制定家務勞動計劃,通過教師課堂指導、家長親身示范、紅領巾網上課堂鞏固、《家務勞動清單》制定、《家務勞動成長卡》記錄及家務勞動小達人評選等環節,將“講、練、用、評”相結合,不斷提高家務勞動技能。
(4)校外志愿服務課。一是依托社區等校外場所,每學期開展4-5課時校外志愿服務課。二是將生產和服務性勞動相結合,在東籬園耕作區劃分責任田,課余時間由高年級中隊對責任田進行養護,通過縱橫相交實現勞動教育更好落地。
二是勞動教育選修課。與社團活動課相融合,3-5年級在學期初可根據興趣自主選課,每周五下午集中學習。
(1)加強學科勞動滲透。深入挖掘科學、美術等學科中的勞動內容,定期開展主題教研,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加以滲透。
(2)開展系列勞動活動。將活動作為課程實施的有益補充,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依托勞動節、豐收節,確立“正陽勞動月”“正陽勞動周”,開展“勞動最光榮”主題班會、升旗儀式、征文、手抄報、繪畫、合唱、主題研學、正陽美食節等,不斷豐富學生勞動觀。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保障。成立李強校長任組長,各科室負責人以及全體班主任老師任組員的領導小組,切合本校校情、教情和學情,認真制定學期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確保每一項工作,每一項活動都落到實處。
(二)加強師資建設。采取多種措施,廣泛動員全體教職員工,全員參與學校勞動教育。廣開渠道,開門辦學,聘請勞模、職業學校教師、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學生家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擔任兼職教師,積極邀請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充實到學校勞動教育隊伍中來,成為勞動教育的重要師資力量。
(三)加強宣傳引導。堅持典型引領和示范帶動,挖掘在學習勞動教育過程中涌現出的小能手、小榜樣、小模范,做好宣傳教育。對開展的各種形式的勞動教育、成果展示活動等,積極通過學校公眾號、雜志報刊、網絡和電視新聞等媒體向社會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四)加強評價。為確保勞動教育達到應有成效,避免勞動教育流于形式,學校制定了學生勞動評價制度,將學生的勞動次數、勞動態度、勞動操作及勞動成效等指標納入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將勞動教育考核成果作為素質教育評價重要內容。
且耕且學 讓勞動教育促進全面成長
——周村區正陽路小學勞動教育成果總結
為培養學生勞動精神,引導掌握基本勞動技能,養成良好學習和勞動習慣,學校牢牢把握《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關于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意見》等要求,在“正學”課程體系下,聚焦“正行”育人目標,加強勞動教育目標、內容、課程與評價體系建設,構建“1331”勞動教育模式,即“一個目標、三支隊伍、三個陣地、一大課程體系(431+X特色課程)”,不斷提高學生勞動素養。
一、制定科學規劃
學校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及年齡特點,將勞動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每學期召開2-3次勞動教育會議,整合校內外資源,引導學生親歷勞動過程,體驗勞動樂趣,收獲勞動成長。
二、健全完善機制
(一)加強三大陣地開發,夯實陣地保障
1.開辟校內勞動基地。開辟“一室一堂兩角”,即綜合實踐活動室、百草堂、中草藥種植角、飼養角。教室內開辟勞動教育專區,張貼班級事務表,做到分工細致、責任明確。
2.利用家庭勞動陣地。以家庭為主陣地,引導學生通過日常家務勞動提高基本勞動技能。
3.拓展校外勞動陣地。開辟正陽東籬園校外基地,劃分觀摩區和耕作區;挖掘市中小學職業啟蒙和勞動教育基地,開展職業啟蒙教育;開辟敬老院、中醫院等校外陣地,提供夯實陣地保障。
(二)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完善組織基礎
一是加強學校勞動教育師資建設。規范勞動教育工作小組,及以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為主體的專兼職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定期進行校內外系統培訓。二是充分依托家長力量。通過家長會與家長達成育人共識,發揮家庭教育正向作用。三是積極利用社會資源。組建以五老、社區等為主的校外勞動教育隊伍,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三)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實施管理
完善勞動教育工作組織實施和課程設置方案,制定《正陽路小學勞動教育教學組織管理制度》《正陽路小學勞動教育安全預案》等制度。規范教師隊伍,將勞動教師工作量納入績效考核,加強對勞動教育的檢查督導、評估評價。制定《正陽路小學學生勞動教育評價制度》,以制度保障勞動教育順利開展。
三、開展特色課程
(一)確定勞動教育目標
學校勞動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勞動意識和勞動意志,增強勞動情感,提高勞動能力,掌握基本勞動技能,養成良好學習和勞動習慣。
(二)豐富勞動教育內容
積極拓寬家校社三維實踐渠道,融入職業體驗等內容,改變由講授到耕學結合的勞動教育方式,開發“431X”勞動系列課程。“4”是指由低年級“養正”和中高年級“踐行”組成的“耕學”必修課程。圍繞日常生活、生產和服務性勞動,實施依托生產勞動和校內外勞動基地的專題勞動教育課,包括養殖、種植等26類;以校園為主陣地,生活和服務性勞動相結合的日常班級(校園)服務勞動課,如物品擺放、地面掃拖等;以家庭為主陣地的日常家庭生活勞動課,和依托校外基地的校外志愿服務課。堅持每周1課時,一至五年級共60個單元、200課時。“3”是指勞動教育選修課即中草藥、科創、傳統技藝三大勞動教育社團活動。“1”指學科勞動滲透,“X”指系列勞動活動。
(三)實施勞動教育課程
1、開設勞動教育必修和選修課程
一是勞動教育必修課。通過知識技能、實踐操作和反思交流三大課型,使勞動教育更具系統性。
(1)日常班級(校園)服務勞動課。以校園為主陣地,由班主任及德育處為實施主體,分年級制定課程目標,每學期開展4-5課時校內服務課。融合服務性勞動,開設紅領巾監督崗、圖書管理崗、植綠護綠崗等校內勞動崗位,設置輪崗輪周機制,通過崗位實踐,增加學生勞動技能和服務他人意識。
(2)日常家庭生活勞動課。分年級制定家務勞動計劃,通過教師課堂指導、家長親身示范、紅領巾網上課堂鞏固、《家務勞動清單》制定、《家務勞動成長卡》記錄及家務勞動小達人評選等環節,將“講、練、用、評”相結合,不斷提高家務勞動技能。
(3)校外志愿服務課。一是依托社區等校外場所,每學期開展4-5課時校外志愿服務課。二是將生產和服務性勞動相結合,在東籬園耕作區劃分責任田,課余時間由高年級中隊對責任田進行養護,通過縱橫相交實現勞動教育更好落地。
二是勞動教育選修課。與社團活動課相融合,3-5年級在學期初可根據興趣自主選課,每周五下午集中學習。
勞動教育校本課程方面:為進一步落實周村區教體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更好的依托學校資源和校內實踐基地,學校已經形成了寶葫蘆的秘密課程、烘焙室課程、中草藥課程三大勞動校本課程。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和學生課后服務時間開展了泥塑社團、中草藥社團等勞動相關社團,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勞動教育內容。
2.加強學科勞動滲透。深入挖掘科學、美術等學科中的勞動內容,定期開展主題教研,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加以滲透。實施跨學科融合的項目化學習。
3.開展系列勞動活動。將活動作為課程實施的有益補充,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依托勞動節、豐收節,確立“正陽勞動月”“正陽勞動周”,開展“勞動最光榮”主題班會、升旗儀式、征文、手抄報、繪畫、合唱、主題研學、正陽美食節等,不斷豐富學生勞動觀。根據傳統文化以及節氣變化,開設系列勞動項目式跨學科整合課程,例如中秋節實行誦讀吟唱,積累詩詞,了解淵源,制作月餅等。優化勞動課程設置,培養勞動意識
(四)完善勞動教育評價
為確保勞動教育達到應有成效,避免勞動教育流于形式,學校制定了學生勞動評價制度,依據《正陽路小學學生“正學”評價總標準》將學生的勞動次數、勞動態度、勞動操作及勞動成效等指標納入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將勞動教育考核成果作為素質教育評價重要內容。不斷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
1.過程性評價。根據學生表現,以教師、家長、校外師資及學生個人為評價主體,評價勞動過程并記錄在《正陽路小學勞動教育評價手冊》,作為勞動教育過程評價的主要依據。
2.總結性評價。每學期開展1-2次“勞動技能競賽”,集中展示和檢驗學生勞動技能及成果,依次評選班級、校級“勞動小能手”,以評促做,激發學生勞動的積極性和熱情。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隊伍建設還需要更加專業。進一步提高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性,促進專業成長,不斷加強師資保障。
二是課程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雖然現在學校在勞動教育的開展上課程豐富多彩,但仍然有很多值得去完善的地方,我校將進一步結合地方特色,開發勞動校本課程。
三是勞動教育途徑和信息化結合。目前學校勞動教育在信息化的開發上仍然有很多不足,需要將信息化嵌入到勞動教育中去。
五、未來打算
一是將積極進行勞動教育課題的研究,目前區級勞動教育課題順利結題,省級勞動教育課題立項一個,在全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優秀勞動實踐案例中孟謙副校長的《福祿娃變身記》和于紅梅主任的《“勞動”真好》獲得一等獎,由李曉孜、楊陽、鄭曉燕老師設計的《愛家庭 愛勞動》獲得周村區大單元設計一等獎的好成績。未來將通過課題的研究不斷帶動學校勞動教育的開展。通過學校不斷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
二是家校配合,共造勞動環境。
(1)創設校園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讓學生在社會化、人性化和科學化的校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勞動教育。
(2)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會中人,因此他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生活的主要環境是家和學校,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三是在不斷完善學?,F有的勞動場所同時,構建更加科學的勞動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