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嘉賓
開幕致辭
周晉峰
中國綠發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九、十屆中華職教社副理事長,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副主席,IUCN世界環境法委員會WCEL委員,羅馬俱樂部執委
開場演講
簡藝
中國綠發會良食基金發起人、主任。簡藝是獨立制作人,哈佛大學法學院及肯尼迪政府學院訪問研究員、哈佛大學行為洞察學生社團聯合社長。他曾是耶魯世界學者(2009),亞洲文化協會獎金獲得者(2008),中印學者(2008)和劍橋大學訪問學人(2007)。導演的電影獲得多個國際獎項,并在包括紐約MoMA在內的全球眾多場所放映。曾任教中國傳媒大學五年、為歐盟援華項目工作三年。畢業于哈佛大學、北京廣播學院和美國圣母大學,并于2015年獲得杰出校友獎。2009年因拍攝《何以為食?》短片而關注食物。2019年與耶魯、哈佛等高校共同創辦食物領先論壇。2021年在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行動軌道二任核心領導團隊成員。
主持人
歐陽惠雨
中國綠發會良食基金食物政策官員。在良食基金,他負責WET菜市場項目,主編了《WET菜市場共建指南》,組織了以“在后疫情時代,如何轉型南京的菜市場,方可保障食物供應韌性和生計,促進健康可持續飲食?”為主題的劍橋政策創新營活動。他還是由良食基金建立的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轉向可持續消費模式(UNFSS-AT2)中國行動平臺的青年發起人、Act4Food Act4Change青年倡議大使、聯合國世界糧食論壇推廣大使。
主旨演講
Lina Mahy
聯合國糧食系統協作中心參與協調員。Lina Mahy是從世界衛生組織(WHO)借調到聯合國糧食系統協作中心(UN Food Systems Coordination Hub)的。在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的各方參與和聯合國現有的非國家行動者網絡的基礎上,她在協作中心負責發展和管理一個充滿活力的支持生態系統。
在WHO營養和食品安全司,圍繞WHO的食品安全戰略、指南和工具,她負責協調倡導工作以及與聯合國機構、職業群體、政府和政府間組織的溝通和合作,旨在在國家層面加強影響。
她曾是糧食系統峰會的WHO聯絡人,聯合國營養問題行動十年的聯合國糧農組織/WHO聯合秘書處的成員,聯合國系統營養問題常設委員會的技術官員。她還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多個國家生活和工作過21年,曾為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海倫凱勒基金會和世界銀行工作。
她的興趣范圍涵蓋治理、可持續食物系統、生物多樣性以及氣候變化和營養問題。
主旨演講
Gunhild Stordalen
EAT基金會創始人、執行主席。Gunhild A. Stordalen是一名來自挪威的醫學博士(守護人類健康),同時也是環保運動和動物權利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守護星球健康),對于氣候變化、公共健康與食物體系轉型有著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2016年,Gunhild在先前提出的EAT倡議基礎上,發起EAT基金會,這是一個基于科學實證研究以及跨領域合作,推動食物體系轉型的非營利基金會。EAT基金會每年都會舉辦 一次“EAT食物論壇”,從人類健康和星球健康兩個角度聚焦食物體系轉型,以確保不斷增長的人口能夠在安全的生態邊界內享有健康、營養的飲食。
主旨演講
陳萌山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會長,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原農業部辦公廳主任、總經濟師,中國鄉鎮企業總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總支副書記。長期從事農業農村管理工作,對農村改革、農業政策、糧食安全、鄉村治理、食物營養發展、科研管理等有較深入的研究,多年來在《人民日報》《紫光閣》《求是》《農業經濟問題》等刊物發表文章100多篇,著有《主要農作物起源與發展》《馬鈴薯簡史》《會吃才有健康》《中國糧食調研》等多部專著。主持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馬鈴薯主糧化關鍵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重大課題研究,主持編寫《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1~2035)》。
主旨演講
陳志鋼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求是講席教授,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CARD)國際院長。陳志鋼博士還是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兼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F仼英文雜志《國際農商管理評論》主編,雜志《中國農業經濟評論》聯合主編,也是《全球營養報告》全球編委會成員。曾任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資源經濟與社會學系終身副教授、《加拿大農業經濟評論》主編。近年來主要致力于重大沖擊對于中國經濟和農業農村的影響、農業供應鏈發展和治理、公共政策和扶貧, 以及食物、環境和健康關系的建模等方面的研究。
主旨演講
Edwina Hughes
世界資源研究所“酷食承諾”負責人。作為“酷食承諾”的負責人,她參與招募那些對追蹤所提供食物的環境影響感興趣的公司,并對該承諾的簽署單位們提供支持。
在加入世界資源研究所之前,她曾在索迪斯公司工作過五年,負責英國和愛爾蘭的企業責任戰略。她有15年的可持續發展經驗,包括在政府、私營部門和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她擁有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經濟學和商業的雙學位以及企業慈善事業的碩士學位。
圓桌對話
Mia MacDonald
明綠智庫(Brighter Green)發起人、執行主任。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MPA碩士,公共政策分析師和作家,多個國際組織的顧問,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教授食物體系相關的課程。出版圖書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塔伊(Laureate Wangari Maathai)的暢銷自傳。
圓桌對話
Rafi Taherian
耶魯大學后勤助理副校長。Rafi Taherian 擁有超過25年的后勤管理領導技能。在2008年加入耶魯大學之前,Rafi曾在斯坦福大學工作了13年,在后廚擔任執行董事。他的團隊負責住宿學院和研究生院的餐飲、零售、便利店、咖啡館、餐飲、行政服務、小賣部和面包店。在試行各種行業領先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方面,Rafi 被公認為是經驗豐富的資深人士,他還因為在構思和實施創新后勤計劃方面的遠見卓識和領導力而獲得了無數獎項。
圓桌對話
譚亞幸
MSC咨詢創始人。公益金融聯盟創始人及秘書長,福布斯中國2018年30位30歲以下精英,2019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青年領軍人物,世界經濟論壇杰出青年,人民日報海外版疫情下青年企業家代表。
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領域的先驅者,既長期擔任許多世界500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顧問,曾與以百威英博、歐萊雅、百勝餐飲集團為代表的外企,國家電網、華潤集團、北控集團等國企央企, 騰訊、阿里巴巴、快手等民企,創造出不凡社會價值的成功案例;又引領很多本土企業產生有 社會價值的變革,在中國、英國、日本、泰國、柬埔寨等國促成社會創新項目。曾受到泰國前總理接見,并為日本內閣的環境戰略建言。
主旨演講
Dale Jamieson
紐約大學環境研究教授、環境與動物保護中心主任。Dale Jamieson是環境研究與哲學教授、法學特邀教授、醫學院醫學倫理學特邀教授;全球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倫理學中心教職員。他曾在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康奈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俄勒岡大學、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和陽光海岸大學以及意大利LUISS大學進行訪問。他還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社會科學學院的前成員。2017年,他在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布倫環境科學與管理學院擔任蘇黎世氣候變化杰出訪問者。2016年,他被授予環境研究與科學協會William R. Freudenburg終身成就獎。
主旨演講
古永鏘
中國綠發會良食基金理事,天人文化主席,優酷創始人。2016年,創立公益平臺天人文化,賦能社會創新項目。天人文化倡導全息健康理念(One Health, One Wellness),強調人類健康、動物健康與自然環境健康的緊密聯系。目前還擔任合一控股主席、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TPG資本高級顧問。曾擔任搜狐網首席運營官。2005年,創立領先視頻媒體平臺優酷網。
分享嘉賓
侯兵
中國綠發會良食基金執行長。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擁有十五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曾在億滋國際的大宗商品和戰略采購國際團隊負責農產品可持續發展的策劃和實施的工作;在卡夫食品和吉百利擔任亞太道德采購經理,在公司的供應鏈中建立了負責任采購的機制;在阿迪達斯中國擔任社會和環境事務經理。加入良食基金前,她曾在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作為中國企業項目運營代表參與了在中國推動農場動物福利方面的工作。
案例評審專家
張蘭英
行動源創始人,中國綠發會慢食工作委員會顧問。畢業于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畢業后任教北京大學。后留學菲律賓,1992年獲得菲律賓大學菲律賓語語言學碩士、1997年獲得亞洲管理學院發展管理碩士。自1990年代與中國和國際鄉村發展工作結緣,一直深耕于中國鄉村減貧、生態保育等領域,聚焦于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等成人教育相關的工作。
目前,她帶領行動源計劃團隊,致力于與當代青年建立一個跨地域、跨領域、跨文化的創新性交流平臺,基于可持續生活的實踐反思與可持續社區發展的經驗梳理,重新認識傳統文化與生態智慧在個人成長-回歸自然與人文的價值,推動中國與亞洲各國青年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融合,提升國際視野和發展格局,培育自覺覺他的內在動力,進而開啟基于實踐反思導向的深層行動。
案例評審專家
趙皖平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
趙皖平多次出席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并作大會發言;2017年兩會期間,提交了中國第一部農場動物福利立法議案,這是中國農場動物福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事;2019年兩會期間,向全國人大建議出臺《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2020年8月8日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發言時首次提出“動物外交”的概念,受到全國人大常委們認可;2020年8月16日,在光明日報發表了《推動動物保護立法進程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文章,為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完善相關動物保護法律提供了重要參考。
案例評審專家
林惠義
非常研究所首席洞察總監。她是非常研究所(Asymmetrics Research)的創始人和首席洞察總監,這是一家定制市場研究機構,專注于涵蓋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行業生態系統。她也是“趙與林”的藝術家。此前,她曾領導兩個全球集團在中國的定制市場研究業務,并在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制定企業發展政策。
案例評審專家
劉曉潔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蘭州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九三學社社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流動與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可持續食物系統與政策、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研究,自2013年以來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青年基金項目,承擔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課題等10余項。共發表論文60余篇;主筆咨詢報告30余篇,先后獲得國家領導人批示10余次;參與6部著作的編寫工作。
注:
良食峰會正式舉辦時間為10月26日-28日; 請點擊“良食峰會”完成參會注冊;
在10月20日前完成注冊,即可享受多重早鳥福利!
您的郵箱將在第一時間獲取峰會最新進展;
在峰會結束后,主辦方將可能向您郵寄良食紀念品(如良食基金的周邊產品、項目出版物等),您也將有機會參與精美伴手禮的抽獎活動;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加良食小助手入峰會參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