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名師生,三餐吃的都是自己種的,產出不僅自己夠吃,還能為周圍其他學校供應。孩子們在自建動物園里學生物,在自有植物溫室里上美術……云南宣威的這所村小,火了!
靖外明德小學位于云南省宣威市西寧街道,是由當地5所農村小學撤并而成立的學校。自2008年建校后,學校就全面實施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該校建設了3個勞動基地,學生們會在專職勞動教師的帶領下參與牲畜的養殖和田間勞作,加強勞動教育。
在學校教學樓后的第一勞動教育基地,農耕文化長廊、母豬小豬養殖區、特種養殖區、瓜果觀光長廊、農業知識文化長廊、科普園(玻璃溫室)等豐富多彩。第二基地是露天蔬菜種植區,第三基地建有千頭肥豬養殖場、山林放養雞場以及水庫(養魚)等。
三個基地覆蓋了豬、雞、魚以及鴕鳥、梅花鹿、孔雀、豪豬、竹鼠等特種動物養殖;西紅柿、辣椒、茄子、白菜、玉米等蔬菜種植以及楊梅、枇杷、車厘子、葡萄等水果種植。還有熱帶植物園、無土栽培、四季育苗等。
美術、語文、數學等科目的老師會根據課程內容,帶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勞動教育基地。老師們說,到大自然的懷抱里求知,遠比待在屋子里讀書更富有詩意。
校長雷應飛稱,“勞動教育基地的建設,極大地拓展了素質教育的新天地。”
幼兒園和一、二年級的孩子,種植管理好自己的小盆花,勞動課時還可以走進基地里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
三至六年級的孩子,每個班都有120平方米的班級責任地,學生要參與整地、打塘、栽菜、除草、澆水等工作,采收的蔬菜全部按市場價供應到食堂。
五、六年級的孩子,每學期至少有1天的時間到基地里參與采收土豆、辣椒、玉米等。
勞動教育基地產生的收益全部補助到學校孩子們的用餐中,學校上千名師生實現了三餐免費。吃不完的肉菜還能拿去售賣,收入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反哺學校建設。
此外,學校的凈化、綠化、美化管理全部由師生自己動手完成。校內每一棵大樹、小樹、每一盆花草,也都由師生參與管理。
經過15年的發展,靖外明德小學的勞動課已有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課程設置和評價標準。依托12畝校園綠化帶和150畝的勞動教育基地,各年級各班每周2節勞動課,開設生活自理、內務整理、綠化美化、蔬菜栽種、動物飼養、家務勞動等課程,全面提高孩子們的勞動素養。在每學期期末,由勞動教師、班主任和家長對孩子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放入孩子成長記錄袋。
校長雷應飛說,通過上勞動課,學生們除了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還培養了團隊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更對文化課的成績提高有促進作用。沒有親吻過土地的孩子,童年是不完整的。勞動形成的優秀品格會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