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4月1日《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施行以來,多個省份創新方法、加強聯動,探索出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新機制。
黑龍江:積極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多方共治
福建:推進營養餐工程建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2019年3月,福建省教育廳啟動為期一年的全省學校公共安全領域突出問題“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攻堅行動,將學校食品安全列入校園及周邊重大風險點,做好重點防控。該省將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新一輪“平安校園”考評和學校綜治安全目標管理責任考評內容。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截至2019年底,福建省學校食堂“一品一碼”主體數據錄入率達94.35%。同時推進營養餐工程,福建省教育廳聯合衛健部門加強監管及膳食營養均衡咨詢指導。
天津:智慧監管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天津職業大學率先完成了包括主食加工、肉食加工和蔬菜清洗加工生產線的“中央廚房”建設。通過食材源頭管控、集約化加工、推行自助就餐模式等舉措,構建新型“智慧食堂”。同時,天津職業大學發揮高校公益性及服務社會功能,為周邊5所中小學食堂提供半成品冷鏈配送。東麗區、和平區教育局積極學習先進管理經驗,依托地方餐飲企業的“中央廚房”,為中小學食堂提供半成品冷鏈配送,解決了學校食堂面積小、粗細加工隱患多和自辦食堂壓力大等問題。
江西:嚴格規范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江西省教育廳牽頭或聯合相關部門印發相關文件,建立和完善了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學生集中用餐信息公示制、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食品安全例行檢查制、大宗食品集中定點采購制等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制度。同時,對各級各類學校自主經營食堂、對外承包或委托經營食堂、學生集中用餐配送單位、校園超市(小賣部)分別作出了不同的管理規定,對學校引入企業提出明確的準入和退出條件,落實食品安全各自應承擔的主體責任。
專家觀點
營養專家表示,加強中小學生和家長的營養教育,是助力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另一有力抓手。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車會蓮表示,所謂的“營養餐”,如果任由學生挑食、偏食、,就談不上“營養均衡”,將對學生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對學生和家長開展營養教育,十分必要,這也是學校營養工作的一部分。
多項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學生營養知識水平偏低。一項對江蘇省蘇州和南通兩市共993名學生的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的抽樣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中國居民營養基礎知識“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的知曉率僅為17.2%和23.6%。在態度方面,雖然有95.5%的學生認為中小學營養教育有必要,表示對營養知識很感興趣的百分率為68.2%,愿意學習專門的營養知識的百分率僅為54.8%。多數學生營養知識嚴重缺乏,飲食狀況參差不齊,對飲食營養知識知之甚微。
而家長營養知識缺乏也會給學生均衡營養造成嚴重影響。多數家長對健康飲食和營養知識都存在錯誤認知。很多家長認為營養就是“有肉,有蔬菜,豐盛的吃不完”,此外還會要求“色香味俱全,看著就有食欲”。很多學校為了“讓家長們滿意”,配餐公司和食堂給的食物都會大大超過實際需要的量,而學生也更有自主選擇權,會挑自己喜歡的吃。
該如何加強針對學生和家長的營養教育呢?車會蓮介紹了日本開展學生營養教育的具體情況。“為應對營養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兒童健康發展的持續性和階段性出發,日本2005年正式在學校配置專業營養教師一職。以營養教師為核心開展飲食指導和學校給食管理,加強學生營養教育。”
從日本的經驗可以看出,學生和家長營養知識缺乏,是由于學校營養教育落后,而營養教育落后的原因是營養專業人員缺乏。學校編制、經費和思想不重視以及現有營養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等多種原因,導致我國95%以上的中小學幼兒園沒有經過系統學習的營養專業人員。目前僅有的營養工作人員大多無營養學專業學歷,也未接受系統學習、職業訓練以及經常性的專業指導,已嚴重影響了中小學幼兒園的營養工作的持續開展。
車會蓮認為,要解決學校配備營養專業人員的問題,可以發揮食品安全與營養相關的專家的作用,結合互聯網技術,通過專家授課,針對學校選擇合適在校工作人員如學校食堂的管理人員、生物老師、體育老師等,進行科學、嚴謹、系統的培訓以及嚴格的考核,培養和建設學校兼職營養專業人員隊伍,并在專業團隊的指導下進行學校營養健康的指導工作,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飲食習慣,引導學生科學營養用餐,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