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喂養主要包括兒童從出生到3歲期間的母乳喂養、輔食添加、關鍵營養素補充、平衡膳食和飲食行為培養。這一時期科學喂養有利于促進兒童健康,為其一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嬰幼兒身體活動對于兒童生長發育及早期認知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進體格生長和器官系統發育、提高環境適應性、促進心理健康和社會能力發展。通過健康教育,向養育人和社會公眾傳播嬰幼兒科學喂養和身體活動的知識與技能,是改善兒童營養狀況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01 嬰幼兒“吃動并重”,促進身心健康
吃動并重是促進嬰幼兒身心健康的關鍵。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身體特點和需要,合理膳食、滿足每日能量和營養素需要,可有效支持兒童身體活動,促進兒童身體健康發育。適度適量身體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兒童食欲,促進兒童體格發展和體能儲備,還能很好地促進嬰幼兒早期認知發展。嬰幼兒合理膳食和積極身體活動,與其骨骼生長、心肺發育、動作和認知能力發展,以及社會心理健康等均密切相關,并持續影響成年后乃至一生的健康。
02 0-6月嬰兒純母乳喂養,滿足身體營養需要
母乳是嬰兒出生后最佳的營養來源,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免疫活性物質和水分,能夠滿足健康嬰兒出生后最初6個月內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6個月內的健康嬰兒提倡純母乳喂養,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但新生兒要及時補充維生素K、按適宜攝入量補充維生素D,乳母膳食不豐富的嬰兒也需按適宜攝入量補充維生素A。早產兒、低體重兒更加提倡母乳喂養。母親每日應當按需哺乳8-10次以上。母乳喂養能夠有效促進母親和嬰幼兒健康,降低患病風險。
03 嬰兒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繼續母乳喂養到2歲及以上
6月齡后單純喂養母乳已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生長發育需求,應當逐漸引入營養豐富的食物。添加輔食應從每日一次開始,逐漸加量和次數。從單一食物開始,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逐次引入。開始可選擇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待嬰兒2-3日習慣一種新食物口味后,再添加另外一種,不斷反復和適應。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堅持母乳喂養至2歲及以上。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的嬰兒,滿6個月也要及時合理添加輔食。
04 家庭自制食物,控制嬰幼兒糖和鹽的攝入
鼓勵家庭選擇新鮮、營養豐富的食材,單獨自制多樣化食物。輔食質地從細到粗,輔食量從少到多。1歲內嬰兒輔食不加糖、鹽和其他調味品,現做現吃。1歲以上幼兒輔食要少鹽少糖,避免食用腌制和熏制食品、含糖飲料等高鹽高糖和辛辣刺激食物。制作輔食的食物包括谷薯類、深色的蔬果類、動物性食物(魚、禽、肉及內臟)、蛋類、奶及奶制品類、大豆及堅果類、其他蔬果等7類。添加輔食種類每日應當不少于4類,并且至少要包括一種動物性食物、一種蔬菜和一種谷薯類食物。
05 順應喂養,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父母和養育人要營造快樂、輕松的進食環境,耐心、積極地鼓勵但不強迫嬰幼兒進食。嘗試不同的烹飪方式和食物搭配,為孩子提供不同的味覺體驗。引導嬰幼兒與家人一起就餐,自主進食,必要時給予幫助。關注嬰幼兒發出的饑餓和飽足信號,用微笑、眼神接觸和積極的語言回應嬰幼兒,不以食物作為獎勵和懲罰手段。嬰幼兒進餐時不觀看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每次進餐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
06 嬰幼兒期充分身體活動,促進身體發育
在嬰幼兒期,身體活動可促進腦與神經內分泌系統發育,主要表現為認知、情感與社會交往等方面的促進作用,運動能力水平也可提示兒童心理發育狀況。0-1歲的嬰兒,鼓勵每天進行翻身、爬行、抓握等各種形式的身體活動,尤其是互動式地板游戲。對于尚不能自主行動的嬰兒,建議每天分次完成累計至少30分鐘的俯臥活動。1-3歲的幼兒,每天以親子活動為主的各種強度身體活動累計時間應至少達到180分鐘,其中大運動鍛煉為主的身體活動時間至少60分鐘。
07 嬰幼兒經常活動,避免久坐行為
久坐是一種能量消耗很低的行為,也包括嬰幼兒坐在汽車安全座椅、嬰兒車、高腳椅等身體活動受限的情況。嬰幼兒每天應盡可能減少久坐行為,每次坐姿不超過30分鐘為宜并鼓勵和看護者一起閱讀和聽故事。2歲以下嬰幼兒避免使用電子屏幕。2-3歲幼兒,每次屏幕時間不超過20分鐘,每天累計時間不超過60分鐘,越短越好。
08 親子運動游戲,提供嬰幼兒鍛煉機會
家長要充分利用室內外安全和開放的活動場地,開展親子活動和游戲,為嬰幼兒提供鍛煉機會。嬰兒期,引導進行俯臥抬頭、翻身、坐、爬、站立及行走等游戲活動,可以促進嬰幼兒身體動作發展。1歲及以上幼兒,引導進行滑滑梯、攀爬小型攀登架、鉆爬、上下樓梯、走小斜坡、跑跳、扔球、踢球等游戲活動,既可以體驗運動的樂趣,也可以培養嬰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和能力。律動游戲和身體控制游戲,可以提高兒童身體活動姿勢的轉換能力,鍛煉協調性、柔韌性和反應能力,增強平衡能力和軀干穩定性。
09 嬰幼兒戶外活動,養成運動習慣
鼓勵家長帶嬰幼兒到戶外接觸陽光和新鮮空氣,到公園、社區、游樂園中大型設施進行攀爬、跳躍、繞障礙物跑、走平衡木、玩滑梯和秋千等活動,幫助幼兒養成運動習慣,鍛煉體能。嬰兒每天開展1-2次戶外活動,逐漸延長戶外活動時間。1歲及以上幼兒每天應累計進行2小時戶外活動。戶外活動時間避免太早或太晚,遇到霧霾、高溫、高寒的天氣宜酌情減少戶外活動時間。
10 定期監測評估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保證健康成長
營養評價和健康指導,是嬰幼兒保健服務的重要內容。體重、身長和頭圍等是反映嬰幼兒營養狀況的直觀指標。1歲以內嬰兒應當在3、6、8和12個月時,1-3歲幼兒在18、24、30和36個月時,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婦幼保健院接受兒童健康檢查和咨詢指導服務,進行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評估,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調整喂養和身體活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