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并制定了不同學段勞動目標,讓勞動教育在校園“硬”起來。據了解,西安高新區第三十小學在勞動教育上先行一步,結合“秦嶺文化”校本課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斷實踐、探索,著力構建“食育文化”體系,全面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新的舉措。
學生上食育課
快樂勞動 美“食”每課
自2020年建校起,學校就著手建設食育課程以及食育坊。經過一年多的籌建,食育坊正式投入使用。在寬敞的食育工坊,壓面機、石磨、菜板等廚具以及各式各樣的調味品一應俱全。同時,學校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安排專職教師執教這門食育課程,每周開設一節食育課。經過多半個學期的實踐,孩子們已經學習到不少本領,比如摘菜,果蔬拼盤等。
學生展示果蔬拼盤
“烹”然心動 小廚不小
雖然學生年齡比較小,但是有一些孩子平時在家就比較喜歡做菜,因此在食育課程中,他們會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指導同伴實踐操作。
在實踐過程中,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價值被充分發揮,學生們不僅極大地鍛煉了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協同合作、創新思考的能力。
學生互相幫助、共同和面
“悅品”秦嶺 飲食文化
據了解,為了將勞動教育落到實處,該校結合“秦嶺文化”校本課程中的物產秦嶺課程,帶領學生學習食物背后的文化故事。
學生講述美食背后的故事
學校緊扣新時代勞動教育主題,努力促使勞動教育與“雙減”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緊密結合,不斷探索勞動課程模式,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樹德、增智、健體、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