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搭网配资,股票带杠杆,贵阳股票配资公司,炒股配资官方网

 食品伙伴網 | 食品有意思 關于我們

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中國說”對話回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5-25  來源:好吃的自然食育學堂
核心提示:近日,由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轉向可持續消費模式中國行動平臺(UNFSS-AT2 中國行動平臺)食物教育網絡、中國綠發會良食基金共同召集的“讓食物教育進入主流課堂”主題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中國說”對話于線上順利召開。
    近日,由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轉向可持續消費模式中國行動平臺(UNFSS-AT2 中國行動平臺)食物教育網絡、中國綠發會良食基金共同召集的“讓食物教育進入主流課堂”主題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中國說”對話于線上順利召開。此次對話在百度平臺同步直播,共有10萬余人觀看。
微信圖片_20210525103211
    “如何促進可持續食物教育進入正式教育體系視野?”是本次對話的核心議題,邀請食物教育及相關領域的十位嘉賓分別圍繞五個分議題進行分享和討論:
    教育系統對可持續食物教育的需求或期待
    • 國內開展可持續食物教育遇到的挑戰
     國內校園可持續食物教育案例分享
     國際校園可持續食物教育案例分享
     非正式教育對可持續食物教育在校內的推廣發揮哪些作用
    最后通過澄清定見的環節進行總結展望,希望在對核心議題進行探究的同時,增進對話各方之間的了解,共同探索可持續食物教育的未來。本次會議由UNFSS-AT2中國行動平臺食物教育網絡執行秘書長崔雪擔任主持人。
    對話伊始,本次對話的召集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良食專項基金主任簡藝先生致辭。簡藝先生介紹了本次以糧食系統轉型為主題的聯合國峰會的召開背景,指出了“食物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開展現狀,以及中國行動平臺在這一推動過程中所處的位置。今年的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是一個劃時代的會議,也是一場面向全球的可持續食物教育行動,簡藝先生呼吁各方積極關注食物教育,為建設食物健康可持續體系貢獻智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Shahbaz Khan(夏澤翰)教授就“可持續發展教育之水-能源-糧食(WFF)軸心關系教育”進行發言——水,能源和糧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需要更多人的“看見”和關心。而要認識到這一點并推動食物體系的轉型,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至關重要,他希望有機會和大家在食物教育領域達成合作,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五個分議題的對話環節,10位嘉賓輪流發言,各抒己見,圍繞核心議題,從不同角度探討如何促進可持續食物教育進入正式教育體系視野。
    北京學前教育協會副會長、ICEE國際兒童生態教育體系創始人馬琳琳女士認為,食物教育是最能完美融合兒童與自然及其背后文化的承載體,針對如何促進食物教育進入教育系統,她提出了教育計劃的倡導性主張、政策性支持、人才隊伍建設、課題研究四個方面的建議。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學會學生健康教育分會第一屆理事會委員劉曉潔女士總結了食物教育系統性、科學性、差異性、動態性的特點,及其面臨的尚未體系化、實踐研究先于理論、人才制約等問題和挑戰。她指出,講給誰、講什么、誰來講、怎么講,都需要系統的頂層設計以確保未來食物教育的可持續性。對于開展可持續食物教育遇到的挑戰,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秘書長、食育推動計劃項目負責人常明先生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歷和經驗。常秘書長認為,公眾對于食物教育的認識有待提升,仍需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校園是實踐可持續食物教育的重要場域,國內和國際都已有了豐富的實踐。
    在國內,道禾教育創始人、臺灣實驗教育聯盟理事長曾國俊先生和他的團隊專注于以我國文化為主體的食物教育,跟隨著二十四節氣的韻律,讓融合了傳統文化和在地智慧、具有國際視角的食育之花在孩子們的心靈綻放。
    Nisha老師作為負責學生可持續教育課程的一線教師,講述了清華附中國際學校在可持續食物教育方面的實踐,例如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日常課程結合;舉辦“影響力周”活動;學生代表與本地組織合作,致力于為社區帶來可持續的改變等。
    “用食物教育課程,給孩子最好的童年”,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郝堂村小學校長、全國綠色教師楊文平女士分享了她所在的學校開展食育課程,參與促進社區健康和鄉村教育重置項目的緣起、行動、體會和思考。
    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院院長張沁女士介紹了香港開展食物主題可持續教育的經驗,包括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程計劃、開展可持續發展目標通識課程、推廣包含“營養健康”目標在內的智慧健康學校等。
    放眼國際,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城市農夫”杜博思(Thomas Dubois)先生分享了不同國家的可持續食物教育案例以及他本人的教育實踐。杜博思教授認為,每個國家的教育系統有各自的特點,開展食物教育需要適應當地的文化。觀察和體驗食物的生產過程、開設相應的課程都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這同時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支持。
    在非正式教育領域,世界資源研究所(美國)北京代表處-中國食物與自然資源項目研究員曾輝女士,介紹了世界資源研究所在推動綠色供應鏈發展、減少浪費、促進可持續健康飲食方面的工作。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教育行動、通過線上和線下活動影響公眾,這些非正式教育對可持續食物教育的推廣發揮著重要作用。曾輝女士還指出,除了面向校園,社區、企業、家庭、成人等全社會不同領域,都需要進行可持續食物教育。
    上海綠色光年環保服務中心理事長倪歡女士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不斷探索,帶領機構團隊開展“綠光少年”、“綠光青年”項目,通過社區耕種、逛菜場PBL社會化學習、食物浪費科普講座和堆肥活動等,培養青少年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潔女士通過分析其在庫倫旗開展的食育工作經驗,總結出未來食物教育多主體聯合的發展趨勢——由科學研究提供理論支撐,企業、NGO、學校以及公眾媒體等多元化主體積極參與探索,學習國際先進經驗,為政府的相關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礎,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的道路。
結束了核心議題的縱向梳理后,嘉賓們圍繞主旨議題進行了開放式提問和回應。對于劉曉潔研究員計劃在高校開展食育相關課程的設想,倪歡理事長認為,首先要回答好“為什么”的問題,并就如何推廣課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張沁院長則從項目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做好可持續發展規劃的建議。曾國俊先生強調了將可持續落到實地的重要性,要“求難、求拙、求慢、求少”,在千難一易中尋找核心價值。其他各位嘉賓主要針對如何推廣食育和擴大影響力展開討論,并表達了共同建設好食物教育網絡,進一步交流和合作的愿望。
    澄清定見環節金句頻出,“活出來”、“多元主體聯合形成合力”、“做沒有圍墻的終身教育”、“關注消費者和離消費者最近的人”、“找對策略,自下而上積累”……嘉賓們分別用一兩句話或關鍵詞總結并回應了核心議題——“促進可持續食物教育進入正式教育體系的視野,需要社會各方采取哪些行動”。
    會議最后,中國綠發會良食基金孵化器協調人及食物政策官員、UNFSS-AT2中國行動平臺青年發起人歐陽惠雨先生對此次對話進行了總結發言。家庭教育、課堂教育、媒體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交織在一起,對影響和塑造年輕人的選擇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認為,目前正規的食物教育較為匱乏,持續的交流分享、更多的實踐推廣與合作值得強調,也期待可持續食物教育網絡可以持續地產生更大的影響。作為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中國行動平臺的青年發起人,歐陽惠雨呼吁全世界的青年人參與進來,共同創建變革食物系統的事業,同時發出了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中國青年大使的招募邀請。
    可持續食物教育是用生命滋養生命的教育,用食物守護地球的教育,也進行社會動員、為公眾賦能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方式。本次對話展現了在食物教育領域的諸多思考、研究和行動,歡迎所有關注可持續食物教育的學校、機構、媒體、個人等伙伴參與共建,通過食物教育行動促進食物體系的變革,攜手把對話中的愿景變成落地的實踐。
 

聲明:

  • 1.凡本網所有原始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食育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食育網”
  • 2.凡本網“來源”處標記“×××××(非食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為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 聯系方式:電話?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網,作為行業信息交流和推廣傳播平臺,旨在通過匯總行業信息,舉辦行業活動等,呈現中國食育發展動態。
電話: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郵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外亮甲店1號恩濟西園

  • 食育網公眾號

  • 食育網視頻號

  • 劉老師 18500193189
    (微信同號)
  •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