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斗桨浮访鞔_——
要在課程教學、校內活動、家庭生活、社會實踐中融入和開展勞動教育;
中小學1至2年級家庭勞動實踐每周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
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職業院校專題勞動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
小學高年級以上校外勞動每學年不少于1次,高校結合專業實習實踐開展校外勞動每學期不少于1次。
要在課程教學、校內活動、家庭生活、社會實踐中融入和開展勞動教育;
中小學1至2年級家庭勞動實踐每周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
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職業院校專題勞動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
小學高年級以上校外勞動每學年不少于1次,高校結合專業實習實踐開展校外勞動每學期不少于1次。
原文內容如下: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有關文件精神,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一)總體目標。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品質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勞動精神,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和勞動實踐能力,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二)具體目標。用3年左右時間統籌資源,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重點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學實驗農場、10個職業院校實習實訓基地;遴選10個勞動教育示范縣(市、區),遴選立項100個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300所省級勞動教育項目試點學校,以點帶面,實現“校校有場地、縣縣有基地”,帶動全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深入開展。
二、實施途徑
(三)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發揮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幼兒園階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幼兒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義務教育階段要將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實踐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特色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普通高中應結合當地產業和學生需求,開發豐富的職業技能類選修課程。職業院校應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及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在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生產實習、工業勞動、志愿者服務、社會實踐中加強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能力的培養。普通高校要結合學校自身培養定位,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將大學生專業實習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服務社會,不斷推進勞動教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勞動教育培養目標,設置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結合學科專業課程特色,融專業教育、生產勞動教育、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公益勞動和創新創業教育于一體。探索實施勞動實踐教育,可邀請農技人員、農業種植能手等到學校面對面、手把手傳授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能。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創客空間,引導學生以項目學習的方式,進行創意制造實踐。
(四)在校內活動中嵌入勞動教育。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設立宿舍管理、食堂幫廚、快遞收發、校園綠化等勤工助學崗,引導學生走進勞動一線。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把學校草地、花壇、食堂、餐廳、宿舍、文體設施等作為學生接受勞動實踐的場所,明確學生承擔力所能及的學校日常管理、清潔衛生事務,參與校園綠化管理、文體設施清潔、學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廳保潔、餐具清洗等。有條件的學??砷_辟“校園農場”,設立校本勞動技能培訓基地或“田園課堂”,適當開展種養勞動實踐。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志愿者日等,組織學生開展與勞動實踐有關的活動,或到“校農結合”基地開展勞動實踐。高校應當設置勞動實踐月或實踐周,在實訓實踐中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明確學分計算方式。各級各類學校要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勞動意識。
(五)在家庭生活中強化勞動教育。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幼兒園要引導幼兒掌握自主穿衣、吃飯、如廁、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協助家長完成擇菜、澆花、擺放碗筷等簡單的家務勞動。中小學可根據各年齡階段學生特點,安排學生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保障中小學1至2年級家庭勞動實踐每周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學生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勞動家庭作業以鼓勵學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適當幫助父母或其他長輩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為主。小學低年級學生家務勞動以整理內務為主。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以內務整理、洗菜、煮飯、炒菜、洗碗、洗衣、家庭衛生保潔、購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務勞動為主。中小學生每學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要按年度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密切家校聯系,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勞動教育合力。
(六)在社會實踐中拓展勞動教育。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小學、初中、高中每個學段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小學高年級以上校外勞動每學年不少于1次;高校結合專業實習實踐開展校外勞動每學期不少于1次。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千村萬戶”勞動實踐月或勞動體驗周,讓學生利用寒暑假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民一起勞動。充分利用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素質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會資源,結合團隊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城鄉學生交流,組織學生學工學農。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走出教室,參與社會實踐,如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勤工儉學、職業體驗活動等。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要立足自身的辦學定位,結合鄉村振興、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以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需要,積極探索適應當前環境和條件的勞動教育內容和方式;發揮學生專業特長,以勞動互助和服務社會的方式,設立促進學生勞動情感養成、勞動能力提升的系列勞動教育品牌引領項目。
三、基本要求
(七)統籌課程設置。義務教育階段1至4年級學生每學期分別至少完成1個主題活動,5至9年級學生每學期分別至少完成2個主題活動。普通高中一年級開展學生發展指導教育,二年級和三年級上學期開展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要盡可能兼顧多種活動方式,整合實施。普通高校應圍繞或依托專業實踐、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開展各種勞動教育活動。職業院校應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專題勞動教育。
(八)統籌課時安排。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課時中,安排一半以上時間采取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方式開展勞動實踐活動。職業院校專題勞動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普通高等學??稍谝延姓n程中設立勞動教育模塊,也可以專門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在保證課時總數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課時,相關專題活動可以與地方課程、學校課程融合實施。小學三年級以上可設勞動日,每月1次;也可設勞動周,每學年1次。
(九)統籌專業融合。堅持與各學科教育教學融合推進,積極推進跨學科實踐教育,結合學校發展特色和課程建設計劃,對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進行組合、優化和再開發,建構具有地域及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中小學要加大對學生勞動觀念和態度培養,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訓練。職業院校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圍繞就業創業,注重培養“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將勞動教育與專業學習、專業實驗、生產實習、工程實訓、畢業設計、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田野調查等有機結合起來。
(十)統籌成果呈現。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學生每學年完成1次社會服務和1種職業體驗活動,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集體勞動,鼓勵高年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積極參加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初中學生每學年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至少2份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勞動技術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會服務和2種職業體驗活動,積極進行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高一年級學生結合學生發展指導開展職業體驗;高二、高三年級學生須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課題研究報告或項目設計方案;高中三年期間,學生須參加至少1次志愿服務,并有完整的活動成果報告(或記錄),選擇至少一門專題教育內容,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普通高校學生必須完成至少2次社會勞動教育活動。職業院校學生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的考核結果計入學生學業成績。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強統籌領導。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領導,明確勞動教育責任主體和責任部門。加強縣級統籌,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參與型服務性勞動,確保勞動教育的時間、師資、經費、場地、設備等落實到位。加強校內統籌,既要發揮班主任、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也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加強校外協調,積極借助家庭、社會,特別是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等力量,為學生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會治理提供機會和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家長配合支持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大力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十二)加強經費投入。各市(州)、縣(市、區)要統籌中央補助資金、省級相關專項資金和自有財力,以及通過接受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加快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立學校勞動教育器材、耗材補充機制。學??砂凑找幎ńy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各地要將勞動教育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并由主管部門在部門的購買服務目錄中進行細化,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促進社會力量提供更優質的勞動教育服務。
(十三)加強師資建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學校勞動課教師在工資待遇、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選先、專業發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舉措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的規模和特點,配備專兼職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支持普通中小學、普通高等學校與職業院校建立師資交流機制,充分發揮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優勢,承擔普通學校勞動教育教學任務。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聘請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勞動模范、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等擔任勞動教育兼職教師。加強對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培訓,配備專兼職教研員,組織經常性的教研活動,開展教學競賽,不斷提高勞動教育教學質量。
(十四)加強資源開發。各地要把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積極創造條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運用所在區域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資源,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和社區建設需要,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場地或實踐基地建設。依托“校農結合”生產基地打造一批勞動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具有區域特色和學校特點的勞動體驗教育。通過自建或利用社會資源,建立以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創新創業等為主要內容的規模適當、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的勞動教育基地、勞動技術實踐教室,滿足勞動教育需要。農村地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確認一批土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確認一批廠礦企業作為學工實踐基地,認定一批城鄉社區、福利院、醫院、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等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公共場所作為服務性勞動基地。城鎮地區要統籌建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或利用現有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青少年宮和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涉農涉工高校、職業院校要優化教學實驗農場和教學實訓中心教育教學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學開設勞動體驗營。啟動省級勞動實踐教育和高校實驗區創建工作。
(十五)加強安全保障。以縣為單位建立完善勞動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勞動安全教育,著力提高學生安全勞動意識。強化勞動實踐活動安全風險評估,完善風險防控措施。依據學生身心發育情況,科學合理安排勞動實踐活動。貫徹落實《貴州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支持各地各學校依法妥善處理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糾紛。完善校方責任險和無過失責任險,探索開發與學生勞動安全密切相關的保險產品,發揮保險在化解學校安全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
(十六)加強督導檢查。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開展勞動教育督導,對市(州)、縣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保障勞動教育情況進行督導,將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情況納入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內容,并建立長效機制。學校要建立學生勞動教育評價制度,將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次數、勞動實踐態度、實際操作、勞動實踐成果等具體勞動實踐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一)總體目標。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品質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勞動精神,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和勞動實踐能力,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二)具體目標。用3年左右時間統籌資源,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重點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學實驗農場、10個職業院校實習實訓基地;遴選10個勞動教育示范縣(市、區),遴選立項100個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300所省級勞動教育項目試點學校,以點帶面,實現“校校有場地、縣縣有基地”,帶動全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深入開展。
二、實施途徑
(三)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發揮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幼兒園階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幼兒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義務教育階段要將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實踐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特色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普通高中應結合當地產業和學生需求,開發豐富的職業技能類選修課程。職業院校應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及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在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生產實習、工業勞動、志愿者服務、社會實踐中加強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能力的培養。普通高校要結合學校自身培養定位,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將大學生專業實習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服務社會,不斷推進勞動教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勞動教育培養目標,設置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結合學科專業課程特色,融專業教育、生產勞動教育、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公益勞動和創新創業教育于一體。探索實施勞動實踐教育,可邀請農技人員、農業種植能手等到學校面對面、手把手傳授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能。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創客空間,引導學生以項目學習的方式,進行創意制造實踐。
(四)在校內活動中嵌入勞動教育。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設立宿舍管理、食堂幫廚、快遞收發、校園綠化等勤工助學崗,引導學生走進勞動一線。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把學校草地、花壇、食堂、餐廳、宿舍、文體設施等作為學生接受勞動實踐的場所,明確學生承擔力所能及的學校日常管理、清潔衛生事務,參與校園綠化管理、文體設施清潔、學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廳保潔、餐具清洗等。有條件的學??砷_辟“校園農場”,設立校本勞動技能培訓基地或“田園課堂”,適當開展種養勞動實踐。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志愿者日等,組織學生開展與勞動實踐有關的活動,或到“校農結合”基地開展勞動實踐。高校應當設置勞動實踐月或實踐周,在實訓實踐中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明確學分計算方式。各級各類學校要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勞動意識。
(五)在家庭生活中強化勞動教育。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幼兒園要引導幼兒掌握自主穿衣、吃飯、如廁、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協助家長完成擇菜、澆花、擺放碗筷等簡單的家務勞動。中小學可根據各年齡階段學生特點,安排學生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保障中小學1至2年級家庭勞動實踐每周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學生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勞動家庭作業以鼓勵學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適當幫助父母或其他長輩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為主。小學低年級學生家務勞動以整理內務為主。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以內務整理、洗菜、煮飯、炒菜、洗碗、洗衣、家庭衛生保潔、購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務勞動為主。中小學生每學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要按年度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密切家校聯系,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勞動教育合力。
(六)在社會實踐中拓展勞動教育。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小學、初中、高中每個學段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小學高年級以上校外勞動每學年不少于1次;高校結合專業實習實踐開展校外勞動每學期不少于1次。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千村萬戶”勞動實踐月或勞動體驗周,讓學生利用寒暑假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民一起勞動。充分利用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素質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會資源,結合團隊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城鄉學生交流,組織學生學工學農。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走出教室,參與社會實踐,如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勤工儉學、職業體驗活動等。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要立足自身的辦學定位,結合鄉村振興、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以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需要,積極探索適應當前環境和條件的勞動教育內容和方式;發揮學生專業特長,以勞動互助和服務社會的方式,設立促進學生勞動情感養成、勞動能力提升的系列勞動教育品牌引領項目。
三、基本要求
(七)統籌課程設置。義務教育階段1至4年級學生每學期分別至少完成1個主題活動,5至9年級學生每學期分別至少完成2個主題活動。普通高中一年級開展學生發展指導教育,二年級和三年級上學期開展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要盡可能兼顧多種活動方式,整合實施。普通高校應圍繞或依托專業實踐、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開展各種勞動教育活動。職業院校應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專題勞動教育。
(八)統籌課時安排。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課時中,安排一半以上時間采取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方式開展勞動實踐活動。職業院校專題勞動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普通高等學??稍谝延姓n程中設立勞動教育模塊,也可以專門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在保證課時總數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課時,相關專題活動可以與地方課程、學校課程融合實施。小學三年級以上可設勞動日,每月1次;也可設勞動周,每學年1次。
(九)統籌專業融合。堅持與各學科教育教學融合推進,積極推進跨學科實踐教育,結合學校發展特色和課程建設計劃,對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進行組合、優化和再開發,建構具有地域及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中小學要加大對學生勞動觀念和態度培養,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訓練。職業院校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圍繞就業創業,注重培養“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將勞動教育與專業學習、專業實驗、生產實習、工程實訓、畢業設計、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田野調查等有機結合起來。
(十)統籌成果呈現。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學生每學年完成1次社會服務和1種職業體驗活動,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集體勞動,鼓勵高年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積極參加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初中學生每學年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至少2份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勞動技術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會服務和2種職業體驗活動,積極進行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高一年級學生結合學生發展指導開展職業體驗;高二、高三年級學生須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課題研究報告或項目設計方案;高中三年期間,學生須參加至少1次志愿服務,并有完整的活動成果報告(或記錄),選擇至少一門專題教育內容,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普通高校學生必須完成至少2次社會勞動教育活動。職業院校學生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的考核結果計入學生學業成績。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強統籌領導。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領導,明確勞動教育責任主體和責任部門。加強縣級統籌,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參與型服務性勞動,確保勞動教育的時間、師資、經費、場地、設備等落實到位。加強校內統籌,既要發揮班主任、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也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加強校外協調,積極借助家庭、社會,特別是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等力量,為學生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會治理提供機會和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家長配合支持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大力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十二)加強經費投入。各市(州)、縣(市、區)要統籌中央補助資金、省級相關專項資金和自有財力,以及通過接受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加快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立學校勞動教育器材、耗材補充機制。學??砂凑找幎ńy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各地要將勞動教育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并由主管部門在部門的購買服務目錄中進行細化,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促進社會力量提供更優質的勞動教育服務。
(十三)加強師資建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學校勞動課教師在工資待遇、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選先、專業發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舉措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的規模和特點,配備專兼職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支持普通中小學、普通高等學校與職業院校建立師資交流機制,充分發揮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優勢,承擔普通學校勞動教育教學任務。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聘請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勞動模范、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等擔任勞動教育兼職教師。加強對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培訓,配備專兼職教研員,組織經常性的教研活動,開展教學競賽,不斷提高勞動教育教學質量。
(十四)加強資源開發。各地要把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積極創造條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運用所在區域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資源,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和社區建設需要,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場地或實踐基地建設。依托“校農結合”生產基地打造一批勞動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具有區域特色和學校特點的勞動體驗教育。通過自建或利用社會資源,建立以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創新創業等為主要內容的規模適當、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的勞動教育基地、勞動技術實踐教室,滿足勞動教育需要。農村地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確認一批土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確認一批廠礦企業作為學工實踐基地,認定一批城鄉社區、福利院、醫院、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等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公共場所作為服務性勞動基地。城鎮地區要統籌建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或利用現有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青少年宮和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涉農涉工高校、職業院校要優化教學實驗農場和教學實訓中心教育教學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學開設勞動體驗營。啟動省級勞動實踐教育和高校實驗區創建工作。
(十五)加強安全保障。以縣為單位建立完善勞動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勞動安全教育,著力提高學生安全勞動意識。強化勞動實踐活動安全風險評估,完善風險防控措施。依據學生身心發育情況,科學合理安排勞動實踐活動。貫徹落實《貴州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支持各地各學校依法妥善處理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糾紛。完善校方責任險和無過失責任險,探索開發與學生勞動安全密切相關的保險產品,發揮保險在化解學校安全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
(十六)加強督導檢查。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開展勞動教育督導,對市(州)、縣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保障勞動教育情況進行督導,將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情況納入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內容,并建立長效機制。學校要建立學生勞動教育評價制度,將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次數、勞動實踐態度、實際操作、勞動實踐成果等具體勞動實踐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