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9日,由食育國際研討會組委會主辦,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聯合主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共新縣縣委、新縣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新縣教育體育局、新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食育”推動計劃公益項目組作為承辦單位;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九陽希望基金、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愛心基金會、美國亞洲文化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全球健康研究院作為支持單位的“2018中國食育國際研討會” 于新縣·大別山露營公園順利召開。
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中小學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今年2月份,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開展“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的通知》,明確提出將“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活動貫穿2018年全年。
國家的健康教育政策早已發布、那么如何更好地落地,就需要聯合政府、學界、學校、民間等各方的力量,集思廣益,一起來推動。為此特舉辦以“推動食育計劃,托舉健康未來”為主題的中國食育國際研討會,邀請到美國政府的健康項目專家、日本食育專家、國內研究推動食育工作的先行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不同領域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切磋研討,總結新縣開展食育的經驗,推動中國食育工作,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王旭峰擔當本次研討會的主持人
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代表、大使尤少忠先生致開幕詞。尤大使站在國際視角,表達了本次研討會開展具有的深刻意義:它不僅是一次食育開展經驗的國際交流分享會,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為了傳承中國千年的飲食文化。尤大使講到,法國、德國、瑞典、巴西等不同國家都在開展形式多樣的食育活動。并且明確提出國家在最重視健康教育的階段,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路在腳下,但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各界,包括我們國內和國外的有關機構和朋友們大家攜起手來,共同為健康中國以及中國的實際工作做出更多的努力。提到了總書記所說的“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的小康。”
河南省新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熊建欣先生致歡迎辭。新縣是全國貧困縣,熊縣長講到:貧困需要改變、群眾需要健康,鄉村需要振興,所以新縣健康促進勢在必行。同時指出,食育建設要做到三“行”——健康先行、文化伴行、全民共行。要求各級政府、家庭、學校、社區、企業、媒體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堅持食育現行,努力把食育建設覆蓋每個領域,每個行業,每一個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趙文華介紹,超重和肥胖不是營養好,而是營養不良!對于肥胖兒童來說,不是讓他們絕食減肥,而是調整飲食結構。目前我們面臨著和所有發達國家一樣的挑戰,與2002年相比,目前我國兒童不管男孩女孩,不管城市農村,肥胖的整體數量是翻倍增長的。面對這樣的挑戰,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合力,對孩子們進行科學的引導和培養。孩子們一生對食物的認知、選擇主要在學生階段決定。除此之外社會經濟水平,父母的文化和職業等都會影響孩子食物的選擇,應該從小就讓他們自主掌握這些知識,同時利用好同伴效應,讓食育進校園,在同伴之間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互相競爭,形成良好的行為。
日本廣島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鈴木明子教授介紹,《食育基本法》的基本政策在家庭、學校及托兒所都有同步推進,同時,也包括農業部開展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溝通在內的一系列活動,以此來促進地區經濟。日本小學生從五六年級開始接受“家庭科”必修課教育,“這頓飯交給我了”這樣一種學生對家庭的責任與對飲食的熱愛,在學生家庭科章節充分體現。五年級的學生一年有60課時,六年級有55課時,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必須上。孩子從小學就開始學制作米飯和味增湯,在小學五六年級兩年中,要學習做米飯、味增湯,簡單的水煮和炒4種知識和技能。高中則側重于強調學生男女共同合作,創造生活的能力,這是家政課所要實現的教育目標。
美國鮑爾州立大學特聘主任教授王友發為大家介紹,美國聯邦政府及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兒童青少年營養健康,除了不斷加大兒童青少年營養項目財政投入以外,美國婦幼營養補助計劃(WIC)費用投入也在逐年上升。美國農業部(USDA)是聯邦政府資助和管理很多營養項目的重要機構,負責制定《2015-2020美國居民膳食指南》, 同時開展包括美國學校午餐項目、美國學校早餐項目、特殊牛奶項目、暑期兒童餐飲服務項目、兒童與成人食品扶助項目、新鮮水果蔬菜項目在內的多項兒童營養項目。除此之外,美國中央政府把兒童肥胖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投入大量資金,規劃規范,督促督導,這對于美國的兒童生長發育健康都非常重要。
臺灣癌癥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與大家分享: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預防多種疾病,包括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癥,而兒童時期是培養飲食習慣的黃金時間。世界衛生組織分析1000萬癌癥病例發現,1/3癌癥的發生與飲食有關,其他還包括環境與基因,而飲食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容易控制的因素,所以食育尤為重要。開展食育過程中,要塑造吸睛、吸心、各校各種學習進度皆適用的食育風格,通過一系列方法來有效進行食育。比如通過漫畫、卡通片的形式,吸引小朋友注意力。課程中穿插有獎問答,加強記憶力并增加參與度,同時配合有趣的冒險闖關,吸引小朋友不斷的了解。報告中,黃老師分享了臺灣小樂活食育課程和視頻,將營養素和疾病殺手擬人化,塑造了鮮明的形象,讓孩子們寓教于樂中學習食育。
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臧曼介紹新縣開展食育的經驗中指出,新縣城鄉居民的健康素養整體水平不高,群眾的健康生活理念亟待提升,飲食搭配不科學,特別是普遍存在的高鹽高油等不健康飲食習慣引發的慢性病,成為了危害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兒童健康的重要因素。正是面臨著雙重壓力和雙重考驗,新縣啟動了健康促進項目試點縣的建設,希望通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創新全民的健康預防體系,來提高群眾的健康素養和生活質量,在減少因病致貧群體存量的同時,從食育源頭抓起,通過倡導合理健康的飲食來降低因病致貧這個群體增量的因素,全力彌補健康的短板,最大的遏制住吃出來的貧困,為全縣的脫貧摘帽,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全縣共有28所學校開設了食育課,累計課時達到300多節,打造了以光彩實驗學校為食育標桿的一批示范學校,促進了新縣“食育”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變和提升。
比治山大學健康營養學部管理營養學科講師沖本久恵介紹,日本在1947年發布營養師法,讓營養師職業合法化,并介紹了日本營養師常見的從業崗位。日本的營養師、管理營養師、營養教育指導員都是需要經過比較嚴格的考核。日本學校供餐始于1889年,距今已有129年的歷史。到1965年以后,幾乎所有的日本小學和80%以上的初中都實施了免費供應午餐的制度,之所以數百年不懈的堅持供餐,就是為了自小實現學校食育教育的目的。
長崎省立大學看護營養學部營養健康學科教授冨永美穗子為大家介紹日本大學的食育活動,日本大學里有個“飯搭子”社團,這是由學生組成的一個自助組織,以最終培養出這樣具有實踐和專業知識相結合的優秀人才為目標,同時這些人才也會對地區的發展作出貢獻,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個社團實際是指蔬菜烹飪社。蔬菜烹飪社不僅僅是做蔬菜烹飪,更是在大學里面食育活動的一個重要平臺,通過種植收割烹飪蔬菜,切身地感受到了糧食生產相關的一些根本性的知識和飲食的重要性,并且可以通過飲食這一話題與各種各樣的人進行交流,提高彼此對飲食的興趣。社團活動包括校園里面的菜地的打理,烹飪教室里的教學活動,還有一些校外的培訓,以及在學校當地人群進行交流以及烹飪大賽等。
原平橋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辦公室主任禹明善談及食育計劃的經驗說到,通過食育,讓孩子理解人與食物,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從當地的簡單食材當中去理解生命的意義,讓食育成為公民教育中生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食育不僅深刻地改變了我們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及存在方式的認識,而且十分欣喜地看到一堂鄉村小學課程與一個鄉村社區建立的聯系。原來我們做社區‘ 健康服務進家庭’項目一直苦于不能實現健康教育家庭化的目標,通過食育,通過鄉村教育實現了,并且帶來了鄉村社區健康促進的積極變化,這是最好的有根的現代教育。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食育”推動計劃項目負責人劉璐說,截止2017年12月我們開展的健康教育課程5731場,受益人數27萬人次,在大量工作經驗的積累下,為了讓食育課程更加標準化、專業化,去年我們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公衛學院,一起編寫修改食育教材,希望今年9月份這套教材可以使用。2017年發表了有關食育與學生健康素養改善的論文,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了食育工作對于學生行為和意識的改善。也很希望能和更多專家老師一起來完成這個工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國民健康素養處在初級階段的現在,健康教育從娃娃抓起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研討會,除了現場發言的嘉賓以外,我們還請來了幾位遠道而來的重要嘉賓,特安排了嘉賓訪談環節。中國營養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孟慶芬,中國教育后勤協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機關服務局原副局長張文忠,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郭玉貴,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校董會主席、(華盛頓)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社長趙曉明(從左二至右)。
中國營養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孟慶芬提到,本次研討會開啟了中國食育教育的一個里程碑的事件。食育不是一個很小的吃飯問題,實際上人從生到死,在他生命的全過程,怎么吃,吃什么對自己的生命是一種尊重。我希望食育能夠立法,能夠讓政府、學校、家庭、社團一起攜手,我希望能夠讓政府對非政府組織引起更高度的重視。
中國教育后勤協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機關服務局原副局長張文忠說,食育從種子到種植、培育、收獲、制作,整個過程都讓學生參與,要和德智體美勞相結合,這就是全面育人。也就是說把食育滲透到整個教育領域當中去。食育在教育這塊陣地上,現在仍然還是一塊空白,但是它關系到我們今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我們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希望。食育實際是我們不僅飯要好吃,還要吃好,強壯身體來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郭玉貴談到,我們國家各個時代的教育方針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現在主要是德智體美勞五個字,接下來還應該繼續發展到六個字,因為不管是勞動的發展,美食的發展,你的基礎都是你的身體發展。另外,我們的食育應該不限于我們的孩子,應該包括老年、年輕人、軍隊等等,因為這事只要有人的地方,你必須要生存。因此食育在橫向上,要覆蓋所有的群體;在縱向上,食育應該要貫穿人的一生。
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校董會主席、(華盛頓)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社長趙曉明提到,他邀請項目負責人劉璐去上海一所很好的小學上過食育課,反響效果特別好。針對這個現象趙老師就在思考上海的家長受教育水平比較高,知識的普及率也很高,為什么食育這件事不是在上海這樣發達的一線城市先開始,而是從新縣這樣一個中國農村開始。他認為最主要是新縣政府的敏銳洞察力以及包容性,政府跟非政府之間的這種合作與信任。中國的歷史,中國的革命,告訴我們,革命從農村開始發展會更容易成功。所以說食育是一個微小的行動,但是我相信它會帶來深刻的革命。
最后,由新縣健康促進項目專家組成員、愛心基金會會長翁永凱博士為論壇致閉幕詞,我們現在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有效地整合資源。今天能聚集各界朋友在新縣開食育研討會,可見新縣政府領導具有前瞻性眼光、前衛的思想。作為首個啟動國家健康促進項目的示范縣,凝聚了各方力量和資源,聯合培養出一支骨干隊伍,搭建一個大健康的社會平臺。這種政府和社會組織的成功合作,是開展健康促進和食育教育工作的一大亮點。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和交流,各地能夠嘗試復制和推廣新縣、平橋等地的食育經驗?,F在是國家高度重視全民健康的大好時機,努力抓住歷史賦予的機會,促進食育教育的全面開展。
另外,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好比播種和收獲不在一個季節,中間隔著的這段時間,我們就叫它堅持和堅守。做食育不是短平快、立竿見影的事情,它需要時間才能結果,才會有收獲。
愛心基金會會長翁永凱和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戴志恒一起為所有的發言嘉賓頒發感謝狀
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代表、大使尤少忠先生(左1)為新縣人民政府臧曼副縣長(左2)授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趙文華女士(右1)為平橋區教體局李遠威副局長(右2)授牌
“食育”推動計劃項目在河南信陽市已耕耘4年,從最初的一所試點校發展到現在的新縣、平橋區的一縣一區模式,去年培養當地70所學校100余名食育教師,輔導當地開展食育工作。真正做到從政府到學校,再到老師,自上而下共同促進食育在當地落地生根。借此機會也將對他們進行表彰和鼓勵,授予它們全國食育工作優秀縣(區)的榮譽牌匾。這是對他們為“食育” 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希望將食育優秀縣區的榜樣力量發揚光大,帶動更多的地區更好地開展食育工作,最終實現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景。
教育部機關服務局原副局長張文忠老師(左)為新縣光彩實驗學校姜家云校長頒發“食育標桿校”牌匾
新縣光彩實驗學校已初步建立從學生課堂-食育功能教室-班級菜園-營養餐廳-家長食育課堂的食育體系,真正做到豐富多彩的食育課堂形式,在食育的摸索道路上,率先做出了優秀的帶頭示范。因此,特授予“食育標桿校”的榮譽稱號。
現場精彩集錦
29日上午,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跨入中國的食育課堂參觀交流,日本的食育專家給予新縣“食育”模式很高的評價!中國作為傳統的飲食大國,在“食育”教育與全民健康的大道上邁出了堅實而重要的一步!
與會嘉賓領導在食育試點校門口合影
廣島大學鈴木明子教授從日本帶來食育書籍贈送給光彩實驗學校
陳兵校長帶嘉賓參觀校園食育建設
食育苑是光彩實驗學校專門開辟的1200平方米的食育菜地,由全校的18個班級,近千名學生,還有部分學生的家長、志愿者分工種植養護,每個菜地都有責任班級,每種蔬菜成長都有檔案記錄。菜地的翻耕,蔬菜的播種和育苗的養護,包括我們蔬菜成熟之后的銷售,整個都由學生全程組織和參與,使他們在種菜養菜和賣菜的過程中間,認知食材,感恩自然,獲得生命的認識,感恩自然的饋贈。
日本專家在認真看學生的種植記錄本
食堂里的食育文化
專家老師觀摩食育課堂
光彩實驗學校已將食育納入校本課
特別感謝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作為首席媒體支持派出強大的陣容做全媒體平臺的實時宣傳報道。同時也感謝中國網、人民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中國教師人才網、營地教育網、芥末堆、信陽日報、新縣電視臺、新縣網、《今日新縣》報對本次大會的支持。感謝羚銳制藥為所有參會人員提供的豐富隨手禮。感謝茶歇贊助企業:九陽提供香甜可口的豆漿、龍羊峽提供的美味三文魚。特別感謝為本次研討會付出所有努力的專家學者、老師、工作人員、志愿者,因為有你們,才有本次大會的圓滿召開!
“健康中國 2030”已吹響了健康教育的集結號,目標和方向已經明確,落地工作需要全國各地的同仁共同努力,未來期待攜手更多的伙伴共同推進國家食育的進程,共同助力健康中國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