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搭网配资,股票带杠杆,贵阳股票配资公司,炒股配资官方网

 食品伙伴網 | 食品有意思 關于我們

新疆克拉瑪依:勞動教育對話“成長密碼” 開啟育人新圖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4-18  來源:克拉瑪依市教育研究所
核心提示:4月16日下午,克拉瑪依市中小學的勞動教師們齊聚一堂,共同開展了一場以“品悟勞動教育項目案例,共筑育人實踐新思維”為主題的深度研討活動。
    春雨潤物細無聲,匠心獨運育新苗。4月16日下午,克拉瑪依市中小學的勞動教師們齊聚一堂,共同開展了一場以“品悟勞動教育項目案例,共筑育人實踐新思維”為主題的深度研討活動。
    本次研討活動由克拉瑪依市教育研究所主辦、克拉瑪依區教研室與第五小學承辦,第五小學孫英娟副校長主持。活動以案例分享、教學競技與實地考察為主線,積極探索勞動教育的創新發展路徑。這不僅是一場案例分享的“盛宴”,更是一次對勞動教育“破圈”發展的創新嘗試。
    案例分享:多元視角,開啟勞動教育新范式
    在案例分享環節,四位老師帶來了精彩紛呈的勞動教育案例,展示了勞動教育從“餐桌”到“棉田”等多樣的打開方式。
    綠雅小學李雪萍老師帶來的《餐前餐后我幫忙》,巧妙還原了生活化的勞動場景。她將“小餐桌”變成了學生責任感的啟蒙之地,讓學生在熟悉的家庭情境中學習勞動技能,真切地感受到勞動在家庭生活中的價值,從而培養家庭責任意識。該勞動項目以二十一天習慣養成目標為指引,有機融合生活與勞動實踐,切實達成了勞動育人的目標。
    第六中學吳榮鮮老師以《破界,看見更廣闊的世界》為題,帶來了“新疆棉花”的故事。她通過展現新疆棉花在經濟、文化領域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國際市場上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成功激發了學生的研究熱情。這一案例構建了真實情境,打通了學科與生活的壁壘,融合多學科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跨領域思考和創新能力,讓知識從書本走向生活,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同時,也讓教師、課程、學生實現了從知識“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角色轉變,充分印證了“勞動是橋梁”的深刻隱喻,連接起知識與實踐、地域、文化以及代際之間的對話。
    第五小學陳芳輝老師現場展示了學生制作的“迷你木橋梁”模型,精巧的榫卯結構中盡顯“木藝匠心”。陳老師介紹,木橋梁課程并非單純的手工制作,而是集科學實踐、未來工程師與設計師培養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它以勞動為載體,實現了知識應用、思維培養與價值觀塑造的“三位一體”。學生們在“造橋”過程中體驗勞動創造的艱辛與喜悅,在“承重”測試中領悟科學探索的嚴謹與魅力,成長為兼具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未來建設者。陳老師還表示,未來將繼續優化課程項目設計,加強教學過程管理,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綠雅中學魏燕老師帶來的上海-新疆雙城服務勞動案例——“為新疆初二學生設計上海研學線路”,以“跨域共情”為紐帶,將勞動教育與地域文化傳播、社會責任培養緊密結合。學生們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深刻理解了勞動的多元價值。該案例實現了學生從“被動執行”到“主動服務”的角色重塑,讓勞動成為溝通文化與責任的重要紐帶。魏燕老師強調“真實情境是催化劑”,當勞動任務與學生生活、社會責任產生共鳴時,學生的創造力便不再受限于課堂。
    克拉瑪依區勞動教研員呂曉靜老師對四位老師的案例進行了精彩點評:“今天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勞動教育可以是餐桌上的禮儀、棉田里的科學,也可以是木藝里的匠心、創想中的實踐。無論是哪種勞動項目都能聚焦于學生勞動素養的全方位培育,涵蓋勞動觀念、能力、習慣以及情感價值觀等多個維度,致力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克拉瑪依市勞動教研員王秀梅老師在總結中指出:“四位教師所展示的教學案例,均巧妙地從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切入,采用問題導向與任務驅動的模式,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并將評價環節前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彰顯了教學評一致性。”她進一步強調,若能把勞動項目精心設計為‘成長型任務’,使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技能、塑造品格,那么勞動教育便能切實成為育人環節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課。
    沉浸式體驗:木工教室里的“木藝溫度”
    案例分享結束后,老師們滿懷好奇地走進第五小學木工教室。一踏入教室,大家就被陳列架上學生制作的精美木橋梁、專業的木工設備以及各式各樣的木工工具所吸引,真切觸摸到了“木藝”的溫度。
    教壇新秀“過招”:理論與實踐的雙向奔赴
    此次教研活動還同步啟動了“教壇新秀”復賽。比賽以課標為綱,著重考驗教壇新秀教師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科素養的設計能力,促進了教師們從理論到行動的積極探索。
    此次教研活動或成為克拉瑪依市勞動教育改革的又一重要支點。在這里,木橋的承重測試、棉花的跨界之旅、餐桌旁的服務身影以及跨域協作的角色重塑,共同勾勒出未來建設者的清晰輪廓:他們既能腳踏實地、深耕細作,又能心懷夢想、仰望星空。隨著勞動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克拉瑪依市的勞動教育正沿著“項目化、生活化、本土化”的路徑穩步前行,讓“勞動最光榮”的種子在每一間教室、每一個孩子的心中悄然生根。
 

聲明:

  • 1.凡本網所有原始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食育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食育網”
  • 2.凡本網“來源”處標記“×××××(非食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為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 聯系方式:電話?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網,作為行業信息交流和推廣傳播平臺,旨在通過匯總行業信息,舉辦行業活動等,呈現中國食育發展動態。
電話: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郵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外亮甲店1號恩濟西園

  • 食育網公眾號

  • 食育網視頻號

  • 劉老師 18500193189
    (微信同號)
  •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