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4月1日至2日下午,棲霞市實驗小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清明節勞動實踐活動。四年級百余位學生在學校悅心食育工坊親手制作了面燕和青團,在勞動中感受傳統節俗的魅力。
面燕傳情
活動現場,學生們在食育工坊老師的耐心指導下,開啟了創意面燕的制作之旅。從揉面排氣的基本功,到造型設計的巧思;從色彩搭配的審美,到工具使用的技巧......“小廚師”們個個全神貫注,沉浸在手工制作的樂趣中。面燕蒸熟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找出自己做的面燕,咬上一口,紛紛表示:“自己做的太好吃了”,收獲了滿滿的勞動成就感和幸福感。
青團飄香
在青團制作現場,學生們學著揉面、搓團、包餡,忙得不亦樂乎。老師則在一旁指導,不時給予學生幫助。隨著一雙雙小手的忙碌,一個個圓潤可愛的青團逐漸成型。有的孩子別出心裁,在青團上捏出花瓣造型;有的則精益求精,反復調整著青團的形狀。不一會兒,托盤上就擺滿了形態各異的青團,碧綠如玉,散發著淡淡的艾草香氣。最后給青團刷上油,放進蒸籠,心中充滿著對勞動果實的期待。打開蒸籠,艾草和豆沙的香氣四溢,孩子們歡呼起來。大家笑著、吃著,贊不絕口,有的孩子還把青團帶給家人品嘗。
在孩子們靈動的小手中,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面燕展翅欲飛,一個個碧綠誘人的青團香氣四溢。這些傳統美食不僅承載著節日的記憶,更展現了孩子們對非遺文化的用心傳承。棲霞市實驗小學將繼續深化悅心食育工坊特色勞動教育,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悟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稚嫩的心田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