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搭网配资,股票带杠杆,贵阳股票配资公司,炒股配资官方网

 食品伙伴網 | 食品有意思 關于我們

關于印發山西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4-01  來源: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核心提示:為倡導和推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省居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預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實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山西省衛生健康委等15個部門聯合制定了《山西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F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各市衛生健康委、愛衛辦、教育局、工業和信息化局、民政局、商務局、文化和旅游局、市場監管局、體育局、疾控局、總工會、團委、婦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各監管分局,委直有關醫療衛生機構:

為貫徹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個部門《關于印發“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衛醫急發〔2024〕21號)要求,倡導和推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省居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預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實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省衛生健康委等15個部門聯合制定了《山西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山西省教育廳 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山西省民政廳 山西省商務廳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 山西省廣播電視局  

                  山西省體育局 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局

                  山西省總工會 共青團山西省委員會

                  山西省婦女聯合會

                  2024年12月4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山西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

體重水平與人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癥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調查顯示,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亟需加強干預,予以改善。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健康中國·山西行動(2019—2030年)》有關工作要求,倡導和推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啟動實施為期三年的全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自2024年起,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實現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廣泛建立,體重管理服務模式更加完善,全省居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體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漸形成,部分人群體重異常狀況得以改善。

二、工作任務

(一)加強科學普及和宣傳指導,提高居民體重管理意識

1.強化體重管理科學指導。加強體重管理權威信息編制和發布。結合山西實際,宣貫居民體重管理核心知識、體重管理指導原則、基層醫務人員開展體重管理健康教育指導要點等,優化完善體重管理和肥胖防治相關標準,制定規范化體重管理策略及措施。開發適合居民使用的體重管理工具。針對山西特色飲食習慣,加強公眾食物營養和飲食文化教育,逐步改善居民飲食結構。倡導健康膳食、吃動平衡、“三減三健”等健康理念,指導公眾正確認識健康體重、科學動態管理體重,消除體重認知誤區,提高科學健康知識的傳播力和可及性。引導公眾自覺進行體重管理,防止超重、肥胖和體重過輕的情況發生,推動體重管理逐步形成社會共識。(省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相關部門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市落實,下同,不再列出)

2.創新體重管理科普形式。積極開拓宣傳渠道,利用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地鐵、公交、樓宇、電梯等戶外媒體以及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廣泛開展健康體重宣傳,推動體重管理科普宣教進家庭、進社區、進學校、進醫療衛生機構、進機關企事業單位、進商超、進賓館、進餐館食堂等,逐步擴大體重管理知識普及的覆蓋范圍。結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愛國衛生月、全民營養周、全民健身日、體育宣傳周、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中國學生營養日、全國高血壓日、聯合國糖尿病日、“健康中國母親行動”宣傳月、《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體重管理宣傳活動,科學有效應對“小胖墩”“節日胖”“假期肥”“過勞肥”等體重問題。(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愛衛辦、省教育廳、省工信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省體育局、省疾控局、省總工會、共青團山西省委、省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3.提升體重管理科普能力。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專家、行業學(協)會以及社會團體的作用,充實涵蓋內分泌、營養、心內、呼吸、普外、消化、婦兒、中醫、精神衛生、運動康復等多專業學科的體重管理專家力量,為體重管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議,指導開展科普活動。推動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醫務人員開展體重管理相關科普工作,提升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等志愿者的宣傳指導能力。加強征集、總結和推廣體重管理或肥胖防控方面的典型做法和特色實踐。(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省疾控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動員社會廣泛參與,提升體重管理效能

4.積極營造體重管理社會支持性環境。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對超重肥胖的門急診、住院患者和簽約居民提出相關建議,促其體重回歸正常范圍。推廣“一秤一尺一日歷”(體重秤、腰圍尺、體重管理日歷),鼓勵家庭、醫療衛生機構、藥店、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賓館等配置體重秤,有條件的配置人體成分分析儀。擴大健康小屋(健康加油站)社區覆蓋范圍,積極推動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步道、健康街區、健身器材等支持環境建設。鼓勵公共體育場地、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的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向社區居民開放。加強健康單位建設,鼓勵單位為職工健身提供基礎設施和條件。推進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建設,鼓勵食堂使用智能化系統,提供個性化的營養配餐指導。校園內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行動,保障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動,組織“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健康城鎮 健康體重”等活動。鼓勵商業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有效參與體重管理,充分發揮支持保障作用。鼓勵開發具備連續動態采集分析體重變化并提供體重管理建議的移動應用程序(APP)和小程序,促進體重管理日?;?、便利化、規范化。(省愛衛辦、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工信廳、省民政廳、省體育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省疾控局、省總工會、共青團山西省委、省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5.強化家庭體重管理的重要作用。將體重管理納入健康家庭建設內容。以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培養為重點,將健康體重作為家庭生活新理念,做到“三知一管”(即知曉健康體重標準、知曉自身體重變化、知曉體重管理方法,科學管理自身體重)。家庭成員定期測量體重,加強相互提示和監督,掌握“三減”(減鹽、減糖、減脂)科學烹飪技巧。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活動,降低聚集性家庭肥胖風險。(省愛衛辦、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省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6.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完善體重管理服務模式。提高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疾控機構等專業人員體重管理和科普能力。開展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與運動指導原則、慢性病患者食養指南、肥胖癥診療規范等相關技術方案培訓,并將其納入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完善醫護人員健康教育考核機制,提升醫護人員體重管理技能和肥胖癥治療服務水平,推進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深入開展體重管理工作。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體重管理門診或肥胖防治中心,整合相關專業資源,為不同人群提供肥胖癥診療服務。探索體衛融合的適宜運動健康管理運行模式,以運動處方為手段,對公眾開展運動促進健康服務工作。鼓勵各級衛生工作者包括營養指導人員結合工作需要和患者實際,創新“健康體重”適宜技術,輔助預防和改善慢性病。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體重管理納入簽約服務,及時向簽約居民提供合理膳食、科學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導。構建“醫院-社區-家庭”三元聯動的體重干預管理服務平臺,組建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技術服務團隊,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社區、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開展體重管理技術指導和健康咨詢活動。(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負責)

7.發揮中醫藥對體重管理的技術支撐作用。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獨特優勢,進一步推廣體重管理中醫藥適宜技術,為各類人群提供中醫體質辨識和包括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等在內的中醫藥保健指導服務。依據婦女、兒童青少年肥胖治未病干預指南做好相關人群肥胖干預管理。(省衛生健康委負責)

8.倡導健康消費新理念。充分利用體重管理新技術、新成果,引導健康企業研發體重管理新產品。加快食品加工營養化轉型,合理降低加工食品中油鹽糖的含量。利用我省小雜糧產業優勢,開發利于體重管理的食品。開展學校和餐飲業合理膳食宣傳等相關活動,提高消費者正確認讀食品營養標簽的能力。推動體育產業和健康產業不斷創新,豐富科學鍛煉方法和器材,結合數字科技開展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評估。(省教育廳、省工信廳、省體育局、省市場監管局、省衛生健康委、省疾控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高體重精準管理水平

9.孕產婦體重管理。加強孕產婦體重管理、營養評價和身體活動指導,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推廣應用我國孕期增重標準和孕產婦營養保健服務指南,加強育齡婦女合理膳食與科學運動,推動孕產婦營養門診建設,做好婦女圍孕期營養保健咨詢、指導和干預服務,促進孕前維持適宜體重、孕期合理增重,管理孕產期營養相關合并癥和并發癥,產后減少體重滯留,預防低體重兒、巨大兒以及早產兒等不良妊娠結局產生,減少肥胖的代際傳遞。(省衛生健康委、省總工會、省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體重管理。指導各市扎實做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0-6歲兒童健康管理項目,按照規范免費為城鄉0-6歲兒童提供相應健康服務,加強科學育兒咨詢指導服務,強化體格生長監測、營養與喂養指導、運動(活動)指導,促進吃動平衡,預防和減少兒童超重和肥胖。(省衛生健康委、省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學生體重管理。強化父母是兒童健康教育第一任老師的責任,培養兒童青少年形成動態測量身高、體重、腰圍的健康習慣。健全完善學生營養工作機制,開展健康學校創建行動計劃,將體重管理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內容,落實課程課時要求,拓展健康教育渠道。加強校園營養健康管理隊伍建設,配齊學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學校醫務室體重管理能力,開展兒童青少年的合理膳食、規律作息、主動運動和心理干預等保健工作,幫助超重肥胖學生做到“一減兩增,一調兩測”(減少進食量、增加身體活動、增強減肥信心,調整飲食結構、測量體重、測量腰圍)。開展大學生健身活動,鼓勵學校將合理飲食、體重管理、科學生育等健康教育內容納入選修課程。加強學生體質監測數據分析與利用,針對學生超重肥胖情況,提出減重建議并及時反饋家長。對家校發現的生長遲緩及肥胖合并疾病的學生,及時引導相應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個性化營養、運動指導或者醫學治療。(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省疾控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2.職業人群體重管理。探索職業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健全職工健康檔案,鼓勵定期組織職工體檢,綜合評估體質狀況。深入宣傳解讀《職業病防治法》,加強職工健康教育,培養健康工作方式。開展爭做“職業健康達人”活動等,倡導企事業單位全面開展“八段錦”“健骨操”等工間健身活動,工作時少乘電梯多走樓梯,時常做伸展運動,減少久坐時間,豐富職工體育健身活動,提高職工的健康素養和身體素質。(省衛生健康委、省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3.老年人體重管理。加強老年人體重管理,倡導家庭成員積極主動學習老年人體重管理相關健康知識和技能,提高家庭健康養老水平。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健康指導作用,指導老年人選擇適口餐食、堅持適當運動、維持適宜體重,定期測量老年人體重、身高、腰圍和基本運動功能等指標,開展體重管理綜合干預指導,預防肌肉減少及肥胖,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減緩機能衰退。鼓勵和支持城鄉社區、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開展老年人體重管理教育。(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體重監測與效果評估。完善監測信息互聯共享機制,加強數據有效利用。依托慢性病綜合防治體系,逐步建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超重肥胖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加強體重狀況監測,及時掌握人群體重水平及相關影響因素變化,指導各地開展重點人群體重管理。持續高質量開展營養和慢性病相關監測,進一步完善肥胖監測體系,加強健康生活方式調查,推進超重肥胖的早期篩查和提前干預。開展體重管理效果評估,為體重管理政策制定及調整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省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加強體重變化規律和機體代謝的基礎研究。研發體重管理相關醫藥及穿戴設備。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制定個性化營養、運動干預方案中的應用。創新體重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醫管結合、院內院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聯動管理模式,實現專業化、個性化、智能化的減重管理。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研究成果轉化,共同推進體重管理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省衛生健康委、省工信廳、省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職責落實和部門協作。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負責牽頭制定“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牽頭組織項目評估;統籌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體重管理指導,推廣體重管理中醫藥適宜技術;為相關部門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和培訓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教育部門負責將體重管理納入健康教育課,保障學生體育活動時間;針對超重肥胖學生群體,采取個性化措施進行干預,有效遏制學生超重肥胖增長趨勢。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負責引導和鼓勵企業開發與生產體重管理相關產品。民政部門負責鼓勵和支持基層老年協會、養老機構、有資質的社會組織參與和提供老年人體重管理教育和服務。商務部門負責做好超市等銷售終端的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促進“三減”食品銷售。文化和旅游部門在等級評定與復核中鼓勵旅游星級飯店提供體重測量和“三減”菜品研發服務,A級旅游景區開展體重管理知識宣傳。市場監管部門負責配合做好健康餐廳/食堂建設。金融監管部門負責鼓勵商業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有效參與體重管理服務,充分發揮支持保障作用。廣電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及所屬新媒體結合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體重管理年”主題宣傳。體育部門負責推動公共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進全民健身活動,推動體衛融合及體育產業和健康產業發展。工會負責引導開展工間操等職工體育活動,在職工中積極開展體重管理知識宣傳。團委負責協助推動將體重管理宣傳知識和技能培訓納入青少年自護宣傳教育內容。婦聯負責配合推動健康家庭建設,將宣傳體重管理知識和培育健康生活方式納入家庭文明建設內容。

四、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市要高度重視體重管理工作,健全完善體重管理部門協調機制。各市各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單位實際,制定“體重管理年”活動方案及年度計劃,確保體重管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統籌協調。各市加強資源統籌和協同,強化政府、社會和個人責任,集中各方力量,為深入推進體重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強“體重管理年”活動與愛國衛生運動、健康中國·山西行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等活動以及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的有機結合、整體推進,形成促進全人群全生命周期體重管理的強大合力。(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督促落實。各市各部門要加強對體重管理工作的動態評估和督促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協調推動解決,確保體重管理相關工作任務落實及目標實現。(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聲明:

  • 1.凡本網所有原始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食育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食育網”
  • 2.凡本網“來源”處標記“×××××(非食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為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 聯系方式:電話?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網,作為行業信息交流和推廣傳播平臺,旨在通過匯總行業信息,舉辦行業活動等,呈現中國食育發展動態。
電話: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郵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外亮甲店1號恩濟西園

  • 食育網公眾號

  • 食育網視頻號

  • 劉老師 18500193189
    (微信同號)
  •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