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綠野,耕播正當時。3月14日,洋縣南街小學組織三至五年級學生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春耕勞動實踐活動。同學們手捧種子與菜苗,在老師與家長義工的帶領下,走進班級專屬的小農場基地,親身體驗播種的辛勞與期待收獲的喜悅。
勞動課堂:從書本走向田間。校園一角的“鹮耕小農場”格外熱鬧。同學們帶著綠蔥、萵筍、生菜等種子或菜苗,化身“小農夫”,在老師和家長義工的指導下分工協作。翻土、挖坑、播種、覆土、澆水等每一個步驟都凝聚著認真與專注。“原來種菜要講究株距和深度,課本里的知識‘活’起來了!”五年級的常俊澤同學興奮地說道。家長義工張阿姨表示:“孩子們在泥土里探索自然規律,這種實踐教育比單純說教更有意義。”
家校共育:勞動中的成長課堂。活動中,家長義工與教師組成“勞動導師團”,既傳授種植技巧,更傳遞勞動價值觀。四年級的全老師一邊示范松土動作,一邊講解:“每一顆種子都需要耐心呵護,就像我們的成長一樣。”家長呂叔叔則帶著孩子記錄植物生長日志:“勞動不僅是體力活,更是培養責任感的過程。”不少班級還指導學生們將定期觀察作物生長,撰寫觀察日記。
春耕育人:播撒希望向未來。綠意盎然的農場基地里,學生們額頭掛著汗珠,褲腳沾滿泥土,臉上卻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學校王校長表示:“春耕不僅是農事活動,更是立德樹人的載體,希望通過勞動實踐,讓學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親近自然中培養勤儉、協作、感恩的品質。”未來,學校將持續推進勞動教育課程化,讓這片“責任田”見證學生的成長。
此次活動,進一步弘揚勞動精神、厚植生態理念,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勞動技能,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