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衛生健康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有關大學、中福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衛生健康技術評價中心、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各市級醫療機構:
為做好2025年上海市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與評估、營養健康工作,我委制定了《2025年上海市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及營養工作要點》?,F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5年3月5日
2025年上海市食品安全標準與
監測評估及營養工作要點
2025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市委、市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防風險、保健康、促發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一、優化機制,完善食品安全標準管理
(一)加強地方標準管理及企業標準備案。進一步充實力量,完成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審評委員會換屆工作,優化地方標準審評工作機制,強化標準制定與監測評估工作的銜接。組織開展2025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立項、制定和修訂。根據國家深化地方標準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做好現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評估與清理。持續優化食品企業標準備案工作,做好新版《上海市食品企業標準備案辦法》施行后的指導解答,完善與國家平臺對接機制。探索長三角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協調互認機制。
(二)強化標準跟蹤評價與宣貫。加強本市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抓實常態評價和專項評價,加強新標準的專項培訓和公眾宣貫解讀。各區要做好轄區內跟蹤評價工作,開展“標準服務強基層、進企業”專項活動,貼近一線監管人員和食品企業開展常態化標準宣貫,提升標準的有效執行。認真落實國家“數字標簽推廣年”任務要求,進一步推廣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和食藥物質聲稱試點,加強宣傳引導,各區要積極動員食品企業參與試點。
二、強抓質量,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效益
(一)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組織實施。根據國家監測要求,統籌開展上海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聯合多部門制定并實施《2025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及實施方案。各區要強化組織管理,認真落實年度風險監測任務,制定并實施本轄區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要針對本轄區風險隱患和產業特色,積極開展專項監測。各區要加強監測數據的匯總和分析研判,及時報告隱患問題。會同教育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校園學生餐專項監測。
(二)扎實做好食源性疾病監測。進一步規范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HIS系統直報工作,開展專項培訓和質量督導,提升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動態調整監測哨點醫院布局,加強哨點醫院病原微生物檢測能力建設和質量控制。各區要進一步規范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點職能,落實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負責人制度;有條件的區,要推進食源性疾病直報工作向基層延伸。
(三)規范開展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和培訓,進一步規范本市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和衛生處理工作。各區要加強醫防結合,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共同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和病例救治,規范報送事故信息和調查進展,按時報送調查報告。配合做好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四)不斷健全風險評估機制。加強食品安全監測情況定期會商研判,利用信息化平臺,提升風險預警和研判能力。加強市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運行管理,完善風險評估項目管理制度,規范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各區要加強轄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會商、研判,及時通報和上報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形成年度轄區食品安全風險研判報告,并報送屬地政府和我委。
(五)強化監測質量管理。夯實風險監測質量控制機制,完善質控制度。市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質量控制中心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制定考核方案,對監測技術機構開展全覆蓋的工作培訓、業務指導和督導考核,形成年度質量管理報告。市臨床檢驗中心要配合做好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哨點醫院的臨床檢驗質量控制。各有關單位要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納入質量管理體系,開展質量監督、評審考核和能力驗證,確保風險監測數據質量。
三、服務民生,推動營養健康賦能
(一)大力推進營養健康環境建設。持續落實《上海市國民營養計劃(2019-2030年)實施方案》以及《健康上海行動(2019-2030年)》中合理膳食行動相關要求,加強本市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運行管理,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與信息交流,確保本市國民營養計劃的各項任務順利推進。積極推進健康食堂(餐廳)、營養支持型社區、學校營養健康等建設。加強肥胖、糖尿病等國家系列食養指南的解讀與推廣應用,試點開展食養工作站建設模式研究。
(二)做深做實營養健康重點任務。落實《上海市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條例》要求,加強含糖飲料、酒精飲料健康提示標識相關支持政策研究,推進營養選擇分級標識在長三角區域的聯合研究和試點。全面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老年人肌少癥篩查能力建設,上海市老年營養健康質控中心要做好技術指導和質量管理。優化上海市營養創新平臺運行機制,開展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合作項目,深化食品企業與科研院校協作,促進產學研創新轉化。
四、固本強基,提升學科人才隊伍能力
(一)不斷加大隊伍能力建設。推進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標準研制特色實驗室建設,發揮“1+6”工作機制,聚焦“食品相關產品與合成生物食品”的安全風險評價,助力產業發展。提升營養健康干預能力,組織開展食品安全能力培訓和營養指導員專項培訓。開展第三屆上海市營養指導技能大賽,持續強化食品營養專業隊伍綜合能力。各區要加強人才梯隊建設,保持與市級專業機構的緊密溝通,加大培養力度,爭取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
(二)全面提升科普宣傳效能。大力開展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宣傳,廣泛傳播食品安全知識和營養健康理念。開展“全民營養周”“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打造專業化的科普宣傳隊伍,鼓勵專家學者、家庭醫生、營養指導員(營養師)等開展科普創作與宣講活動,確??破諆热菘茖W、權威、易懂。利用營養重點場所、營養門診、健康驛站、食養工作站等,開展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飲食指導,推動形成關注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良好氛圍。
(三)深入開展長三角區域協作。加強與周邊省份交流合作,聯合開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調研,探索區域協同治理新模式,完善長三角地區合作協議。建立區域食品安全學科人才交流合作機制,提升區域食安監測與評估能力水平。
(四)認真謀劃食品安全發展。研究確定“十五五”食品安全工作目標,加強資源統籌,組織創新性的政策研究和科研攻關,不斷完善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機制。
各區、各單位要認真落實國家和本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年度要求和任務,研究細化2025年重點工作安排,并組織實施。請各區分別于7月10日和12月15日前向我委報送上半年和全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