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餐”涉及千家萬戶,事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通知,針對中小學校“校園餐”常態長效治理出臺“十條措施”,各地各校積極貫徹落實,持續優化就餐環境和布局,嚴格食材采購管理,加強管理和從業人員培訓,深入推行師生同餐,完善監督反饋機制,持續提升“校園餐”質量,切實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綿陽市加強共治共管守護校園“舌尖上的安全”
綿陽市堅持實處發力,今年春季學期開學以來,不斷加強學校食品安全共治共管,切實提升“校園餐”滿意度。認真落實師生同餐要求,將“陪餐制”形成常態,當地市政府領導、教育主管部門有關同志帶頭到校陪餐,主動聽取師生意見,嚴格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落實師生同餐制度。持續推進降本提質,全市280所學校動態下調菜品價格,降幅3%~10%,推出營養套餐170余項,得到學生家長肯定性反饋,有膳食委員會家長在陪餐后表示“現在飯菜種類多了,價格更實惠,孩子吃得放心!”加強社會監督管理,進一步暢通監督渠道,推行“碼上舉報”,整改開學督導問題13個,實現“問題不過夜”。
瀘州市拓展“校園餐”民主監督渠道
瀘州市聚焦民主監督,深入推動落實“十條措施”。全覆蓋建立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制發《關于建立健全學校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工作機制的通知》,全市1037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全部建立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和工作機制。全力推行“家長陪餐”,近期各級各類學校已組織開展“家長開放日”1000余次,家長參與陪餐2.1萬余人次。積極推行“家長用工”,全市887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聘請2300余名學生家長從事食堂工作,參與“校園餐”制作過程。全面推行“碼上舉報”,在全市中小學校公開“校園餐”投訴舉報碼,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德陽市多措并舉護航新學期“校園餐”
德陽市進一步加強和提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確保師生吃得營養、健康、安全。擰緊食品安全“責任鏈”,建立完善校長陪餐制和校(園)長、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的“三級管理組織體系”。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前,分層分類對全市學校食堂管理和從業人員開展全員培訓。展現環境衛生“新面貌”,將學校食堂環境衛生作為開學準備工作的重點,對操作間、備餐區、餐具消毒間等區域開展全方位大掃除,確保食材存儲區、加工區、烹飪區、分餐區、就餐區的整潔衛生。嚴守師生健康“食材源”,全面推行大宗食材區域集中采購,新學期前全覆蓋復審供應商資質,召開供應商食品安全培訓會,加大涉校食材的抽檢力度,保障師生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