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蓬萊區嚴格按照國家、省和煙臺市關于勞動教育相關政策規定,結合當地實際和學校特色,積極探索“常規+特色、校內+校外、多維+多元”的勞動教育新路徑,在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和勞動評價機制完善等方面,引領全區各學校分階段、有梯度地扎實推進,勞動教育呈現出特色鮮明、多姿多彩的新態勢。
一、提前部署,先行謀劃,確保勞動教育務實有效
方案是開展工作的先導、引領和方向,沒有科學、詳細、管用的工作方案就難以取得良好的工作實效。首先,區教體局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先行制定出《蓬萊區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為各學校提供蓬萊區的總體思路和內容結構;其次,區綜合研訓室指導各學校依據本校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構建起適合學校實際的勞動教育思路、勞動教育課程、勞動教育清單和勞動教育評價;第三,各學校從勞動教育內容、課時計劃、師資隊伍、基地建設、勞動周實踐等方面,制定系統的、切實可行、自成一格的勞動教育工作方案。區研訓室對各學校勞動教育方案進行評審,在全區推出優秀方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二、完善體系,落實任務,確保勞動教育提質增效
一是優化評價機制。勞動教育質量評價既能為實施學生綜合評價提供依據,又可為改進學校勞動教育教學提供參考。蓬萊區堅持過程性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從組織管理、教學實施、教研引領等方面設計18項評價要點,制定了《蓬萊區勞動教育質量評價方案》,細化評價標準、程序和方法,量化課程建設、課時保障、評價機制要求,明確重點考核內容,既關注學生勞動知識的掌握、技能的提升,又重視其勞動態度、團隊協作、創新思維等綜合素質的表現。
二是豐富課程資源。蓬萊區從生活自理、生產勞動、服務他人、公益勞動四個篇章入手,分學段、分專題開發了符合時代要求、地方特色和學生實際的勞動課程資源包,涵蓋理論知識、技能操作、勞動實踐案例等內容。同時巧借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分學期分學段分年級提取勞動教育雙師課堂資源的名師授課視頻,一并下發至學校,為全區學校勞動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全要素支撐。
三是強化勞動實踐。2024年,蓬萊區構建起以“田園生態教育”為主線、季節性農作物(蔬菜)種植為輔線的校內基地建設之路;推行“一生一崗”校內勞動責任制,通過“搭建平臺、百崗體驗”活動,實現“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持續推行“親子齊動手,勞動天天有”家務勞動活動,按階段分學段精心設計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務勞動清單,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勞動教育格局,養成居家勞動的好習慣。
三、實踐研學,精品研學,確保研學質量創新發展
2024年,我們繪制了蓬萊區中小學生研學基地地圖,從“研學+文化”“研學+產業”“研學+農耕”三個維度入手,打造了6條各具特色的主題研學旅行路線。其中,依托戚繼光故里、戚繼光紀念館等基地資源優勢,開展了“弘揚戚繼光民族精神”精品研學活動,成為全區中小學研學規定動作和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出臺《蓬萊區中小學“弘揚戚繼光民族精神”主題研學活動方案》,科學規劃了涵蓋戚繼光故里、戚繼光紀念館、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特色實踐點的研學路線,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研學旅行組織管理制度,編寫了涵蓋戚繼光歷史背景、軍事策略、文化影響等內容的研學課程。堅持“研”與“行”并重,設計了賞析文創作品、聽英雄故事、模擬軍事演練、傳統武器制作體驗、歷史文化角色扮演等豐富多彩的內容,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領悟戚繼光及其時代的精神價值,讓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成長,在體驗中深化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
回眸過去,我區的勞動教育工作在探索中前行,在實踐中創新,展望未來,我區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思維、更加務實的行動,持續推動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再創勞動教育輝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