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項目勞動學科教研基地(深圳)承辦的南方教研大講堂第132場(勞動專場)在深圳市鹽港中學拉開帷幕。本次活動以“開發進階式勞動課程培養創造性勞動能力”為主題,以沙頭角魚燈舞勞動項目為載體,全方位展示了深圳市鹽田區勞動課程在小、初、高不同學段一體化、進階式的實施,標志著深圳市勞動課程一體化探索與創新實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勞動教育課程標準編委會組長顧建軍、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副主任鐘守權、廣東省勞動教研員梁惠燕、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體藝教學研究中心勞動教研員韓青、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天才、鹽港中學校長王維松和汕頭市龍湖區勞動教研員王錦純等眾多勞動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活動現場亮點紛呈。專家們首先參觀了鹽港中學的勞技室,對學生制作的魚燈舞舞具給予了高度評價。學生們不僅向專家詳細闡述了魚燈舞道具的歷史演變,還展示了其獲得專利的核心設計,完美地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學生們設計的具有非遺特色的魚燈舞主題盲盒文創產品,贏得專家們的廣泛好評。
沙頭角魚燈舞勞動項目,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魚燈制作技藝為載體,進行小學初步溯源、初中實操改進、高中全面創新的勞動教育進階式設計。通過各學段不同的勞動教學活動,深入教學設計銜接、教學內容連貫、教學目標融通的一體化勞動育人方式,以更豐富、立體、多元的實踐形式,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
在勞動項目開發過程中,深圳各區精準把握新時代青少年學生的群體特征及其心理認知特點,針對各學段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選擇具有區域特色和時代特點的勞動主題,依層遞進,設計進階式勞動課程。此次展示的沙頭角魚燈舞勞動項目,在小學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的基礎勞動技能和對傳統文化的初步認識;初中階段引入技術創新,鼓勵學生探索現代技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激發其創新意識;高中階段則聚焦于新材料、新結構和新舞蹈的開發,旨在培養學生的高階勞動技能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勞動精神。
本次南方教研大講堂活動在線收看44.87萬人,廣東省多地教師圍繞“創造性勞動那能力”主題展開討論,不僅為全省、全國勞動勞動教師提供了學習的平臺,也為區域勞動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了寶貴的實踐范例。深圳勞動教育將以此為契機深化成果,健全勞動課程一體化建構,持續打造區域勞動課程先行示范,推動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