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大食物觀與居民飲食結構轉型研討會暨“居民飲食健康指數”發布會在京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中國農業大學講席教授、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樊勝根,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黃季焜,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濟民等出席會議。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主持發布會。
杜志雄介紹了農村發展研究所食物經濟研究室組建情況、研究重點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他表示,近年來,糧食安全研究大為拓展,人們既重視糧食、食物生產,也關注消費以及居民飲食健康狀況。因應形勢變化,農村發展研究所成立了食物經濟研究室,對食物經濟領域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展開研究。此次發布的《居民飲食健康評價報告2024》是食物經濟研究團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魏后凱表示,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頭等大事,營養健康問題是世界各國社會治理面臨的挑戰,也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在食品消費領域的集中體現。在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當前我國食物經濟領域面臨糧食供求結構性矛盾、食物安全與農民增收之間的矛盾、居民對飲食健康水平需求的增長等一系列挑戰,需要學者進行深入研究、提出針對性建議??茖W評價居民飲食健康狀況,是開展食物經濟研究和制定食物營養相關政策的基礎性工作。
《居民飲食健康評價報告2024》提出了飲食健康評價的一般原理,首次從宏觀層面測算了全球居民和中國城鄉居民飲食健康狀況,可用于監測全球居民和中國城鄉居民的食物消費、營養健康狀態,為應用對策研究和基礎理論研究提供支撐。食物經濟研究團隊負責人全世文介紹了開展居民飲食健康評價的意義與指數構建的總體框架。團隊成員朱文博、楊鑫分別發布了全球居民以及中國城鄉居民飲食健康指數。
報告顯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文化進步給全球食物系統帶來重大變革,食物供給能力、多樣性和可獲得性顯著提高,各國居民食物消費模式逐漸轉型升級。各大洲居民飲食健康狀況變化趨勢存在明顯差異:亞洲、美洲、非洲屬于穩定增長型,歐洲屬于波動變化型,大洋洲屬于“緩慢改善”和“快速改善”的兩階段增長型。在全球十五種典型飲食模式中,中國飲食模式的健康水平在2022年已經處在上游區間。根據全球居民飲食健康水平的變化規律,中國應重點推動食品加工業的健康轉型,優化和傳揚健康飲食模式,防范飲食相關疾病風險。
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居民飲食健康指數呈波動上升趨勢。2017年以后,城鄉居民飲食健康水平基本實現均衡,飲食健康指數比低于1.1。黨的十八大以來,絕大部分省份城鄉居民飲食健康指數均保持增長,且區域間差異明顯縮小。根據中國城鄉居民飲食健康狀況的發展規律,中國未來食物政策需要重點關注地區間膳食健康不均衡,降低居民食物支出負擔,普及食物營養知識,探索建立食物社會保障制度。、
與會專家認真聽取發布內容后認為,該報告具有突出的理論價值和政策價值。對研究報告予以高度評價的同時,參加開題會的專家提出了極具建設性的研究建議,并對踐行大食物觀、居民飲食結構轉型、居民營養健康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郜亮亮主持。
陳萌山談到,農村發展研究所加強具有開放性、前瞻性的食物經濟、食物政策研究,努力揭示食物背后隱藏的經濟邏輯和市場動態、促進食物產業優化升級、服務食物政策制定,體現了“國家隊”的責任和使命。希望食物經濟研究團隊繼續深化居民健康指數研究,同時統籌農業轉型和農民增收目標,為食物政策優化不斷提供研究成果。
樊勝根認為,從社會科學的視角研究營養健康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有許多內容亟待學者深入探索。食物經濟研究應以健康為導向,居民飲食健康評價要結合宏觀統計數據和微觀住戶調研數據。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做好居民飲食健康這篇大文章。
黃季焜認為,國內農業經濟學研究長期關心生產問題,隨著大食物觀的提出,需要大力推動食物營養健康研究。食物營養健康研究需要融合經濟學和營養學的跨學科視角。居民飲食健康指數是一個頗具開創性的研究,未來還有許多相關議題值得深入研究。
王濟民認為,我國農業生產能力已經達到歷史較高水平,食物消費領域還存在諸多問題,居民營養健康研究價值凸顯。在現有居民飲食健康評價體系基礎上,還可以再納入環境可持續、人力資本等因素,不斷完善指標的系統性。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機構的學者及多家媒體共40余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