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新課標”下的勞動教育,提升少年兒童的勞動素養,積極弘揚勞動精神,在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內蒙古自治區婦女兒童中心于10月13日舉辦了“學做家鄉美食品味傳統文化”世界糧食日主題食育課堂活動,以健康教育為核心,以生活化教育為途徑,以促進廣大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總目標,通過了解和制作呼和浩特獨特美食——莜面的食育實踐活動,傳承內蒙古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受家鄉傳統美食的魅力,旨在培養中心廣大少年兒童熱愛家鄉的情感,同時引導中心學員了解糧食的重要性,體會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規律的和諧生態觀,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美好品德,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
?世界糧食日
活動伊始中心教師特別給孩子們上了一節思政課——“致敬最亮的星向功勛敬禮”,帶領孩子們回顧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儀式,深入了解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獲得者的英雄先進事跡,引導中心少年兒童要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自覺踐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把個人成長與祖國的命運相結合起來,讓英雄夢在孩子們心中深根發芽。
中華飲食文化
活動中,中心教師通過觀看視頻、圖片等方式向小學員們介紹了世界糧食日的歷史背景、意義和作用,講解了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與重要價值,特別是通過觀看“愛糧惜糧助力雙碳”短片,使小學員們不僅對“世界糧食日”——這個富有特殊意義的節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進一步深化了小學員們愛糧、節糧意識,更使他們認識到五谷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懂得了中華飲食文化是中國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晶,引導廣大少年兒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同時,增強了小學員們愛祖國、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在我們內蒙古的傳統風味美食中,武川莜面飲食制作技藝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莜面的原糧叫“莜麥”,小學員們在認識莜麥、了解莜麥的種植生長過程后,還知道了莜面可以做成多種形態的美食,包括窩窩、魚魚、饸烙、拿糕等。戴上廚師帽,穿上圍裙,聽完老師講解如何制作湯料和搓莜面技巧后,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親自上手體驗了。大家分組合作,有的在忙著給土豆、茄子削皮并切塊,有的忙著搓莜面,忙得不亦樂乎。看著小小的面團在手里變成了不同的形狀,真是太開心了!小學員們不僅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學到了不同的勞動技能,更體會到了勞動者的辛苦,理解食物的來之不易,真正領悟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這兩句話的深刻內涵。同時,在搓莜面的過程中,小學員們更加了解了自己家鄉的傳統美食文化,感受到傳統手工技藝的魅力,喚醒了所有小學員保護和傳承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等待莜面出鍋的過程中,中心教師還帶領小學員們通過觸摸、觀察等方式,認識了各種常見的種子。“發揮食育文化功能普及合理膳食知識”糧食文化答題互動游戲環節,更是讓孩子們加深了對各類種子的印象,知道了更多的中華飲食文化?;顒幼詈螅W員們積極討論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節約糧食”的話題,大家認真思考、暢所欲言,共同宣讀了《節約糧食倡議書》后,紛紛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表示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節約糧食的踐行者,把勤儉節約的美德發揚光大!
熱騰騰的莜面出鍋了,小學員們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成就感滿滿!這一刻,大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糧食的重要性,理解了農民伯伯的辛苦和他們對糧食的珍視之情。
本次食育課堂向中心學員普及了傳統飲食文化教育,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不僅提高了孩子們對農作物的認知和對自然的尊重,以及中心學員的勞動實踐能力,同時對增強學員們的勞動意識,樹立科學的飲食觀念,養成健康飲食習慣也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希望中心全體師生及廣大家庭從自身做起,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習慣和修養,為建設文明、和諧、節約型社會貢獻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