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古稱“啟蟄”,因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很多動物在冬天潛伏起來,不動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春雷驚醒了蟄伏的動物,稱為“驚”?!秶Z·周語》:“陰陽分布,震雷出滯”,春雷激響,喚醒萬物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春雷滾滾,萬物復蘇。一如真正從事過農業生產的陶淵明詩中所寫,“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驚蟄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驚蟄節氣是農人安排農事的風向標,預示著拉開了春耕的序幕。
驚蟄三候
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
民間習俗
驚蟄吃梨,寓意著和害蟲分離,遠離疾病。俗話說:“冷驚蟄,暖春分”,仲春二月亦處于乍寒乍暖之際,氣溫多變,氣候較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助益脾氣,令五臟平和,以增強體質,抵御病菌的侵襲。驚蟄節氣,乍暖還寒,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就讓人感到口干舌燥,身體不舒服。因此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風俗習慣。還有“祭白虎化解是非”、“蒙鼓皮”、“打小人”等民間習俗。
驚蟄養生
中醫理論認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人生活在自然界,就要順從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即要求人們順從、適應自然季節時令,并運用相應的養生方法來防病抗衰,這就叫“天人相應”。
清淡飲食,滋陰潤燥
天氣回暖,微生物生長繁殖,所以驚蟄是傳染病多發的時節,要預防季節性的傳染病的發生,應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另外維生素c的攝入能夠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有:甜椒、苦瓜、蒜苗、白菜薹、紅菜薹、油菜薹等。驚蟄時節,氣候比較干燥易傷陰津,可多吃梨、水蘿卜、蘆筍、苦瓜等食物,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
適當進補,保陰潛陽
《黃帝內經》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即在人體若正氣強盛,則邪氣不易侵入機體引發疾病,所以在日常飲食中保證人體得到豐富而充足的營養供給,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十分重要。春天是由陰轉陽的季節,可適當進補,遵循保陰潛陽的原則。如枸杞、鴨血、龍眼、紅棗等食物,調血補氣、健脾補腎、平肝潛陽。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甜食以養脾。
早睡早起以養肝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意思是說,春季是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富有生氣,萬物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早睡早起,披散頭發,松解衣帶,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悅,胸懷舒暢,保持萬物的生機。不要濫興殺伐,多施與,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是適應春季的養生方法。
預防疾病復發
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驚蟄時節,屬肝病高發季節,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暴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