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優質飲食,而現實中,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不斷危害兒童健康,肥胖、糖尿病等問題日益突出,在中小學階段加強健康飲食宣教,讓孩子養成正確的飲食觀念迫在眉睫。食育作為培養兒童健康飲食習慣的重要途徑,通過風趣、實用的教育方式教給孩子“吃”的事,在促進健康飲食習慣養成的同時,影響周邊人群,從而促進全民健康。
食育受重視 全面促健康
食育,即對“吃”的教育,通過飲食觀念、營養、飲食安全、飲食文化等知識教育,結合多種多樣的烹飪、栽種等實踐教育,讓孩子獲得有關“食”的知識,具備選擇“食”的能力,培養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意識,理解和傳承食文化,養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在發達國家,食育已經成為孩子的“必修課”。2005年,日本頒布了《食育基本法》,保證每個孩子都可以接受到優質的食育教育。在英國,飲食教育早已被納入義務教育大綱,全國各公立中學必須開設烹飪課,且烹飪課學分計入總成績,與畢業掛鉤。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加入“從農場到學校”運動的行列之中。
我國當前的食育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家也在不斷關注兒童飲食問題?!吨袊澄锱c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中要求,在中小學課程中納入食物與營養相關內容,通過加強對學校老師、家長、學校餐廳及學生配餐單位相關人員的營養教育指導,引導學生從小養成科學膳食的習慣?!?ldquo;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有關健康行業的促進和教育體系,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引入健康教育,并作為在整個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以全國中小學為重點,建立起學校健康教育的工作推進機制,以達到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的目的?!秶駹I養計劃(2017-2030年)》要求提升營養健康科普信息供給和傳播能力,推動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常態化,并提出創建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范基地。
2012年,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發起“食育推動計劃“公益項目,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習慣,提高全民的健康素養,推動我國食育進程。在多重力量作用下,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和新縣在食育試點中脫穎而出。
食育增色地方教育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媽媽,早上不能總吃咸菜,要多喝牛奶,吃一個雞蛋。”平橋區郝堂村郝堂宏偉小學5年級學生昊昊(化名)在勞動(食育)課上對媽媽說。
課堂上,教師曹蘭蘭帶領著孩子和家長一起認識水果,教他們利用水果食用部位的顏色給水果分類,以及教他們食用水果的誤區。
曹蘭蘭只是這所學校開展食育教育的一個縮影。在這個美麗的旅游村中進行食育教育探索著實面臨不少困難。郝堂宏偉小學校長楊文平面對這些困難仍然信心滿滿,她表示,開始沒有教師能教食育方面的課程,平橋區教體局聯系專家對老師進行集中培訓,目前已經有12名教師參與食育課程。有了人教課,卻沒有固定教案,難以實現標準化教育體系,學校教職工群策群力,在不斷研究和實踐中,創新教案集,使得食育教育結合營養、食品安全、飲食文化等多方面內容,讓孩子不但懂得什么是正確的飲食習慣,還在課題與家長聯動,將食育觀念影響至整個家庭。
“我們學校有菜園,還有教食育課程的專用教室和教材,我周都期待上課。”對食育知識的渴望是孩子們對課程設置的最大肯定。
平橋區教體局副局長李遠威介紹,2014年,平橋區開始在郝堂村進行食育試點。2015年,在新集村小學進行食育試點。2017年,在全區進行推廣。6年來,平橋區45所食育試點學校共開展食育教育課程1835場,使9.2萬人次受益。“最貼近學生生活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在李遠威看來,食育不但塑造了孩子正確的飲食觀念,還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整體提升。
“學校門口沒有賣零食的,我們早就不吃小食品了。”新縣光彩實驗學校3年級學生韓萍指著學校大門,這里并沒有以往學校門口擺攤的熱鬧。
“的確,不但孩子們手里不再拿著垃圾食品,他們還積極在‘食育苑’的小菜地中培育著屬于自己的菜苗。”光彩實驗學校副校長陳兵進前查看菜地里的辣椒,勞動(食育)課是由學校3名老師教授,截至2019年,學校的小學、初中學生非標準體重均有明顯下降。
早前的新縣并非如此“健康”。新縣衛健委副主任李華介紹,由于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整體水平不高,普遍存在高鹽、高油等不健康飲食習慣,加之新縣地處山區,為國家級貧困縣、勞務輸出大縣,當地有大量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養成了有很多不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如飲食單一、菜品口味重、愛吃零食、偏食、厭食、不吃早餐等。這些問題亟需解決。
2014年新縣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健康促進縣建設項目試點縣。當地政府按照“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發展思路加強教育與健康事業發展,新縣教育局把食育作為學校健康教育重點,在全縣27所小學推廣應用。
新縣教育局決定在新縣光彩實驗學校、新星小學兩所學校進行食育教育試點。依托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食育計劃推動項目組,每月定期到試點校開展師生健康飲食知識培訓。為3年級至6年級學生開設食育理論課或實操課。
新縣教育局李文德表示,自2017年,每年組織6期食育教師培訓。目前,共有來自全縣27所小學的60余名教師參與學習,逐步組建了一支相當穩定的食育教師隊伍。
在當地教育部門、衛健委的共同努力下,點滴成金,初見成果。根據新縣衛健委統計,2019年,學生超重及肥胖率較以前有所下降,為12.7%,小學生偏瘦比例為8.6%。
推廣食育 如何“破冰”成關鍵
食育固然好,推廣有困難,通過走訪兩地食育教育試點來看,主要存在政策與人才等難題。
1.亟需國家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從目前來看,食育工作主要是社會力量在推動,政府層面尚沒有提出食育概念,教育部門也沒有把食育作為中小學校的必備課程。同時,許多人對全面開展食育教育有很大的顧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食育項目的推廣。
2.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和支持。食育工作可以說還沒有取得社會各界的認同和支持,很多群體沒有理解食育的真正含義和作用,認為食育僅是單單解決吃的問題,部分家長擔心食育課程占用孩子的學習時間,對食育項目存在抵觸心理。
李華表示,食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廚藝高手,也不是培養營養專家,而是讓學生擁有五種能力:保持健康的能力、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獨立處事的能力、感恩的能力以及愛的能力。讓學生在食育的學習中,成為一個能夠熱愛生活、健康生活的人。要想踏實做好食育,需要政府的主導力和引導、教育部門的貫徹執行、企業的支持、家長的理解和配合。
3.需要提高專業水平。食育涉及到教育學、營養學、健康學等多個方面,需要更專業的教材和教師力量。在推廣的時候,專業教材、師資培育、教學考評等方面都是空白,需要依托社會組織及行業協會的力量。應該多學習其他地方先進經驗,出臺專業的行業法規和完整的培育體系,打造完整的食育產業體系,用社會資本的力量促進食育向精細化、專業化、長遠化發展。
發展食育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欣喜的看到平橋區和新縣正在朝著積極發展的路在前進,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在不斷嘗試、探索中總結發展經驗。食育教育強壯一代人,健康中國,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