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由國家疾控預防控制局衛生與免疫規劃司、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指導,中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與健康所、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主辦的“提升供餐質量,促進學生健康”全國學生營養餐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沈守明,應邀作《思南縣營養改善的實踐與探索》工作經驗交流發言。
沈守明同志向參會代表介紹:思南縣地處武陵山腹地、烏江流域中心地帶。全縣總人口70余萬,有各級各類學校299所,學生總數10.6萬余人,享受營養改善計劃學生6.6萬余人,實現了“豐富菜品、營養牛奶、餐前水果”的營養目標。
學校食堂食材全部由本地提供。通過校農結合模式,助推鄉村振興,以全縣蔬菜基地為抓手,積極構建“學校+配送企業+生產基地+貧困戶”的“校農結合”運行模式,充分發揮全縣學生食堂食材用量大、周期長的優勢,進一步助力縣域產業發展,既保證食材質量及穩定來源,又帶動地方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企業發展,確保學生營養餐與地方產業雙受益。
每年學校食堂在縣域采購食材資金約2500萬元,與農戶合作基地面積2500余畝,由政府招標的食材配送公司統一采購、統一進行農殘檢測符合標準、粗加工后,保質保量送到各學校。
每年采購季節性蔬菜4800余噸,簽約加工企業年平均配送大米800余噸、菜油200余噸、米粉650余噸、豆腐干100余噸、豬肉900余噸、牛肉60余噸、雞蛋380余噸、雞肉80余噸、紅苕粉50余噸……
每餐至少“三菜一湯”,一葷兩素,合理搭配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每天食材種類達到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多種新鮮蔬菜和肉類充足供應,力求做到膳食多樣化、科學化。
從食材進行農殘檢測、粗加工、運輸、送達學校庫房,進行全程、多級、衛星定位監控,實行了食品安全零事故。
思南縣通過實施營養餐計劃,直接帶動地方農業產業化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同時,通過科學制定食譜,農村中小學生“偏食、挑食、厭食、吃零食”等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學生身體素質明顯提高,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得到學生家長的普遍贊譽和認可。
學校食堂通過制度化管理、程序化運行、規范化操作、智能化監控,真正把學生營養餐作為給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