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巴中市恩陽區食安辦以“食育講堂”為抓手,聚焦“三講”創新開展“食育”潤育校園、潤澤企業、浸潤村居等活動,實現全覆蓋開講,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地落實。
聚焦“誰來講”,建優師資隊伍。一是實行總體統籌。整合區級相關部門、鎮(街道)、村(社區)等單位力量,統籌食品安全專家、食品安全特邀監督員、食品安全志愿者等社會力量,組建成一支有600余名“食育講堂”專業講師的師資隊伍,建立講師檔案,由區食安辦統一管理、指揮調度、統籌安排。二是實行合理選派。區食安辦綜合考量企業、群眾需求和講師專長,實行1名講師負責5至6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名講師負責1個村(社區)的掛包宣講制度,讓講師各施所長,實現精準選派。同時,根據企業和群眾需求,適時動態調整。三是實行嚴格管理。區食安辦印發《師資庫管理辦法(試行)》,對任用條件、職能職責、聘任時限、獎優懲劣等進行規定。制發《講師教學質量評價表》,由參訓人員對講課內容、方式、效果進行滿意度評價,推動講課質效不斷提升。
聚焦“講什么”,打磨精品課程。一是打造專業化課程。在學校試點將“食育”課程納入職業教育選修課范疇,組建專家團隊,精心編制課程教材,每周開設1-2節食育課程,并納入學分管理。在中小學校,探索將食育教育納入勞動實踐課程,以“食育”推動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升食品安全法律意識和綜合素養。在企業開展“食育講堂”,向食品安全總監、安全員、從業人員等講食品安全法、講思想道德、講職業操守等,提升其食品安全法律意識和誠信經營意識。二是打造多元化課程。延伸開展“走進檢測,你我同行”“實驗室開放日”等課程,1000余名學生、群眾和食品生產經營者走進實驗室,通過現場觀摩、沉浸體驗,了解鑒別農殘超標、瘦肉精檢測等知識。通過延伸課程,提升群眾、學生對農殘危害性的認識,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確保“食育講堂”全面開花結果。三是打造個性化課程。在安排固定課程的基礎上,向企業、學生、群眾等群體派發《點課單》,及時收集其對授課講師、授課內容、授課時間等需求,瞄準需求實行“群眾點課+組織派課+講師接課”模式,完成20余次的自主點課,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讓“食育講堂”有聲有色、出彩出新。
聚焦“怎么講”,提升宣講質效。一是突出靈活講。通過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問答、舉辦“兩個責任”我來講主題演講比賽、入企觀摩學習、現場實際操作、以案示警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豐富“食育講堂”內容,增強講堂的趣味性、互動性,促進學習教育的有效性。二是突出線上講。依托網站、微信公眾號、智慧調度等平臺、載體開設“云端講堂”2次,讓“食育講堂”從線下走到線上,方便各類群體能利用業余時間自主學習,擴大講堂的覆蓋面。三是突出上門講。在偏遠地區,針對一“老”一“小”等群體,組織開展上門宣講10余次,發放精心編撰的《食品安全知識讀本》2000余冊,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食育講堂”延伸到村居小巷,延伸到田間地頭,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傳得開。通過豐富多樣的宣講形式,切實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提升學生、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推動“食育講堂”入心入腦、見行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