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教育部舉行“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的第十場新聞發布會,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生資助事業改革發展成效。
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表示,學生資助不僅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安心學習,還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增強了身體素質。國家實施的營養改善計劃,覆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12.38萬所,受益學生達3.5億人次。
十年來,教育部、財政部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脫貧攻堅要求,建立資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各學段資助標準。義務教育階段,兩次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5元,逐步實現從“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2021年監測數據,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地區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別增長4.2cm和4.1cm,高于全國農村學生平均增長速度;中西部農村學生的生長遲緩率為2.5%,比2012年下降了5.5個百分點。
世界糧食計劃署對169個國家的調查顯示。我國是全球少數同時在中學、小學階段提供營養餐的國家,學校供餐規模位居前列。世界銀行、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認為“在世界范圍內,中國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一項了不起的計劃”。
郭司長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生資助工作任重道遠,未來將堅持把學生資助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完善政策體系,著力提升學生資助工作科學化水平,以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完善資助政策,優化資助項目,努力幫助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