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華美食享譽天下。當美食遇上勞動教育,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市萬和小學,看看學校別具特色的勞動課程吧!
涼粉、花生、葡萄干、西瓜、芒果、火龍果......一切準備就緒,市萬和學子們紛紛化身“大廚”,在家長志愿者和老師的指導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本次制作的美食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缽仔糕”和“奶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裔朱棣文曾說過:“動手做飯跟做實驗一樣,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經驗和能力,對一個人在科學研究中解決所面臨的瓶頸問題,進行科學的思考有很大裨益。很難想象那些只會念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得怎么做實驗。”孩子在制作過程中的握、捏、捻、屈、旋轉、按壓等烹飪動作,鍛煉了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可以全方位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細節展現創意,精致呈現完美。在一片和諧歡愉的氣氛中,近百件創意美食登臺亮相,每個孩子們都沉浸在制作美食的樂趣當中,他們在勞動中收獲了快樂,也收獲了成長,你聽 ,他們激昂的聲音:
“你瞧,我的是可樂味的!”
“你看看我擺的水果花”
“我要給我的缽仔糕取個專屬的名字”
“我的吃起來QQ彈彈的”
“自己制作的奶茶比商店里賣的還好喝呢!”
“制作美食太不容易了,媽媽平時可真辛苦!”
“我要把奶茶帶回去給媽媽嘗嘗”
……
孩子、家長、老師一起制作美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讓他們在在勞動中學會感恩,在烹飪中珍惜糧食,在汗水中懂得生活的美好。讓他們學會做事,體會勞動的樂趣,感受美食帶來的快樂,更懂得了“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道理。
本次美食制作是市萬和小學勞動實踐活動課程的一部分,豐富了“雙減”后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孩子們在學習美食的過程中,勤于動手,樂于思考,體會了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所帶來的樂趣與幸福,樹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切實發揮了勞動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