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4日舉行的“世界肥胖日高峰論壇”上,《中國居民肥胖防治專家共識》專家組發布了《肥胖防治行動專家建議15條》,其是即將正式發布的《中國居民肥胖防治專家共識》的一部分。
《中國居民肥胖防治專家共識》
--“肥胖防治行動專家建議15條”
肥胖已成為嚴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我國已有超過50%的成年人和近20%的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肥胖不僅增加眾多非傳染性疾病和心理問題的發生風險,還會加劇醫療衛生系統的負擔,并帶來其他嚴重的社會經濟后果。預防控制肥胖,已迫在眉睫。
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遏制肥胖及相關慢性病的流行,進一步規范和優化全生命周期體重管理及肥胖防治策略,響應2022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關于“肥胖防控,你我共行動” (“World Obesity Day, Everyone Needs to Act”)的主題,國內相關領域內30余位權威專家合作制定《中國居民肥胖防治專家共識》(下稱《專家共識》)。
《專家共識》是依托相關前期工作,包括《中國肥胖預防和控制藍皮書》等重要相關指南、專家共識、國家相關部委發布的行動方案以及最新相關的國內外研究報告等制定的, 共7章,對肥胖的相關背景知識、主要影響因素、篩查與診斷、全生命周期預防與控制、臨床治療管理、全社會參與綜合防控策略進行總結,并提出建議。《專家共識》將促進我國肥胖防治策略、體重管理實施工作更加有效和科學規范。
現提出以下5方面的15條肥胖防治行動建議((簡稱“肥胖防治行動專家建議15條”),面向全社會,包括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學校、家庭和個人等,旨在促進全社會關注并參與解決我國日趨嚴重的肥胖問題。
一、動員全社會參與,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1. 明確各方責任,倡導支持健康生活方式,全社會參與肥胖防治行動。各級政府、機構均應出臺肥胖防控支持性政策,加大政策倡導力度。建立多部門跨領域的肥胖防控合作機制,由政府主導,醫療衛生機構、學校、各類工作場所、媒體、產業界、研究機構、家庭和個人共同參與,推動多部門跨領域行動。
2. 加強公眾健康教育,普及健康體重相關知識,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利用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和媒體加強對兒童、成人居民、專業機構工作人員及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對肥胖危害、影響因素及防治措施的知曉程度。
3. 吃動兩平衡,定期監測體重及腰圍,保持健康體重。利用創新科普宣傳方式,促進居民增強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體重管理的知識技能。
二、創建健康支持環境,促進全民健康膳食。
4. 完善政策體系,創建健康食物消費環境。推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含糖飲料采取有效的稅收政策,強化食物營銷管理,禁止不科學、不健康的食品廣告,全面推行營養標簽制度,提升健康食品的可及性。
5. 改善膳食結構,養成科學飲食行為。保證食物多樣化,營養素攝入充足。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和新鮮水果消費,增加豆類及其制品、低脂奶類及其制品、水產品類攝入。減少煎、炸等烹調方式,控制油、鹽、糖攝入。少喝含糖飲料,減少外出就餐。食不過量,達到能量平衡。
三、營造全民健身氛圍,加強身體活動。
6. 完善公共體育設施,營造全民健身氛圍。加強社區、學校、工作場所等的健身場所建設和利用率,增加健身步道、騎行道、體育公園和多功能運動場地的建設,營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圍。
7. 增加日常身體活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減少久坐行為。倡導各年齡段人群天天運動,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每天1萬步,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或高等強度有氧運動和戶外活動等。減少靜態行為,特別是屏幕前的持續久坐行為。
四、開展全生命周期肥胖防治,關注重點人群。
8. 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促進生命早期膳食營養和身體活動。加強對孕前和孕期健康指導,改善準父母的健康飲食和身體活動,避免接觸煙草、酒精、麻醉品和有毒物質。促進孕前及孕期維持適宜體重。規范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壓的診斷和管理,早發現早治療。提供支持母乳喂養的環境和政策,鼓勵6個月純母乳喂養,適時適量添加輔食。定期評價嬰幼兒生長發育狀況。
9. 促進兒童青少年的膳食營養和身體活動。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兒童養成健康的飲食行為。保障幼兒園和學校健康食物和安全飲用水的供給,避免提供高糖、高鹽和高脂等食物。積極引導兒童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保持充足規律的睡眠時間。做好兒童青少年體重和生長發育監測。關注肥胖兒童的心理健康。
10. 促進老年人群膳食營養和身體活動。維持能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以優質蛋白質為主,避免脂肪過量攝入,葷素合理搭配,維持健康體重。選擇適宜強度的運動方式,多做戶外活動,堅持每天進行適量身體活動。
五、優化健康體重管理,完善肥胖防控服務體系。
11. 規范肥胖綜合診治,提供個性化服務。制定適用于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肥胖診療技術指南,鼓勵醫院開展肥胖危險因素篩查與干預,規范營養、運動、藥物和手術治療,加強精神-心理支持,實現精準化治療。
12. 將肥胖防治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將體重管理和肥胖防控作為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工作職能,使臨床治療、社區干預及自我體重管理有效銜接。將肥胖的評估和干預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并配備專門人員提供體重管理服務。
13. 建立和完善全生命周期體重管理監測體系。結合智慧醫療、可穿戴設備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對全生命周期體重管理的監測評估,完善肥胖篩查、預警、干預流程及服務實施體系。
14. 加強肥胖防控人才培養,擴大專業服務隊伍。完善肥胖防控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建設專業人才隊伍,為醫護人員、中小學和幼兒教師提供繼續教育培訓,幫助提升肥胖防控能力。
15. 加強相關科學研究與國際交流。大力支持推動跨學科、多層面、依托新科技和大數據的肥胖防控系統研究,加強肥胖環境危險因素及防治有效實施措施的研究,推動肥胖監測、管理及評價體系包括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開展基于幼兒園、學校、工作場所、公共場所等的干預行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