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记者 王子莹
“家风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在莲湖区环西街道西仪社区活动室里,一场由陕西省军民好家风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策划举办的家风课正在进行,身边人、身边事讲述着“孝老爱亲”“诚信待人”的朴素道理,引起大家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看着满场专注的听众,促进会会长全月秋欣慰地笑了。全月秋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她辗转于不同角色之间,持续将好家风传递给更多人。
军功章背后的家风力量
全月秋是一位军嫂,对她来说,军嫂意味着奉献与担当。丈夫靳多琳心系蓝天,守护战鹰,常年驻守部队一线。“他离家在外,我就守护好家这个‘小后方’,让他干得安心。”全月秋朴实地道出心声。
为了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她将体弱多病的婆婆接到身边同住,每天为婆婆擦洗梳头、熬药喂饭,十年如一日。“月秋啊,勤快、心善。”婆婆常对邻里这样夸赞儿媳。
这份坚守也成了丈夫最坚实的后盾。心无旁骛的他在部队屡立军功。一项项荣誉,是他为国奉献的勋章,也饱含着全月秋的付出。
作为西安市未央区范家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全月秋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巾帼标兵”,更获得了“西安市好军嫂”“全军最美军嫂”等荣誉。
这个家,在他们的共同呵护下,充满了温暖、坚韧与向上的力量。
从“小家庭”到“大家庭”的爱心接力
全月秋的行动,并未止步于家庭。她将那份对家庭的“小爱”,化成公益火炬,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一个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千千万万的家庭汇聚起来,就能弘扬好家风。”她联合其他“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代表以及“陕西好人”们,发起成立了促进会。
这把公益火炬,从此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传递。
新年伊始,写好家风春联进社区;3月,家风主题分享走进校园;5月、6月,活动密集铺开,深入社区幼儿园组织家风诵读,在社区学校开设礼仪课堂,积极参与全省家庭文化节的家风故事宣讲……2025年上半年,促进会主导的相关示范性公益活动在西安市已举办近十场,持续向社会传递着好家风的力量。
薪火相传的公益基因
如今,全月秋的小家庭也书写着新的篇章。丈夫靳多琳奋斗了30年后光荣退休,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他“退休不褪色”。2023年9月,他多了一个新身份——西安市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成员,这位闲不住的老兵又投入了新的“阵地”。
他热心依旧,常去军营和校园,为官兵、应征青年和中小学生讲述军旅经历,分享国防知识。作为促进会的理事,在社区举办的公益活动中,他总是忙前忙后。
让全月秋夫妇欣慰的是,家风的传承在下一代身上开花结果。大女儿靳双馨去年8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中医科的小儿推拿师。诊室里,她用专业手法呵护孩子们的健康,在与家长们的交流中,自然而然地传递着从父母那里耳濡目染的好家风。
“爸妈常说家和万事兴,就像他们照顾奶奶那样,大家要多替别人着想。”靳双馨笑着告诉记者,她觉得把这些朴素的道理融入日常交流,也是一种家风的传递。业余时间,促进会一有公益活动,她也很自然地担负起“随队医生”的职责,为公益活动保驾护航。
如今的全月秋,生活依然忙碌。“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被带动起来,好家风被更多人认同和传承下去,心里就特别充实。”她说。
杠杆炒股配资平台,股票配资神器,盈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